她知道如果没有顾夜辰的安排,边境人们的日子不会这么快有所变化。
这位看似“残暴”的皇上,其实骨子里比任何人都要勤政爱民,这也是先皇为什么执意要把“皇位”继承给顾夜辰的原因吧。
众人皆以为先皇是因为宠爱顾夜辰的母妃,才如此。却没人注意到摄政王其实要比任何人都冷漠无情。
面对已经生灵涂炭,食不果腹的百姓,可以生生手握万石粮食,弃人命于不顾,直到最后一刻才肯放粮出来。
就是为了可以所谓的“赢得民心”。
而顾夜辰愿意和我,愿意和百姓站在一起,共同抗疫。
品性优劣可见一般。
凌萧寒和芸落熙见面之后,并没有直接回府,而是顺着皇城主路向右拐,来到了一位大臣的家中。
此人正是李斯文。
“李大人,打扰了~”
“王爷,这个时间来找我,一定是有急事想商~”
李斯文眼神如一汪潭水,深不见底,语气没有凌萧寒的慌乱,而是冷静平稳。
“大人说的极是,陛下的气色越来越好,并且由于御驾亲征,治疗疫病等一系列的事情下来,他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我虽然为疫区输送了粮食,但只挽回了一部分在军中的威望。”
“如此下去,只怕再想找机会实现我们的目标会变得非常困难!”
凌萧寒说的时候,愁眉紧锁。
他觉得事情越来越不向着他的方向走,焦虑油然而生,感觉很多人都变得不可控制,特别是芸落熙。
李斯文看了看凌萧寒,摇摇头,叹了口气。
示意摄政王坐下来,从桌子上端起一杯茶,送到嘴边饮了饮。
说道:“王爷,先休息一下,越急事情有可能越会出错。”
“这是上好的铁观音,王爷尝尝!”
李斯文说的没错,很多事都是,越着急反而会忽略很多东西。
凌萧寒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便坐下来,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接着听到李斯文说道:
“到底发生了何事?让王爷如此慌乱?”
“是今日芸落熙对我说,咱们给少帝下的药,好像有人正在帮他解毒。医术不比落熙差,近期上朝都觉得顾夜辰神色逐渐便好。”
李斯文听到后,站起身来,双手背过去,沉吟片刻。
“陛下的毒,被发现是早晚的事,殿下有查到是何人吗?”李斯文问道。
“来的路上已经派人去办,但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王爷可曾怀疑过谁?比如,芸落熙…”
“之前也有怀疑过,但应该不会。”
凌萧寒想到,虽然她对自己的态度转变明显,但应该是由于“芸芷”呢原因。
前几天自己和顾夜辰对上,芸落熙仍然愿意现在他这边,为他“说话”的场景。再加上她们之间那么多年,这女人一直全心为他,便打消了一部分怀疑。
“女人心海底针,王爷不得不防!王爷一边查医治陛下的人,另一方面也要加紧行动了。”
李斯文眼神中带着算计,城府深得像个老狐狸。
“多谢大人提醒!”
他本来没想这么快行动,但形势所逼,不得不提前动手了。
凌萧寒在回府的马车上陷入沉思…
“芸落熙,你到底是不是…”想着想着头痛欲裂,像要炸开一样。
“停车!”
他吩咐侍从将马车停下,踉踉跄跄地捂着头,向王府走去。却不料看到一旁的胭脂楼。
站在门口的老鸨,看到他一身华服,立即便认出来凌萧寒。
“哎呦喂~贵客贵客啊!”赶忙出来扶住凌萧寒,一边就往楼内拉。
男人迷迷糊糊跟着她便进去了。
“姑娘们~快下来!有贵客了光临…”
只见不一会儿,清一色的姑娘,身着露骨装束,站了一排。
“王爷,您看喜欢哪个,还是都安排了~”
凌萧寒强睁眼看了一圈,突然看到一名女子和芸落熙长得极为相似,不知不觉出了神…
老鸨各色各样的男人见多了,自然知道那时什么意思,便立刻吩咐道:“柳儿,快过来给摄政王倒酒!”
“是!”
只见那女子杨柳细腰,皮肤白皙,杏眼楚楚动人,和芸落熙确实有几分相似。但丢失了她的英气,换成了妩媚,看着有些轻浮。
但凌萧寒此刻对芸落熙是充满了不满,一把将她拉过来带入了房间。
“啪!啪!啪!”顷刻,屋子里便穿出扇嘴巴的声音,男人使的力气极大。不久,柳儿便嘴角渗血,晕倒在了地上。
而凌萧寒还是不满意,用酒将她泼醒。
刚刚还觉得自己钓上一条大鱼的女人,现在满脸泪水不停地求饶。
男人看到她的样子,仿佛看到了芸落熙跪在地上求饶的样子,很是满意。便把她拉过来,摸了摸她被打肿的脸说道:“疼吗?”
女人颤抖的点点头。
男人看着她害怕的样子,一下子将她按在身下,粗鲁的褪去她的衣物,当晚便狠狠折磨了这名女子。
直到内心的怒气发泄完毕,才停手。而柳儿这一晚上,昏过去被打醒继续折磨,重复了几十遍。
现在已经彻底晕死过去…
清晨,凌萧寒扔下几定金子,满意的离开了。
老鸨却没听到柳儿的声音。
一进屋,被吓得坐在了地上大喊:“快…快叫大夫!”
大夫被火急火燎地请了过来,经过诊治之后,说道:“她需要调养一段时间,可能不能再行房事了…”
柳儿刚刚转醒,听到之后泪如雨下,之后就变得疯疯癫癫。
老鸨没办法找摄政王讨公道,只好忍下,又见柳儿可怜,就一直将她养在后院。
但自从这件事之后,民间就开始流传:“摄政王坏了胭脂楼女子的身子…”
随着时间,消息传的越来越快,甚至越来越夸张。
一部分人不相信,说摄政王温文尔雅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肯定是胭脂楼的女子想攀高枝,故意栽赃。
也有一部分也是觉得“无风不起浪”,觉得那名女子甚是可怜。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