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到节目录制时间,张震便早早赶到了电视台。
他步伐匆匆,神色间带着一丝期待与紧张。
他先前往后台,与高师姐碰面。二人在安静的休息室里,就节目流程、可能出现的状况等事宜,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沟通。
高婕不时点头,眼中流露出对张震的信任。
之后,他们并肩朝着录制厅走去。
此刻,录制厅内早已热闹非凡。
众多嘉宾已陆续抵达,或三两成群地交谈着,或独自坐在座位上熟悉资料。
工作人员们也在忙碌地穿梭其中,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工作,检查设备、调整灯光、布置场景,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当张震以专家身份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他身姿挺拔,眼神自信。
与此同时,齐老也悄然出现在嘉宾席中,他面带微笑,目光温和地看着张震,仿佛在传递着无声的鼓励。
很快,所有人各就各位,现场安静下来,只听得见轻微的呼吸声和设备的细微运转声。
导演站在一旁,手中的对讲机紧紧握着,他环顾四周,确认一切准备就绪后,大声宣布:“开始拍摄!”
刹那间,灯光大亮,录制厅内充满了紧张而期待的氛围,一场精彩的节目即将拉开帷幕。
在热烈的期待氛围中,第一位持宝人满怀自信地踏入现场。
他小心翼翼地捧出自己的珍藏宝物,开始详细介绍这件宝贝的来历、传承,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他对宝物的热爱与珍视。
专家们则全神贯注,时而凑近仔细端详,时而低声交流探讨,运用专业知识进行鉴定。
在这个过程中,高婕凭借其精妙绝伦的语言,巧妙地引导节奏、调动气氛,或是抛出引人深思的问题,或是对宝物的特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
现场观众们屏气敛息,目光紧紧跟随着持宝人和专家们的一举一动,随着鉴定环节的推进,不时发出阵阵惊叹与议论,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紧接着,第二位、第三位持宝人也依次登场,他们各自带着独特的宝物,在舞台上演绎着自己与宝物的故事,按照节目流程有序地完成了展示、鉴定和结果公布,每一次都给现场带来新的惊喜与高潮。
终于,最后一位持宝人双手捧着一个不算大却精致异常的锦盒,稳步走上了舞台。
此时,主持人高婕那清越悠扬、宛如天籁般的美妙声音骤然响起。
“诸位嘉宾,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今天最后一件宝物,也是最为神秘的宝物。
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来自岛国的昆牛先生!”
话音刚落,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所有人都满怀好奇与期待,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这位神秘嘉宾身上。
这位所谓的昆牛先生,实则是整过容后的牛昆。
他脸上挂着礼貌性的微笑,然而那笑容中却隐隐带着几分拘谨和紧张,毕竟在这样备受瞩目的场合下,面对众多专业人士和热情观众,他的内心难免忐忑。
高婕迈着优雅的步伐走向牛昆,亲切地说道。
“请持宝人介绍一下手中宝物。”
随着盒盖缓缓打开,牛昆的声音也随之响起:“诸位嘉宾,各位专家,我原本是华夏人,后来出于种种缘由,前往岛国定居。
但我对华夏瓷器的热爱从未削减半分,反而与日俱增。于是,我在岛国不惜花重金,购得了这件宝物。
我满心想着,要把它带回华夏,让它重新回归故土。
可谁能料到,回来之后,竟有人断言这东西是假的。
这犹如一道晴天霹雳,我的心瞬间悬了起来,整日惴惴不安,所以就打算来到这个权威的节目,请各位专家帮忙鉴别一下真假。”
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低头看着盒中的宝物,眼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高婕好奇地走上前,微微俯身看向盒子里的东西。
瞬间,她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物,忍不住发出一声惊讶的轻呼。
“天啊,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一件北宋汝窑瓷器啊!
持宝人先生,你能不能先给大家展示一下?”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震惊与兴奋,眼神紧紧锁定在那件瓷器上。
牛昆十分配合,小心翼翼地将盒子里的瓷器拿了出来。
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只造型独特的方形小瓷瓶,其瓶身上布满了好似用刻刀精心刻出来的一截一截的刻痕。
这些刻痕看似有些笨拙,却莫名地给瓷瓶增添了一种古朴的韵味。
而那独有的灵气和令人心生喜悦的色泽,更是让在场的人眼前一亮。
瓷瓶在舞台灯光的映照下,散发出柔和而迷人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高婕脸上的惊讶愈发浓重了几分,她转身面向观众,开始专业地讲解起来。
“这种器型应该叫做琮式瓶,它是仿造的玉琮形制。
大家要知道,玉琮在商周时期,可是作为祭祀大地的重要礼器,其地位尊崇无比。
而后世用瓷器去复刻它,可不单单是出于怀旧之情,更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实际意义。”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轻轻比划着玉琮与琮式瓶的相似之处。
现场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交头接耳,对这件神秘的宝物充满了好奇与惊叹。
嘉宾席上的人们也纷纷坐直了身子,目光紧紧盯着那只琮式瓶,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则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整个现场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对宝物真假的猜测之中。
高婕稍稍顿了顿,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说起这汝窑瓷器,它在我国陶瓷史上可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首。
北宋时期,汝窑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其烧制工艺极为严苛且复杂。
汝窑瓷器采用的是还原焰烧制,对窑温的把控精准到近乎苛刻的程度,稍有偏差,瓷器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窑炉的形状和火焰的走向。
“大家看这只琮式瓶的釉色,温润如玉,这正是汝窑瓷器最显着的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