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书’云台内。
“当真是一无是处!”
暗自摇了摇头,汩罗圣羽放下手中的一本书,而后拿起另一本,同时心中暗道:“半年时间,差不多了……”
紧接着,他微微一顿,保持着拿书的姿势,双眸内陡然绽放出夺目的光华。
再接着,他双眸一闭,浑身隐隐散发出一缕缕玄妙之气息,仿佛陷入了顿悟之中。
“咦?快看!”
立时,便有界主注意到了汩罗圣羽这边的情况,发出了一声低呼。
“这是——”
“似乎顿悟了!”
“莫非他真的参透了此间之秘?”
“不得了,了不得,不愧是‘绝世妖.孽’!”
“……”
虽然依旧留在此间的界主,不是很多,但却也有那么数十位。他们惊呼、惊叹过后,似乎想起了什么,连忙界念暗动,向外传出了讯息。
很快,便有一尊尊界主,自外而来。
不得不说,对这‘闲书’云台亿万藏书之秘感兴趣的界主,真的是不少。
只数息时间,此间便又汇聚了数百尊界主。且,随后,还有许多界主,陆续而来。
“如此状态,确实像是顿悟了!”
“什么叫像是?明明就是!”
“本道很好奇,他顿悟了什么?看他手中的那本书,并没有什么特别啊!”
“别说你好奇,试问在场哪位道友不好奇?”
“是啊,看,就连莫凡道友都停了下来,正在观望。”
“可惜了,莫凡如此奇才竟然未能先一步参透!”
“……”
实际上,不止莫凡停下来了,一直在读的剑通神、北那罗也停了下来,并且来到了莫凡身边。
“少主,他竟然真的悟了?!”
北那罗半是怀疑半是惊叹的说了句,同时也注意着莫凡的神色。
不过,剑通神却是眉头微微皱起,道:“莫师,这其中恐怕有些蹊跷?”
闻言,莫凡没说什么,只道:“且先看看!”
话虽如此,但实际上,相对于剑通神的怀疑,他却是十分确定,这其中确实存在蹊跷。
此,并非他随意揣测,而是凭着‘虚无魂感’感应出来的。冥冥之中,他能感应到,汩罗圣羽的顿悟之因,并不在此间之藏书。
“但,他此刻的顿悟,却并不假!”
“想来是借助了‘太初之气’、‘顿悟圣丹’之类的外物,让自己在此间顿悟。”
“不过,这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
“从他所隐隐散发的玄妙气息看,他所顿悟的道理奥妙,必定与‘书’有关。”
“虽,彼书非此书,但若硬要说,是因为此间亿万藏书,而心有所感,从而成就了‘联想式’的顿悟,也不无不可。”
对于汩罗圣羽如此做法的目的,莫凡不用猜也能想的到。
对方是想要‘出名’,而且是出很大很大的名。若非如此,也没必要把他这个新晋的‘旷世奇才’拉来做‘垫脚石’。
“想要‘出名’,我可以理解。但是,让我做‘垫脚石’,这就不对了。”
莫凡可不是没有脾气的人。当然,他意志强大,并不会因为脾气而冲动,而失去理智。
“想踩我,那就要有被我反踩的觉悟。”
“顿悟而已,我难道就不会?”
他已经决定,要给汩罗圣羽一个教训了。
不过,时间已经被对方占了先。那他就只能顿悟出一个比对方顿悟出的‘神通’更强的‘神通’。
至于为何是‘神通’?自然是因为,之前汩罗圣羽自己亲口说的。
“那么,且先看看他顿悟出什么样的‘神通’!”
……
再说汩罗圣羽这边。
随着时间流逝,他浑身隐隐散发的玄妙气息,越发玄妙。
其整个人,仿佛就像是一颗巨大恒星。而玄妙气息,则像是恒星所散发的光和热。
在光的照耀、热的温暖下,四周众界主,只要悟性不是太差,都或多或少会有所触动,生出这样或那样的明悟。
“书者,载体也……”
“字落于书,成文……文以载道……”
“一字一道,一文一世界,一书一寰宇……”
“天书……地书……”
“书中自有乾坤妙,书中自有苍穹道……”
“书写天地之奥妙,书写万物之造化,书写传奇,书写神话……”
“我书即我意……”
“书……”
“……”
悟性一般者,或许只能明悟些许奥妙。而悟性较高者,则能明悟大半的奥妙,甚至全部。
若悟性再高点,像剑通神这种‘绝世妖.孽’级别的,不仅能明悟这散发出来全部奥妙,更能通过这些奥妙,推衍出其真正的一些核心奥义。
而若是再往上,非单单悟性就能衡量的莫凡,他都不需要去特意参悟,或者推衍,直接界念一动,‘我为太初’之后,便一眼就能看透。
“书者,或天,或地,或自然,或万象,或虚空,或命运……”
“书之意,在于文。无文不成书,无书不承道……”
“文者,可笔之线条,可画之形象,可言语之音,可动静之影,可山水万物,可阴阳众生……”
“太古有书,故今知太古。远古有书,故今知远古……”
“是以,书承万古,亦通万古……”
“书,有不同,或凡或神。凡者不语,神者有灵……”
“书之灵,道也!”
“天书天道,地书地道,自然之书自然道,万象之书万象道,虚空之书虚空道,命运之书命运道……”
“本道之书本我道……”
如掌中观纹般,莫凡将汩罗圣羽所顿悟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其中的道理奥妙,不仅与‘书’有关,更涉及汩罗圣羽自身的‘道’。
不过,对于后者,莫凡并没有兴趣。
‘看’了这么多,他已大概能预估出对方即将领悟的‘神通’之品级。
“以‘书’融万道——”
“而大道三千,天道四十有九。”
“单以数而言,此神通足可融尽大道、天道,可谓是潜力无穷!”
“不过,道,绝非简单的数字,其妙无穷,其奥无尽……”
“除非以整个‘原始宇宙’为‘书’,否则寰宇之内,无有一书,能承载这无穷无尽的道理奥妙。”
“当然,他若是以他自身无形之‘道’来承载,那也未必没有一丝可能。”
“此,与我之‘系统’,虽‘道’不同,但却同样有‘超.脱’之机。”
抛开人品不谈,莫凡对汩罗圣羽的悟性以及‘道’,还是颇为欣赏的。
而后,他不再关注汩罗圣羽的顿悟,而是暗自沉吟起来。
或者说,他要循着汩罗圣羽给他‘带来’的灵感,进行一番推衍,尝试去参悟此间亿万藏书之秘。
为此,他甚至都无暇去想,要顿悟一个什么样的‘神通’来压过汩罗圣羽。
“此间之书,确实都是闲书。内中之知识,皆为‘虚假’,不可考究。”
“但,‘虚假’就一定无用么?”
“汩罗圣羽他虽顿悟为真,但在外人看来,就是因此间亿万藏书而顿悟,可谓是‘弄虚作假’!”
“然而,结果却是,众多界主为之惊叹,为之期待,甚至为之传颂。”
“很显然,‘虚假’,或者‘弄虚作假’并非一定无用。”
“这一点,其实就是一常识,也是我一时着相了,才没有去细想。”
“所谓,存在就是道理。真有真道,假有假道。亿万闲书,纵然再闲,也必有它之道理。”
一念及此,莫凡便忍不住暗道一声惭愧,颇有一种‘误会’了此间亿万藏书的感觉。
“那么,它之道理,何在呢?”
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
“各种人生,各种命运,是生灵命运之道?”
“奇思妙想,是幻想之道?”
“爱恨情仇,是情道?”
“权势大业,是王道?霸道?皇道?”
“洒脱不羁,逍遥之道?”
“与世无争,隐世之道?”
“小人物成长,逆袭之道?蜕变之道?”
“浪子回头,悔悟之道?”
“奇遇连连,气运之道?”
“快意恩仇,江湖之道?”
“庙堂之争,为官之道?”
“……”
一个难题,引发无数的疑惑。而随着这一个个疑惑念头滋生,莫凡脑海中也随着回忆起所看过的两百六十三亿七千四百五十八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本书籍的内容。
每一本书籍,虽几乎都只有一个主角,但主角所在皆为一方世界,主角所遭遇的,亦有各色各样的人和事。
隐隐间,莫凡若有所悟。
而后,他索性盘坐下来,全心神投入其中,于识海空间内,将一本本书籍中的内容,尽皆‘具现’出来。
《刀圣传奇》中的江小闲,以及他的几位红颜知己,师尊,武林盟主霍青云,《九阳神刀》,‘十阳焚心刀’,天山之巅……
《流星有泪》中的夜空、繁星,夜流星,以及他的‘流星军团’、永夜皇朝……
《缥缈仙途》中的周昊,天蓝星、村庄、五虎门、《御兽决》……
《虚拟帝国》中的神秘少年、昆仑山、虚拟网游……
《医者仁心》中的仁医圣手刘青仁……
《少年天子录》中的六皇子刘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