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大都记录着西都天策府主持的大帝会议的时候。
将孙武送回的马农,此时又悄悄的出现到了东北,与韩信会合。
“召唤师,你怎么来了?”韩信看着马农一脸沉重,有些不解。
马农只是摇头不语,拿出史灵石开始召唤。
韩信郁闷不解,心中嘀咕:现在,还不是召唤时间啊……
马农的动作很快,一缕金光出现的时候,就立即做出了选择。
“是他!”韩信只一眼,就看出了召唤的武将!
【武庙十哲·司马穰苴】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晏婴力荐的司马穰苴临危受命,斩宠臣庄贾立威,与士卒同食共苦,三日军心大振。
他以“受命忘家,约军忘亲,援枹忘身”的铁律震慑晋燕,夺回失地封大司马,却终遭谗言罢黜病逝,埋下田氏代齐的伏笔。
韩信自然对这个前辈十分熟悉。
他比孙子还早出名,写的兵书《司马兵法》大家都很称赞,而且他还是田齐取代姜齐的重要人物,这个人就是司马穰苴。
司马穰苴啊,他是田完的后代。司马迁一开始就说,司马穰苴其实是陈完(也叫田完)的后人。
而“司马”这个姓,是因为他立下军功被封了这个称号,从那以后,他的子孙后代就跟着姓司马了。
晏婴给齐景公推荐司马穰苴时,说他既会文又会武,特别厉害。
齐景公时,晋攻齐阿、甄城,燕侵齐黄河南岸,齐军大败。晏婴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景公召见后欣赏其才干,任命他为大将抗晋、燕军。
田穰苴因自己出身低微,怕难以服众,便请齐景公派亲信作监军,景公派庄贾前往。
他与庄贾约定次日正午在营门集合出征,庄贾因骄横自负、亲戚送行而迟到,田穰苴依军法将其斩首示众,又惩处了骑马闯入军中的齐景公使者,从而树立了军法权威,整肃了军纪。
田穰苴对士兵关怀备至,亲自过问安营、打井、饮食、求医等事,还拿出自己的给养与士兵平分,照顾瘦弱士兵,使全军士气高昂。
晋军、燕军闻风撤军,齐军趁机收复失地,凯旋回朝。齐景公封田穰苴为大司马,故人称 “司马穰苴”。
后来,鲍氏、高氏、国氏等大夫嫉妒田穰苴,在齐景公面前进谗言,他被免去职位,最终生病而死。
作为着名的军师家,田穰苴撰写了《司马法》,这是先秦兵书中的重要典籍,位列《武经七书》之一,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军事条令。
残存的五篇《司马法》,涉及军事思想、原则、训练、制度、法规、地理、兵器等多个领域,主张 “以仁为本”“以战止战”,强调治军以 “义”“武”“法” 为准绳,用 “筹以轻重” 阐明军事原则。
不过,关于《司马法》的作者也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是田穰苴后人整理编撰,也有学者认为是后人伪造。
他的治军理念一方面重视军法纪律,通过斩杀庄贾等举措,让军队令行禁止,保证了战斗力;另一方面强调德义治军,关心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使士兵愿意为其效命,提高了军队的凝聚力。
司马穰苴比孙子的出名时间还在,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着名军事家。
他保卫了齐国的安全和领土完整,提升了齐国的军事实力,为齐国在春秋时期的崛起和称霸奠定了基础。
他的军事思想和治军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历代军事家推崇和借鉴,唐肃宗时,他被供奉于武成王庙内,成为 “武庙十哲” 之一;宋徽宗时追尊为横山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武庙十哲,全了!”韩信眯着眼,看着出现的司马穰苴,然后又看到马农急匆匆的让自己与司马穰苴合兵前往白令海峡后,匆忙离去。
内心里不免忧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