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瑶从家里出来,走过两条胡同来到大街上,漫无目的的溜达着。
或许白天村子里的人都在地里种地或忙别的,加上也没有什么电视等娱乐项目,所以晚上睡觉也比较早,这天一黑街上就没什么人了。
这会儿月光皎洁,明亮的像白天一样,看着自己拉长的影子,卓瑶回想着刚才她父母跟自己说的那些。
这卓家村三面环山,要去镇子上,还要翻过一座山,周围零零散散的还有七八个村子,每个村子最多的也有几十户人家。
别的村庄先不说,反正这卓家村里是一户比一户穷,有劳动力的男人多半都出去打长工了,有的10来天,有的半个月,还有的甚至几个月回来一次,
剩下的一部分人,除了好吃懒做就是老弱病残,一年到头就靠着村头的那几块贫瘠地过日子。
这里虽然土地缺稀,但是可以在山脚下随意开荒,只不过就算个别勤快的人开几块荒地,因为没有肥料,长出的东西也是参差不齐,收成也少的可怜。
当然他们也只是多种点农作物,至于蔬菜之类的,很少有人种,因为蔬菜之类的不好保存容易坏。
估计是因为离镇子上太远了,种蔬菜就算是坏了扔了,也不会拿出去卖。
“唉!”卓瑶越想越堵得慌,欲哭无泪,自己这是来了个什么破地方呀?
想想那些小说里写的果然都是骗人的!什么穿越成了公主、王妃,什么空间、系统、金手指,在她这里统统没有!一个都没有!
“三丫头?”
这时身后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卓瑶转身看了一眼,并不认识这人是谁。
要不是因为这街上只有她自己一个人,她都不会确定这人喊得是不是她。
“瑶丫头你发什么愣呢?大伯远远看着像你,果然是你!”卓大树手里拎着个竹篮子,快步走到卓瑶面前。
看着他与卓大海模样挺像,卓瑶反应过来,这是她的大伯,也就是原主爹的大哥。
“大伯……”后知后觉地喊了一声。
卓大树也没怀疑,看着卓瑶疑惑地问:“这么晚了,你不在家睡觉出来溜达啥?你爹娘还有奶奶知道不?”
这么晚了?天才刚黑多大会呀!
卓瑶点了点头,又赶紧摇了摇头,无奈只能开口解释:
“我奶奶哄着秀秀睡觉了,我爹娘在家收拾南屋,这会儿估计也睡了吧,我就出来走走,一会儿就回去了。”
卓大树听见自己娘睡下了,就把手里的竹篮子递给卓瑶,让她挎在胳膊上,才叮嘱道:
“既然你奶奶睡了,我就不过去了,这里边你大娘烀的玉米饼子,你先拿回去。
等明天一早你奶奶醒了,替我转告她句话,就说在你家住的不得意就去我那里也,别跟老三家生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得。”
今天村里发生的事,他和婆娘正在山脚下开荒,等天黑回来的时候才听说。
老三家两口子从来就是得不得理都不饶人,别说整天找老二家的事,他们家看着不顺眼了,都会找个茬骂两句。
谁让他婆娘娘家兄弟在邻村子里当村长呢,不好惹也不能惹。
想到了什么,卓大树又重新叮嘱卓瑶,“算了,你就先把这东西拿回去就行,什么都别说了,明天一早我再去你家。”
“知道了,大伯。”
卓瑶乖巧地点了点头,卓大叔赶紧催促她回家,
“行,快回去吧,这街上连个人都没有,就算是很安全,以后大晚上的也不能随便跑出来。”
“嗯,我知道了,大伯您放心吧这就回去了。”
“好,走,我把你送到家门口。”
说着卓大树就走在前边,并把卓瑶胳膊上的篮子又拿了回去拎着,
等到了家门口,才把篮子又重新递给卓瑶,叮嘱了句句别再晚上自己出门了,就急匆匆的回家了。
回到家中,卓瑶先迈进南屋,看见他父母两个早就抱在一块睡着了,这俩人心可真是大呀!
最后坐在院子的凳子上,从她大伯给的竹篮子里拿了一个玉米饼子,慢慢地啃完,虽然拉嗓子,但是管饱。
吃完又蹑手蹑脚的去锅台那里喝了两口凉水,随后又回到院子当中坐着。
一天当中经历过这么多事,直接从一世换到了另一世,卓瑶可睡不着,就那样坐在院子里看了一宿的星星月亮……
第二天清晨,卓老太从屋里起来看见卓瑶倚在门口的石头上,半昏半睡伸手一试发烧了。
卓老太朝着自己大腿狠狠一拍,他们家里人就这一个毛病不好,只要睡着了就睡得特别沉,外边就是打雷都吵不醒……
“娘你醒了,我这就做饭。”简慧刚从南屋出来,看着他们奶奶比自己起得早,赶紧朝放柴火的地方走去。
这时卓大海也从南屋走了出来,抢先跑过去抱了木柴朝灶房那里走去。
“先一会儿再做吧,这丫头发烧了……”
卓老太话音刚落,卓大海扔下木柴,就赶紧跑到卓瑶身旁试了试。
“哎哟,这咋发烧了呢?”
“瑶瑶,瑶瑶?”简慧在一旁轻轻推了推卓瑶,担心地喊了两声。
卓瑶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着三个人站在她面前,齐刷刷地低头看着自己,瞬间清醒了。
刚想起来觉得头一阵眩晕。看来是天亮时不小心睡着给冻着了……
“老二你把木柴抱进来,我一会烧上一锅水顺便熬点粥,老二媳妇,你去山下薅点茅根给这孩子煮水喝。”
卓老太说着拉起卓瑶,“走,跟奶奶去炕上,一会儿喝了发发汗,睡个觉就好。”
卓瑶任由老太拉着她进了屋,想起来昨天晚上碰见她大伯的事,赶紧跟她奶奶说了,
“奶奶,昨天晚上大伯送了一些玉米饼子,知道你睡了就没进来,还说今天早上会过来。”
“我看见你大伯家的篮子了,唉,你大伯家也不容易!”
卓老太叹了口气,刚才起来她一眼就看见锅台上的篮子了,也知道那是老大家的。
这些年最愧对的就是老大家,老大两口子帮着老二盖了房子娶了媳妇;又帮着老三盖了房子娶了媳妇。
到头来自己家的两个大小子,都到了娶媳妇的年龄,就因为家里太穷一直没有姑娘愿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