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现任丹阳太守袁胤,是袁耀最亲近的叔父。

袁胤为人老实忠厚,从不与人为恶,是个典型的老好人。

袁耀小时候缺乏管教,十分调皮胡闹,还喜欢恶作剧戏弄周围的人,尤其擅长在门上放置墨盒、在土路下埋伏绳子的手段。不论是族中的长辈,还是上门的客人,都深受其害。

就连袁绍和曹操,当时也没逃脱被小袁耀泼脏水和下绊子的命运!

气得祖父袁逢、叔祖袁隗、叔父袁绍、袁嗣等人常常灰头黑脸指着小袁耀大骂家门不幸!

袁术那时候只顾声色犬马,根本不着家的,因此每次小袁耀被训斥责骂完掉小珍珠的时候,都是袁胤来开导逗笑小袁耀。

等袁耀稍大,捅出来的篓子越来越大,袁术也不得不管的时候,还是袁胤这个叔父在袁术面前说好话,帮袁耀求情减除责罚。

事实上,在这副身躯原主人的潜意识里,袁胤这个叔父,比袁术更像是父亲的角色。

从家臣使者口中了解完情况,袁耀不敢怠慢,当即命令亲军加快赶路,也不在石城留宿,当夜终于是抵达了丹阳县。

再次见到袁胤,袁耀不免吃了一惊。

自己这位不过四十岁出头,正当年富力强的亲叔父,此时却面容憔悴,形如枯槁,一双眼圈黑的比夜色还黑。

“叔父!”

袁耀惊叫了一声,一眼便看出袁胤这副模样乃是因事所困。

“侄儿拜见叔父。”

袁耀恭恭敬敬施了一礼。

“耀儿。”

袁胤强撑力气应了一声,又从嘴角挤出笑容道:“耀儿的身板愈发结实了。”

不知道为什么,被袁胤这么一叫,袁耀差点没流下眼泪来。

或许是这副躯体原主的灵魂共鸣,让袁耀面对袁胤的时候,有一种遇到至亲的感觉。

袁耀连忙扶着袁胤进了厅堂,四下却横七竖八散落着一堆竹简,连个落脚处都没有。

袁耀阴沉下脸:“偌大的丹阳郡府,连收拾整理呈文的文吏都没有吗?”

周围的一众掾史文书、刀笔吏闻声立刻跪了一圈。

袁胤摆了摆手:“耀儿,不干他们的事。”

“只怪叔父是个无用之人,来这里都两个月了,政务却还是一塌糊涂……唉!”

袁耀面露愧色,俯首向袁胤请罪道:“是侄儿的过错,侄儿本不该把那八千江东兵遣到这里,若是没有那些兵痞,叔父也不至于头疼麻烦至此……”

“都是一家人,说这些话就见外了。”

袁胤伸手扶起侄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叔父知道你是为袁家考虑,才想办法削弱孙策的兵力的,是叔父没用,帮不上你和你父亲的忙……”

“叔父您千万别这么说,是侄儿考虑不周。”

袁耀这下更愧疚了,他有些后悔在讹来八千江东兵后,没有及时从豫章调来一员大将进行管教约束,导致这些士兵在丹阳频繁聚众闹事,使得本来就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袁胤更是左支右绌。

该死的孙策,选派来的士卒居然大多是刘繇、薛礼、许贡的旧部降卒,而且是其中最冥顽不化的那部分,至于那些听话顺从的,都被孙策自己留用了。

占比第二多的,则是一些老弱病残。这些人原本是投往孙策帐下报名参军的,孙策也是来者不拒,因此兵力急速膨胀。等到粮草军械逐渐不支,孙策便又有了剔除老弱的心思。刚好袁耀来讹诈兵马钱粮,孙策便顺水推舟,把这些本要裁汰的弱军送给了袁耀。

然后再就是一些地痞流氓,被孙策抓来充当士卒的,甚至不乏被孙策从监牢里释放的罪犯,都被孙策塞来充数。

总之,这八千子弟,哦不,应该说八千江东败类,其实根本难堪大用。

“叔父这些年任劳任怨,我和我父亲都看在眼里。如今我汝南袁氏嫡庶分家,南北各表一支,正是用人之际,叔父万不可过度劳累!”

袁耀紧握叔父的双手,诚挚道:“将来袁氏如腾龙而起,叔父还要享福呢!”

袁胤看着自己从小疼到大的侄子,心里很是暖和。

到底没白疼他!

当初袁绍和袁嗣都说这小子以后肯定是个不肖子、白眼狼,我就说不是吧,现在你看,我们的小袁耀终是长大了,懂事了,知道体贴长辈了。

“有你这些话,叔父也就知足了。”

袁胤露出欣慰地笑,抬头刚好看到门外走进两名女子。

“耀儿,她们是?”

袁耀转过头,看到袁胤指的正是桥莹和刘瑶,忙回道:“叔父,她们是侄儿刚纳娶进门的妾室。”

“瑶儿、莹儿,过来见我叔父!”

袁耀朝着二女喊了一声。

桥莹和刘瑶闻声立刻走进大堂,朝着袁胤款款施了一礼。

“贱妾阜陵刘氏,拜见明叔父大人!”

“贱妾桥氏,拜见明叔父大人!”

桥莹施了一礼,又道:“请明叔父恕礼,我与刘姐姐原本是想等您和夫君谈完正事再来请礼的,不想被您先看见了。”

“无妨!都是一家人,无妨!”

袁胤见两女知书达礼,很是满意。

“你们先下去吧,我和叔父还有事没谈完。”

袁耀挥了挥手,两女便又是行礼告退。

等两女离开,袁胤笑着对袁耀道:“好侄儿,你可娶了两个好婆姨。”

“阜陵刘氏,是阜陵王的女儿还是侄女吧?叔父见过无数宗室之女,倒从没见过这般好模样的。”

“还是那个桥氏,莫不是桥蕤的长女?那位精通音律的大才女?”

“正是!”

袁耀沾沾自喜道:“怎么样,出乎叔父你的意料吧?”

袁胤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叔父还真没想到今天。”

“想当初,我和你父亲都怕你会娶几个歌姬舞女回家哩。”

“没想到一眨眼,你就成熟懂事了,不光不在外边瞎胡厮混了,还娶了这两个俏佳人。”

“嘿嘿!”袁耀骄傲地挺起胸膛:“不是两个,是三个!”

“四个?”

袁胤瞪大了眼睛,刚好看到又一个花季少女蹦蹦跳跳从院中跑过。

“不是她吧?”

袁耀忙摇了摇头:“不是不是!”

“我没那么禽兽!”

“还有一个在豫章呢,是前助军右校尉冯芳之女,有机会我再引来拜见叔父您。”

“哦哦哦~”

袁胤狐疑地看着桥婉一蹦一跳的去了后院,心说你袁耀干得这种禽兽事还少?

这小姑娘,别看人小,但一看就是长袖善舞之人,不会是我这侄儿从哪物色的少年舞女吧?

算了,我就不操那个闲心了,他长大了,我看不住了,爱玩就玩吧,多给老袁家生几个儿子才是该操心的大事!

“耀儿啊。”

袁胤收回目光,看向侄子。

袁耀立马恭恭敬敬回道:“侄儿在,叔父尽管吩咐。”

袁胤语重心长道:“耀儿你现在娶了三房妾室……”

“叔父莫不是觉得太多了,叔父放心,我自有分寸。”

袁耀似乎猜到袁胤又要说什么,无非就是那些关系自己,要自己当心身体的话。

“不是,娶三房有什么多的,叔父觉得太少了!”

“你听叔父给你说,我,你婶娘,你二婶娘、三婶娘、四婶娘、五婶娘,我们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非常的和谐,十分的舒服!”

“就这,叔父为什么还要说太少了呢?”

“咱们老袁家的人,能力强,猛!”

袁耀瞪大了眼睛,看着袁胤一本正经地越说越离谱。

“你才二十出头,正是一生最强、最猛的时候,万万不要把精力放在正事上……哦不,叔父的意思是问鼎天下是正事,绵延子嗣也是正事……咱们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家学渊源,德高望重?”

袁耀试探性回答道。

“错!”袁胤摇了摇头,苦口婆心道:“是人丁兴旺!”

“家学渊源,德高望重固然重要,但没人继承家学,每代指望着一根独苗挑大梁,怕是早就湮没在一众士族中了。”

“只要生的多,就总能生出人才来。咱们四代人出了五个三公,另有不计其数的两千石公卿牧守,不就是因为咱们生的多吗?”

“那么多世家大族,为什么唯独只有咱们汝南袁氏被人称作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呢?”

“我们生的多!”袁耀似有所悟道。

“对喽,咱们袁氏出了那么多的公卿高官,那么多的郡守国相,怎么可能不门生故吏遍天下呢?”

袁胤忽然长吁短叹道:“耀儿,你知道你父亲和袁绍有什么差别吗?”

袁耀很聪明,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不是为人性格和才干雄略的差别。

“请叔父赐教!”

“是一个生得多,一个生得少的差别!”

“是也!”

袁胤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浓重的忧虑之色:“你父亲膝下儿女虽多,但就你一个嫡子,庶出虽多,但多女少男,这都多少年了你后面就两个庶出的弟弟,还都只有四五岁。”

“再看袁绍那边,袁谭、袁熙、袁尚都已及冠或马上及冠,听说最近还生了一个袁买。”

“再过几年,袁绍势必会把河北州郡分委给膝下诸子,他则总揽大局,谋划大事。”

“而你父亲身上的担子,只有你一个人能分担,江淮数郡全系你父子二人身上,岂不费心费力,难谋大事?”

“就说你父亲以前的玩伴,现在的宿敌曹孟德,膝下诸子也比你父亲多……”

听完袁胤的唠叨,袁耀不免一阵新奇。

这番对比,他简直闻所未闻!

但不得不说,虽然袁胤的看法和论点有点奇怪,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在夭折率和意外死亡率奇高的古代,上至天子、下至黎庶,都无比信奉推崇“多生多育”的教条。

汝南袁氏的发达,的确和族人人丁兴旺有莫大的关系。

而自己这位才能平庸的叔父,也的的确确预测对了未来将发生的一些事情。

就在自己就任扬州都督前不久,袁绍也委派长子袁谭为青州都督,等袁谭击败孔融、田楷,就会立刻得到青州刺史的正式委任。且紧接着袁绍还会表举儿子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三子袁尚被袁绍视为继承人,佐掌冀州事。

袁绍活着的时候,这套分封体系使得袁绍集团极其有效地控制了四州之地。哪怕后来袁绍诸子相争,但因为袁氏在四州的势力根深蒂固,也费了曹操好几年时间好大的力气才彻底平定。

曹操这边就更厉害了,把自己的几个儿子安排的头头是道。长子曹昂和自己一样刚及冠就举孝廉,被当做接班人培养。次子曹丕被当做辅国宰辅培养,三子曹彰则与四子曹植则一文一武,一个领军大将,一个独步文坛……

除了袁胤提到的这几人,袁耀能想到的刘备、孙坚、刘表、刘焉等人,似乎其势力集团的兴衰,都和子嗣的多寡息息相关。

儿子生的多的如孙坚,就混得不错,基业稳固,世代相传。

儿子生的少,或是生的多但活下来少的,如刘备、刘表、刘焉则都因继承人的原因,二世而亡。

或许,自己真的该改变一下和冯方女和刘瑶的同房时的终结方式了,自己真该在生儿子方面多加一把劲了。

……

“叔父,咱们还是继续说生儿子、啊不是丹阳郡的事儿吧!”

袁耀将乱七八糟的思绪甩到脑后,还是决心先解决眼前的麻烦。

“叔父的教诲,侄儿都一一记下了,侄儿定当前赴后继,死而后已……”

“现在,叔父还是说说,目前您遇到的麻烦吧!”

见袁耀真的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袁胤也是老怀甚慰。

虽然糟心事很多,但袁耀的到来,似乎预示着一切都将不是问题了。

“咳咳……”袁胤说回正题:“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驻扎在城外的这八千江东兵。”

“这八千人中有不少人从军前都是不法之徒,现在更是打着正规军的旗号,在城内城外无恶不作;还有些丹阳籍贯的本地士卒,倒卖军资……”

“叔父这一个月来前后派去了两任都尉,一个被那群悍兵赶出来了,另一个则稀里糊涂丢了性命,现在叔父已经无人可派,也无人敢去督营了!”

“这群败类!”

袁耀怒声道:“叔父放心,我就先拿这八千江东败类开刀,替叔父好好出一口恶气!”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大纨绔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汉末之全面开战战国万人敌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