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另外一事,就是编伍新兵此事。

郭孝恪没有意见。

却这郭孝恪,虽名义上是李善道的副手,是黎阳仓的副留守,但他最早投奔的是李密,深得李密的欣赏,称赞他是“汝、颍之奇才”,后又被李密任给徐世绩,现其本官是徐世绩右武候大将军府的长史,系乃右武候大将军府一干属吏的首吏,今其在黎阳仓,实际上“副留守”此明职外,他还有暗的两层身份,一个是类同李密的“监军”,一个是和刘胡儿一起,代表着徐世绩,是以,无论黎阳仓的大小事宜,李善道总是得先和他商量一下,才好落实。

好在郭孝恪此人,除了好奢侈以外,人确实豪气,不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小人,李善道与他之间的关系,尽管并不很亲近,——俩人毕竟之前不熟,又限於他“李密监军”、“徐世绩代表”的身份,李善道也不好太主动地与他走得太近,但整体来说,俩人相处得还不错。

李善道礼敬他,包括连一接到徐世绩转的李密的命令,郭孝恪没有告知李善道,就照令行事,便即不再任由饥民入仓自取粮,李善道也不为“维护”自己“黎阳留守”的身份而责难他,——李善道知其性子,知他没告诉自己,不是没拿自己当回事,全然是因此令乃出自李密、又是徐世绩转下之故;反过来,郭孝恪也不以自己“监军”等等的隐含身份,自高自大,为难李善道,和李善道共事的这段日子,但凡李善道所提之议,他也都会同意。

总而言之,两个人相处得不坏,彼此关系,不算亲近,也不疏远,不远不近,正是合适。

遂写给徐世绩的上书,当日写好送走。

安置饥民、编伍新兵两件事,不好这个时候,再去请示李密,但给李密的上书,“李密回洛仓此败”,既已知之,身为臣属,不能只当不知,李善道、郭孝恪也还是写了一道。

这道上书,俩人斟酌了许久,才商量写成的。

回洛仓此败,在上书中一言带过,两人着重分析了洛阳的弊处,李密这边的优势,向李密献出了他两人的判断,认为回洛仓之败,只是一时的失利,卷土重来,必可反败为胜。

——倒是在商量这道上书时,两人关系有点拉近,因为对洛阳之弊、李密之优的分析,俩人在很多地方相当的一致。却也无须多言。

只说上书送走,剩下的,就是等徐世绩的回书了。

可也不能只等回书。

不准饥民取粮的命令,郭孝恪已经下有三四天。

取不到粮,很多的饥民已是饿得受不了。

有的饥民陆续离开;有的饥民不满渐生,根据乔装混入饥民,打探得来的情报,乃至有饥民中的一些“团伙首领”,已在串联饥民,散播谣言,似有搞出些动静的企图。

郭孝恪也认识到了自己“不准饥民再自入仓取粮”的此令,下的看来的确是太仓促了。

虽说黎阳仓外的驻兵很多,不怕饥民闹事,可能不让闹事,当然最好。於是,李善道、郭孝恪商议过后,两人决定,在李密的令旨、徐世绩的回书下到前,先采取一下补救的临时措施。

便是,由李善道重新下令,再开粮仓,允许饥民再入仓取粮。

而与此前允许饥民入仓取粮之不同的是,这一回,增加了仓城的管理人员,告诉入仓取粮的饥民,不要盲目多取,并暗示饥民,可能过些时日,会采取另一种分粮的方式。

同时,李善道又令杨粉堆等,混入饥民中,向饥民们说:“储粮再多,总有粮尽之时,因此,与其指望一直靠粮仓取粮过活,留守李二郎刚得了武阳郡,沃野千里,田地多荒,又闻李二郎素来仁义,爱民如子,不如央求他,将咱们置到武阳,给咱们分田分地,则是个长久之计。”

却乃是借这再次开仓放粮之机,先在分粮办法可能有变这方面,给饥民们打个预防针,然后又把武阳郡抛出来,试一试饥民中的民意,看看有多少人愿迁武阳。

尤其后者,也算一箭双雕。

既试了民意,在饥民中造成了“迁置武阳,好处多多”的舆论,又若上书到了徐世绩处后,李密犹豫要不要把饥民迁到武阳,则那时候,即便可此民意再上书,促使李密不得不允从之。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谁不想有块自己的地?

黎阳仓外的数十万饥民,固其中有部分,是本有些地的自耕农,因其地被洪水等天灾、或贼乱等人祸给祸祸了,从而沦为饥民,但大部分,却都是本来无地,给地主们做佃户的贫雇农。

“武阳郡有田,如愿迁武阳,可得李二郎均田”的消息,在饥民中就像是长了翅膀,一两天而已,就传遍了数十万饥民。到第三天、第四天时,以至有的饥民,在取粮的时候,已开始大起胆子,问仓城的管理吏员:这事儿真不真?真的是李二郎打算把武阳的荒田分给饥民?

饥民们的询问,很快被李善仁告诉了李善道。

……

李善仁等,上个月时,就被徐世绩派人,送来了黎阳。

作为李善道的兄长,沾李善道的光,尽管李善仁在义军中,一点功劳没立过,严格的说,他甚至不是义军的人,刚即魏公位那会儿,出於安抚、稳固、收揽瓦岗本系诸将人心的缘故,李密给李善仁也任了官职,官职任得且不低,任他为了正六品的翊军将军,这是个散号将军。

隋之官制,有“散实官”、“文散官”、“散号将军”等之别,散号将军最高的就是正六品了。

到了黎阳仓后,郭孝恪主动提出,管理粮仓的干吏缺乏,李善仁可以任个职务。

李善道因就把“仓城丞”此职,经过李密的允可,任与了李善仁。

李善仁挺高兴,说道:“阿奴,反响很好,都有饥民问到俺们这儿了。看来,大部分饥民还是愿意迁去武阳郡的。就是魏公那儿,何时能下旨到?魏公不会不允可吧?”

“魏公应不会不允可,只是何时令旨能到,这就说不好了,得看徐大郎何时能找着机会进禀。”

李善仁问道:“徐大郎处,有回信了么?”

“估算路程,上书当是刚到洛口城,徐大郎便有回书,也得再等个三四日。”

李善仁端起茶汤,抿了口,抬眼看了下李善道,又抿了口茶汤,又看了下李善道。

“阿兄,是不是还有别的事?”

李善仁见堂中无人,便就摆出苦口婆心的样子,说道:“阿奴!徐大郎是个体贴人,上个月,不仅亲自派人,送了俺来黎阳,一道还把王公一家给送来了。阿奴,你前时在武阳郡,忙,也就罢了,如今你回黎阳了,这都回来几天了?却一次也没去过王家!前天,王公来找俺了,提了不少礼,见着面,啥也没说,但他的意思,俺能不知?阿奴,你去他家坐坐!”

王娇娇的面容,浮现在李善道面前。

说实话,王娇娇长得挺好看的,娇娇憨憨的一个小姑娘,李善道对她并无恶感,问题是现在是什么时候?在李善仁看来,他李善道现在可能是有权有兵,掌黎阳仓、据武阳郡,上得李密的重视、徐世绩的亲信,俨然已是新肇的大魏的权贵一流,而隋之亡,便李善仁,而今亦能看出,已定是不可避免之事,则李善道的前途,显然不可限量。却在李善道看来,现在则是李渊已经起兵、李密杀翟让大约已近在眼前的危急之时!这个时候,他哪有心思儿女情长?

“阿兄,你这一说,倒是提醒我了。”

李善仁说道:“提醒你什么了?”

“去年兵马下山,攻卫南时,王公在县中,遇变不乱,颇有胆色。一直以来,我也忙,把他给忘了。阿兄,这事儿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正好,我打算从投附的饥民中,选拣出一批勇壮,编为新兵,亦是正缺人手,过两天,我就有任命下给王公。”

李善仁呆了一呆,说道:“任命下给王公?”

“咦?阿兄你提起王公,还说王公给你送礼,为的不就是王公求你,为他讨个任命这事么?”

李善仁重重拍了下案几,说道:“阿奴!在阿兄面前,你也装起糊涂了?俺是给你说这事么?”

“阿兄,我有个正事托你。”

李善仁说道:“你先别说你的正事,你先给俺说说,王公这事!”

“阿兄,我是真有正事托你,而且是要紧之事。”

到底是自己的弟弟,见李善道神色严肃,语气正经,李善仁只好暂屈己意,没好气地问他说道:“什么正事?”

“还是编练新兵此事。阿兄,这回我打算编练的新兵,人数比较多。上书,我已给徐大郎送去了,提出编练两到三万的新兵。这两三万的新兵,好从投附咱的饥民中选,可编伍后的各级军吏,却颇缺足够的人选可以任用。我知道,近日来,有不少咱的卫南乡人,也都来投黎阳了。这其中,多数到了黎阳后,都是求见的阿兄吧?其内若有曾为军士,在府兵中服过役者,阿兄,你帮我挑挑,选质朴之士,带来给我看看。若堪使用,就任到新兵伍中。”

……

卫南县与黎阳县,只一条黄河为隔。

而下威震中原的李密部中,有两个卫南县出身的大人物,一个徐大郎、一个李二郎,卫南县中,早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县里头的豪绅之流,很多现已去投了徐世绩。

其余县民,有日子过不下去的,或与李善道、李善仁、秦敬嗣等认识的,好多则来了黎阳。李善道忙,前阵子且不在黎阳,他们不易见到,到了黎阳后,因此就多是先去求见的李善仁。

“乡党”、“乡党”。

前世时,读史书,对“任人唯亲”,以同乡、同榜等关系,结成利益集团的这种现象,李善道亦是相当鄙夷,如今他掌了权,尤其背景是在这个乱世之中,并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他甄别良劣忠奸,他才真切地体会到了为何历史上,会有那么多人“任人唯亲”。

实在是只有亲人、旧识、同乡,才相对来说,更容易得到他们的忠诚,换言之,更直白点说,才更容易互相形成“利益一致”的关系,用起来也才能更多的放心。

事实上,就是历史上,乱世中的那些明主、明君,在用人上,大都不也是这么做的么?

比如刘邦,其所信用者,不多是他沛郡的老伙计?比如曹操,其手下掌兵者,不是曹氏、就是夏侯;又比如朱元璋,明建国后获封爵位的开国元勋,多淮西人,亦朱元璋之旧识、老乡。

刘邦等都是明主了,用人一样的“任人唯亲”。

不是他们不知“大公无私”的好处,而是形势迫使,不得不如此然。

李善道计算过了,如果按两万新兵的规模来计的话,——刘黑闼、赵君德跟着李善道回来,也是为的新兵,新兵须分给他俩一部分,就按总数三万,分给他俩一万来计,亦即,李善道自留的尚有两万,可便不说三万,就这两万新兵,火长、队正这一级姑且不论,只仅旅帅以上的诸级军吏,就需要三百余人之多,这还只是军事主官,没有算副官、辅吏。

他现有之部曲,万余人,在保证战斗力不下降的情况下,至多能从中抽出百人左右的军吏,任到新兵里边。

这离“三百余人”的需求,相差不小。

不错,固然是可以从新兵里边选任些,可剩下的这两百多人的差额,肯定不能全用新兵担任。

则这个缺口怎么补上?

最好的办法,只能是从投到黎阳来的卫南乡人、旧识中选任。

李善仁今天不来李善道,李善道近日也要找他,将“此托”给他。

……

听了李善道的话,李善仁知晓轻重,知道这是大事,蹙起眉头,思酌了会儿,说道:“阿奴,俺帮你留意,帮你挑挑人选,这自然没问题。可一则,你一下要编两三万的新兵,徐大郎纵是允可,魏公呢?会不会不准?二则,领兵打仗,不是小事,这些天投到黎阳来的乡人中,曾为府兵,做过军士的确是有之,任过军吏的却很少啊,猛地将之用为军吏,能合意么?”

“本来,我也有点担心,两三万新兵,数目不小,虽然我已主动给魏公送去了丁壮万人,他也许仍会做些踌躇,然现下的情况出现了变化,与我担心时已有不同,他必定是会允可的了。”

李善仁说道:“情况有所不同?……是了,阿奴,你是说魏公新败,现下他可能急需兵源补充,则在闻你请求编练新兵后,魏公当就不会踌躇,会允可了?”

简直是南辕北辙,离题万里。

李善道却也不纠正李善仁的想法,摸着短髭,笑道:“是呀,正是如此。”

“即便如此,魏公不会不允,猛地擢乡人为军吏,合用与否?”

李善道自有他的主意,便将他的计议道出,李善仁听后,不复再有疑惑,就领下了选人此任。

「9.2.」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穿越枭雄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云州物语三国之我是正经人秦昊小说免费阅读全文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我真不是暴君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交手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霸天武魂海上升明帝大官人东鸦杂货店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龙珠之牧神传说
UU阅书最新小说: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穿越民国纨绔少爷的温柔乡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三国:魂穿灵帝,疯狂截杀穿越者四合院老祖宗,呸,直接枪杀大秦:祖龙假驾崩,朕当真了!大明:会写出师表?那北伐你上!小和尚逃荒五次元世界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隋唐:订婚观音婢,开局大雪龙骑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观众震惊!历史写满了吃人!!!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大明:最强锦衣卫,杀戮值无限九曜书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三国:开局系统加霸王传承大明最强皇太子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封州王无敌万岁爷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重生刘协,开局召唤白袍军!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明末:我有帝国全面战争系统大秦镇王侯大唐极品傻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弘农杨氏,恭送大汉!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我在贞观朝当神豪隋唐:我岳母是萧皇后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挽清:同治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