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找到所有材料了
“我先看看。”
李甜甜眼中闪过惊喜,迫不及待接过就转身回房。
她将石头样本置于桌上,迅速拿出水泥制作资料,仔细比对。
她时而举起石头,迎着光线观察色泽,时而用手触摸感受质地,时而对照资料文字描述反复确认。
时间在紧张氛围中悄然流逝,每一秒都无比漫长。
一番仔细研究后,李甜甜兴奋跳起,大声说道。
“应该没错,这个应该是石灰石,老公你太厉害了!”
声音满是激动与欣慰,连日来的担忧疲惫瞬间消散。
顾云起闻言,心中大石落地,脸上露出欣慰笑容。
他上前轻轻握住李甜甜的手:“夫人,这只是第一步,以后可能还会有其它的困难。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成功。”
在确定是石灰石后,接下来就是寻找黏土了。
顾云起带人沿着河边搜寻,因书上说黏土常分布的地方。
众人在河边艰难前行,脚下沙地滚烫,每一步都能感受到热气透过鞋底传来。
奔波一整天后,众人疲惫不堪,脚步愈发沉重。
就在大家气馁之时,走在前方的孟超眼前一亮。
他瞧见一处河湾有大片湿润土地,颜色深褐,与周围沙地迥异。
他兴奋高呼:“王爷,快来,这儿有黏土!”
声音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仿佛黑暗中看到曙光。
顾云起快步奔去,蹲下身子抓起一把黏土。
细腻的黏土从指缝缓缓滑落,他感受着其细腻质地。
脸上露出欣慰笑容,笑容中既有找到黏土的喜悦,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至此制作水泥的原材料集齐,众人望着那一堆堆黏土和石灰石,心中满是成就感和期待。
但他们明白,这仅仅是开始,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
制作水泥原料虽已找齐,可制作玻璃的原料石英砂却毫无头绪。
他们并没有着急,马上去制造水泥,而是继续寻找玻璃的材料。
马上就快要到下雪的时候了,所以他们要在这之前把所有的材料找回来。
之后才在家里慢慢的研究,所以他们又继续去寻找。
石英砂在山林中并不常见,他们寻觅许久,翻遍附近山头,问遍周边村民,皆一无所获。
顾云起四处打听,终于得知一处废弃矿洞附近可能有,他们想要的石英砂。
众人不顾路途遥远,即刻赶去。
抵达矿洞附近,一股潮湿腐朽之气扑面而来,令人不禁捂住口鼻。
矿洞周围环境复杂,杂草丛生,荆棘遍布,稍不留意就会被划伤。
古夜手持火把,小心翼翼在前探路。
火把光芒在黑暗中摇曳,映照出周围阴森景象。
突然古夜脚下一陷,险些掉进暗坑。
他惊恐大叫了一声,本能伸手抓住旁边岩石。
众人惊出冷汗,赶忙上前将他拉起。
“都小心点,这岩洞危险。”
顾云起低声提醒。
众人愈发谨慎,一步一步摸索前行。
洞顶不时有水滴落下,打在身上凉飕飕,令人毛骨悚然。
一番艰难搜寻后,终于在一个深洞的深处找到石英砂。
那一堆堆白色石英砂在火把照耀下闪烁微光,仿佛诉说着珍贵。
众人欢呼雀跃,连日疲惫一扫而空。
“终于找到了!”
孟超兴奋大喊。
“是啊,这下玻璃也有希望了。”
顾家树激动说道。
古夜则笑道:“这一趟可不容易。”
看到这些就连顾云起也激动不已。
水泥他没见过,但琉璃他是见过,知道这东西很贵重。
众人带着满满收获回到王府。
李甜甜看着这些珍贵原材料,心中满怀期待。
她仿佛已看到未来禹州的繁荣,玻璃制品闪耀光芒,水泥筑成的建筑坚固无比。
她和顾云起立刻召集工匠,准备开启水泥和玻璃的试制工作。
工匠们齐聚在临时搭建的宽敞试验场地,好奇又紧张地盯着陌生的原材料,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即将开始的神秘试制。
李甜甜站在众人面前,手中紧握着制作资料,表情严肃又充满期待。
一位头发斑白、经验丰富的老工匠皱眉上前。
“王爷,王妃,不是我们没信心,只是这水泥和玻璃制作闻所未闻,心中实在忐忑,生怕出差错。”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担忧,毕竟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顾云起走上前,拍拍老工匠肩膀:“你无需担忧,我和王妃会与大家一同摸索。
这些材料来之不易,凝聚着大家心血。
只要全力以赴,一定能成功的。
就算失败了,那也能积累经验,下次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他声音坚定有力,如洪钟般给众人注入信心。
为让工匠们清晰了解制作工艺,李甜甜和顾云起花了一整天,与工匠们围坐一起,逐字逐句解读制作资料。
李甜甜详细讲解水泥制作中石灰石与黏土的比例调配、高温煅烧要点,还边说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示意图。
顾云起则补充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结合自身经验,深入浅出为工匠们答疑解惑。
工匠们全神贯注,时而提问,时而沉思,时而恍然大悟点头。
终于,在充分准备后,水泥试制正式开始。
两名年轻力壮的工匠按比例将石灰石和黏土混合,倒入特制大铁锅。
孟超安排人负责生火,不断往炉中添柴,火势熊熊,映红众人脸庞。
随着温度升高,锅中混合物开始变化,散发出刺鼻气味。
李甜甜紧张盯着铁锅,双手不自觉握紧,额头沁出细密汗珠,心中默默祈祷。
“一定要成功……”
然而,混合物煅烧完成倒入石臼研磨后,呈现的并非细腻水泥粉末,而是结成块状的硬物。
“怎么会这样?”
一位工匠惊讶道。
李甜甜眉头紧锁,回忆制作步骤。
“可能煅烧温度不够,未完全反应。调整火候,再试一次。”
她眼神坚定,毫无气馁之意,这些东西都是他们从来没做过的,不可能一次就成功。
她有心理准备,所以不在乎多尝试几次。
第二次尝试,众人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