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上甘岭战役的爆发背景,可以大致归结为美国为了在谈判桌上获取更有利的地位,使谈判条件始终无法在口头上达成一致,最终就只能体现在战争上。
但这场战役具体的爆发原因,其实是多重事件叠加在一起最终导致的。
正是因为这些事件的集合延伸出了这场堪称改变历史的,惨烈到足可以称之为炼狱的上甘岭战役。
首先是巨济岛战俘事件。
在板门店谈判围绕战俘问题进行长时间的争执之际,联合国军将抓捕的朝鲜和中国志愿军战俘转移到韩国南海岸的巨济岛。
为了寻求谈判突破,朝鲜特工潜入战俘营,组织力量与联合国军对抗。
1952年5月7日,巨济岛第七十六号战俘营的战俘,以遭到卫兵殴打和虐待为由,要求与联合国军战俘营司令杜德准将会面。
杜德来到营门与战俘交谈时,被战俘突然抓住拖进了战俘营进行挟持。
就这样美国的一位准将被战俘给俘虏了。
范弗里特立即调兵维稳,随后双方达成一致,以虐待战俘的罪名撤掉了杜德战俘营司令一职。
要求联合国军做出不再虐待战俘的保证,并落实成白纸黑字。
待西方通讯社公开了这一事件后,战俘们才释放了杜德。
在美国看来,这张保证书简直就是一张认罪书,使得美国在谈判桌上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局面。
但美国就像小孩子一样,犯错可以,认错坚决不行。
在谈判问题上,美国非但没有退让,反而有在强硬的基础上态度变得更加强硬。
大有在战场上找回面子的趋势。
另一个事件则是1952年又到了美国竞选总统的时间。
原本接替麦克阿瑟的李奇微,此时也已经离开朝鲜,晋升去到了北约当总司令去了。
北约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对标社会主义阵营的资本主义国家军事联盟。
李奇微之所以去北约任总司令,是因为原本的北约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回美国竞选总统了。
而接替李奇微成为远东总司令坐镇朝鲜的,是克拉克。
但是单凭指挥能力来说,克拉克的能力是有所欠缺的,之所以由他接任远东总司令,一定程度上是借助了他过硬的关系。
他与李奇微、艾森豪威尔同是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的,经典的校友会关系。
同时他的父亲是麦克阿瑟的老师,他自己又与陆军五星上将兼外交部长马歇尔关系要好。
所以说“人情世故”这种事情在任何有人的地方都是存在的,并不是历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古国特有。
此时的时间来到10月,为给竞选总统做铺垫,时任总统的杜鲁门急需一场胜利作为自己的政治宣传素材,同时也为朝鲜停战谈判争取有利条件。
这个意图首先传达给了克拉克,克拉克又传达给了前线指挥范弗里特,范弗里特又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主力美七师。
美七师则根据战场态势,制定了出动两个营的兵力、两百多架次战机和十八个炮兵营,预计以两百人的伤亡攻下志愿军南北走向的两条前沿山棱,597.9和537.7北山两个高地。
而这两个高地的大致位置,就在五胜山的上甘岭。
这个作战计划层层上报以后,得到美军方一致认可,范弗里特又根据这强大的火力配置,给行动取名“摊牌行动”。
1952年10月8日,时任总统的杜鲁门下令中断谈判会议,无限期休会,同日摊牌行动获批。
上甘岭战役正式开始时间虽然是10月14号,但其实从10月12号开始,美军就已经开始出动火炮对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进行无休止的轰炸。
仅这一天美军就发射了十八万枚炮弹,炮击的烈度大到,美军自己在发射炮弹时都出现了士兵被震死的情况。
两天后的14号,美军地面部队正式开始进攻。
虽然美军原定摊牌行动仅仅是出动两个营攻占上甘岭,但到了实际作战这天为避免打不下来的尴尬局面,美七师和伪二师直接各自出动了一个团上去进攻。
当时上甘岭只有志愿军十五军的两个连。
面对超高强度的轰炸和敌军的大规模进攻,一个白天之后,上甘岭大部分阵地被美军按计划攻占。
按这个趋势,只要美军再有一个白天就能攻占上甘岭所有高地,但前提是他们能撑过一个夜晚。
起初上甘岭战斗只是一场人数很有限的小规模战斗。
但正值停战谈判期间,此时的任何一场战斗的胜负,无论大小都将影响谈判桌上的同志能否占据有利的谈判条件。
所以上甘岭不能丢,哪怕被敌人占去了也只会是暂时的。
夜晚敌军的视线不明,炮火打击既没有明确目标,又很容易误炸自己人。
当晚十五军就组织了四个连的战士去反击,其中诞生了一位一级战斗英雄,也是特等功臣,135团7连2排排长孙占元。
当晚七连战士组织反击的时候,观察手发现敌人正在改造阵地,用沙袋垒起了一座小型防御圈。
因为反击的时候战士们要从下往上进攻,敌人占据的高地势和火力优势,会在照明弹下给战士们造成巨大伤亡。
反击没有纸上说的那样一到夜晚就能夺回阵地那么容易,战士们只能组织突击队,按照敌人发射照明弹的规律发起迅速突击。
战斗激烈到七连的连长和代理连长都牺牲了。
孙占元临危受命成为代理连长指挥战斗,他指挥爆破组迂回到敌侧背,连续爆破打开通道,他自己也带领一个由八人组成的突击队,以牺牲四人的代价夺取了第一个火力点。
其中名叫易才学的战士带领剩下的两名战士用爆破筒去炸掉敌人剩下的火力点,孙占元则用缴获的敌人轻机枪掩护他们。
掩护中孙占元的双腿被敌人的子弹扫断了,但就是在双腿尽废的情况下,他用爬的爬到易才学占领的第二个火力点,继续掩护易才学爆破剩余火力点,为其他战友冲上阵地创造条件。
在几位视死如归的战士紧密配合下,他们炸掉了第三个火力点,但此时的敌人也已经组织起了反扑。
孙占元和易才学分别占据两个火力点,用敌人的机枪形成最基础的交叉火力扫射敌军。
其中孙占元是靠着来回爬行,分别操控两挺机枪扫射不同位置敌军的。
他们接连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八十余人。
此时战斗到已经只剩了他们两人,可就是这样他们还打退了敌人,有条件也付诸行动要去打掉第四个火力点。
但就在这个时候,敌人也摸黑从侧面冲上了阵地,敌人距离太近,双腿断了的孙占元来不及爬到另一边扫射敌军了。
他只能躺在地上装死,等敌人靠近后拉响了早已准备好的光荣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最后易才学打掉了四人第四个火力点,减轻被敌火力压制的战友们也终于冲了上来。
这一晚,志愿军成功收复所有白天被敌军攻占的阵地。
战后孙占元被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特等功臣,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一级国旗勋章。
易才学幸运地活了下来,并将这段极度惨烈的战斗事迹传回了团部。
志愿军总部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二级国旗勋章。
但这样的战斗,这样的英雄,还仅仅是上甘岭战役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