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带一提,在宋仁宗赵祯这个小儿子出生之前,宋真宗赵恒也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这辈子就要没有儿子了,于是,他选择从宗室中过继了一个儿子来自己膝下,而这个人选,正是宋英宗赵曙的生父,宋真宗赵恒的侄子,赵允让。】
【当然,赵允让的剧本在前半段和宋英宗一模一样,进了宫中,接受抚养;过了一段时间,皇帝真的生出了一个儿子,然后他就被放回了家中……只不过,和宋英宗面对的情况不一样的是,赵祯立住了,没有夭折,成为了太子,所以赵允让并不需要经历在这个漩涡中长久打转、最后又被拉回来的过程。】
【以及,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而非儿子——北宋的皇帝都是宋太宗赵光义的血脉;而到了南宋,情况又正好相反,南宋的皇帝大都是宋太祖的血脉。】
“这宋朝皇室可真是……”各个时空的百姓们看了这么一大堆关于宋朝皇室的内容,都自觉自己的语言水平着实有限,一时间根本说不出来什么话。
最多,也只能像是这样道:“这可真是,事情挺多的哈,无子,早逝,过继,兄终弟及……这怎么什么事情都有?!”
这话,虽然简单直白,但确实是诚实地代表了众人的心声。
可不就是怎么什么事情都有吗?
皇帝无子——在总共九个皇帝,啊不是,七个皇帝,还没有讲第八个皇帝和第九个皇帝的子嗣情况——之中,就能够发生两次。
一个是宋仁宗,一个是宋哲宗,一个是几十年都生不出来一个立得住的,一个是英年早逝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生过但总之最后结果是没有……
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确实是有些高了。
况且,宋仁宗和宋哲宗严格来说还不是完完全全的一脉,宋哲宗还是宋仁宗过继过来的宋英宗的孙辈。
此外,还有一个宋真宗,生了五个儿子,还真的就剩下一个宋仁宗长大成人了;同时,连女儿也没有活下来,这个也是差一点就真的要过继了!
“不过,这么看来,那宋英宗和他生父还真是运气,呃,不太好啊。”另有人评价道。
虽然理论上来说,被皇帝过继,怎么讲也不应该是一件坏事儿——那可是皇子,那可是皇位!
但,这种过继也要分情况嘛。
就像是宋英宗当年的情况,以及他的生父所面临的情况,那还真的是被选中过继并不是一件美事儿,说是倒霉也不为过。
只不过,宋英宗最终还是被真正过继,立为太子,登基称帝,算是给自己大半人生的这种皇子旋涡斗争一个还算好的结局——虽然英年早逝,在皇位上也没有几年,但好歹是皇帝了啊!
而宋英宗的生父,最终没有得到这样的结果。
“可是一定要说的话,那宋英宗的生父当年面对的情况也比宋英宗好啊,”也有人觉得宋英宗和他生父不能这么算,“宋真宗生下宋仁宗之后,宋仁宗就立住了,朝堂上就不会有人再揪着过继这件事情不放,那宋英宗的生父也算是松快了;但是宋仁宗生不出来,一直没有儿子,那宋英宗就会被一直揪着不放……”
这很难说谁当时的日子好过,也很难说宋英宗最后的这个结果是不是他所想要、并且满意的。
“嗐,咱怎么能知道人家这种天潢贵胄到底是怎么想的,咱跟人家根本不一样。”最后,有人直接中止了这个话题,转而开始说起了其他的:“所以为什么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而不是儿子?那宋太祖也不是没生出来儿子啊?”
这件事情确实让许多人都不能理解。
宋太祖要是像是宋仁宗那样没有儿子也就算了,没有儿子,自己的亲弟弟,还是一起打天下的弟弟,那当然是要给弟弟的——有关系好的亲弟弟,谁会给宗室?反正亲弟弟也不可能不祭祀自己这个太祖皇帝啊。
但是,宋太祖他不是没儿子,虽然他儿子也不多,但是他是有的!
他有儿子!
有儿子,为什么还要把皇位给自己的弟弟?
就算儿子比较小,不能立刻亲政,那也不是不能让亲弟弟以及其他人辅佐一二……
总而言之,有自己的亲儿子,一般情况下,谁会把家业给自己的弟弟继承?
虽然不是没有人选择了弟弟而不是亲儿子——但这完全是少数中的少数,稀罕中的稀罕,不少人一辈子都不能见着一例的。
“难道真的是因为宋太祖的儿子太小了,怕镇不住这个天下,镇不住手底下的军队和大臣,所以宋太祖才选择了自己的弟弟?”有人试图从合理的角度进行推测。
如果说宋太祖的儿子年纪太小太小——这也不是不可能,如果他早年生的儿子都给夭折了,就像是后面的这些个宋朝皇帝一样,只有后来生下来的儿子才站住了,那他担心自己的儿子压不住大臣,镇不住天下,所以选择了自己的亲弟弟,也不是不可能,也不是说不过去。
毕竟,这可是刚刚开国的时候,天下初定,但是同时,什么情况都可能冒出来。
这个时候,确实需要一个稳定的、强势的、让人能够信任并且不敢触霉头的皇帝来镇压这个天下。
否则的话,总会有人心里面有些别的想法,并且在觉得皇帝好欺负的时候付诸行动的。
这个观点显然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同:“确实,而且如果他的儿子年纪不大的话,那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在日后给夭折了……反正宋朝皇室,这种情况也不少。”
没错,这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风险。
假设儿子年幼,目前确实是立住了,但是谁能保证以后呢?要是宋太祖的儿子现在五六岁,七八岁,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在十多岁的时候给早亡呢?
谁也不能保证。
这样一来,宋太祖选了自己的弟弟而不是儿子,确实很有理由。
但,这也是他们的推测。
“如果宋太祖的儿子年纪并不是很小,已经到了能够理政的年纪,那宋太宗的登基就很……”对于另一种可能性,有人一边说一边挤眉弄眼。
所有人都能够领会他的意思。
如果宋太祖的儿子已经能够理政,年纪不小,而且,甚至还有了孙辈,那宋太宗这个弟弟为什么会登基,就很有说头了。
这种情况下,一般的人都不会放着自己成年的儿子不选,选择自己弟弟的,哪怕那个弟弟和自己的关系很好,兄弟情谊深厚。
事关家业,弟弟也不会比儿子更亲,一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