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章 年末
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在稳婆身上,皇上极力克制自己激动的心情:“惠妃如何?”
稳婆也是个会来事的:“回皇上,惠妃娘娘平安,小皇子虽说是早产,但身体康健,只需好好养着即可。”
听到沈眉庄生下皇子后,黑夜似乎也掩盖不住一些妃嫔的神色,太后自然知晓她们的心思:“马车的事,哀家要知道来龙去脉,惠妃早产,这两个月内免去一切请安,闲杂人等不得探望。”
宜修心里明白太后指的是自己,心里的不甘油然而生。
——景仁宫
“好不容易除了一个甄嬛,又来一个沈眉庄,还有一个华妃,本宫看这后宫早晚是她们的了。”宜修毫不掩饰自己眼里的狠厉。
“有皇子又如何,娘娘还不是唯一的皇后。”祺嫔奉承道。
“是啊,娘娘就不要太过担心了,一个沈眉庄而已。”福嫔也跟着应和。
“你们懂什么,本宫此次去甘露寺就是要看到甄嬛生不如死的样子,别人看不出来,本宫知道皇上心里从未放下过她。”
“既如此,那娘娘何不除了她?”福嫔试探的问道。
“有些人,有些事,比起死,更消磨一个人的心志。”安陵容平静的说道。
宜修赞赏的看了一眼安陵容:“和嫔果然聪慧。”
“娘娘,惠妃有太后护着,娘娘是不宜动手的,这宫里的孩子生下来难,长大更难,往后路还长,娘娘不如先让对方放松警惕,终归这后宫是娘娘做主,娘娘等的只是时间而已。”安陵容垂眸。
“好,本宫就等!”宜修更加满意的看向安陵容。
——养心殿
康禄海抱着一个小包袱等在苏培盛出宫的路上,一看到苏培盛之后连忙小跑过去。
“苏公公好!”康禄海奉承道。
“康禄海,你这是做什么?”
“苏公公,这不惠妃娘娘生产了吗,奴才想告诉莞妃娘娘一下,这里还有些东西,想劳烦苏公公捎过去,还有槿汐姑姑她们,天气寒冷,奴才想劳烦苏公公给送些棉衣。”康禄海试探性的看向苏培盛。
“本公公知道了,你以后少来养心殿!”苏培盛“瞪”了康禄海一眼。
“等一下,苏公公,奴才还有个事情。”
“说!”
“能不能劳烦苏公公再送些炭火呢?”
苏培盛没有搭理康禄海,三步并两步的朝宫外走去。
——永和宫
太后日日都派竹息前来探望,皇上也是一批接着一批的赏赐,沈母看着沈眉庄精神尚好,完全没有生产后的疲惫,只是眼里的韧劲却隐藏不住。
“眉儿,好孩子,你是有什么心事吗?”沈母关怀道。
“额娘,从前女儿看淡了这宫里的争斗,看透了皇帝的宠爱,女儿也以为自己只是家里的期望,直到今日,女儿才明白,这宫里,不是你不想争就不能争的。”沈眉庄只有看向七阿哥的时候眼里才有些温柔。
“额娘放心,女儿不会有事的,女儿只是想变得更强一点,强到能护住我的静和、月儿、弘晨和这个孩子,能让我的嬛儿不再受尽折磨。”
“眉儿,你这是什么意思?”沈母连忙看向窗外,采月和采星也走到不显眼的地方守着。
“无论是哪个阿哥登基,都是一样的,只有弘晨或者这个孩子,才能救我的嬛儿于水火之中,才能不让月儿和静和走向和亲之路。”
“从前是母亲让我争,如今女儿要自己争。”
沈母心疼的摸着沈眉庄的头:“好孩子,累了就在额娘怀里睡一觉吧,额娘替你守着。”
——甘露寺
苏培盛刻意从山上绕去甘露寺,身边的小书童提着一篮子炭火,他特意选了个念经的时间来到了甄嬛住处。
一股呛鼻的浓烟袭来,苏培盛忍不住咳了几声,崔槿汐拿着扇子回头,脸上的灰还来不及擦去:“你怎么来了?”
苏培盛连忙接过来崔槿汐的扇子,并让书童扑灭炭火:“这种炭怎么能取暖呢?”
“今时不同往日,甘露寺的姑子们受了皇后娘娘指示...”
“这是康禄海给娘娘的炭火和厚衣物,你拿好,里面还有双棉鞋,是我找人给你做的,你去试试。”
“多谢苏公公。”崔槿汐感动的说道。
“你我都老相识了,还说这些做什么!”
“你来这一次也就罢了,如今天寒地冻,雪天路滑,你这样的身份和地位,实在不宜...”崔槿汐的眼里有些湿润。
“你放心,我不为难你,你就全当康禄海让我送来的,或者是为了莞妃娘娘吧。”苏培盛心疼的看着崔槿汐,他此刻唯一的心愿就是让面前的人不再受冻受苦。
转眼间到了七阿哥满月的日子,七阿哥赐名弘昕,寓意朝气蓬勃,弘昕也是个皮实的,只是眉宇间不同弘晨的伶俐,多了些正气。
静和和弘晨就像是连体一样,如今静和几乎一天都在寿康宫,太后最喜欢这个孙女,自然是宠着的。
年世兰也是恢复了华妃娘娘的气势,当真是满蒙八旗不如华妃娘娘万分之一,年世兰这一张扬,宫里的莺莺燕燕似乎都失去了颜色。
万寿节,皇上看着一屋子的妃嫔和孩子,内心说不高兴都是假的,只是热闹之余难免有些苦闷,一杯又一杯的喝着敬酒,却感到一丝落寞。
“皇兄这是在想皇嫂吗?”果郡王跟着皇上来到了倚梅园中,红梅年复一年的盛开,身边的人却不在。
“那年,朕就是在这里和嬛嬛相遇的,纯元也是最爱红梅,只是她们都离朕而去,除了你,这宫里,朕竟然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皇兄当日曾对臣弟说过一句话‘与其相见,不如怀念’,臣弟那时候就在想,与其怀念,不如相守。”
“哈哈,朕也想啊,可是...”
皇上的话还未说完,苏培盛的声音为这一年画上了句号:“恭喜皇上,瑞贵人已有一个月身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