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牧远桥看出野心,楚昊一点也不意外。
男人嘛,有几个不想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
不想的,那是没能力。
有能力干嘛不上?
有病!
有些人活着是比烂,那是对生活失去了心气儿;
有些人活着,比的则是形势。
形势于我有利则选,形势于我有害则弃。
都是有野心的人,把他和赵天命放在一起,牧远桥会选谁,不言自明。
只是,让楚昊没有想到的是,经过大半天折腾,年过半百的牧远桥,竟然一刻也等不得,选择在黎明前最黑暗这一刻返回了南夏……
楚昊借着牧远桥前来质问一事,故意在国师府大闹一场,自然是为了进一步打消赵天命对他的疑心。
毕竟,对赵天命这样的老狐狸来说,一切过于合理,就是不合理。
明明知道被他戏耍离间了,还不生气,不是心里有鬼是什么?
所以,他并不担心赵天命会对他不利。
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争取时间!
为此,他光明正大的带着赵天命前往工匠城,当着对方的面让工匠们改进工艺,打造出投送距离更远的投石机,以便将来除去赵天命的机率更大一些!
同时又从女帝那里要来了十妾室,专门为他加紧生产更多的霹雳弹。
因为,按照他的预计,最多五到七天,之前他预埋的先手应该就会行动,首先铲除赵永生。
赵永生是赵天命唯一私生子,只要他一死,赵天命必然陷入疯狂,行事再无顾忌,庆帝那个傀儡再也没有留在世上的必要了,一定要亲自返回大庆掌控局势,并加紧率军东进,完成一统天下的霸业。
那时,将是他和女帝并肩讨伐赵天命的终极对决!
清晨,早朝大殿上,百官就位,唯缺一人。
看着楚昊所在空荡荡的位置,群臣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国师赵天命身上。
没办法,昨天下午那场闹剧风波影响实在太大了。
当朝国公与国师同是女帝身边近臣,倍受恩宠,平时关系又不错,结果楚昊居然公然闯入国师府,大骂赵天命为老匹夫。
具体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
不过,从楚昊离开国师府时那气呼呼的表情来看,两人的隔阂不是一般的大。
对此,吏部尚书方承运心情最美了。
以往,无论是与大庆帝国结盟,还是对待赵永生封侯一事上,楚昊和赵天命向来一唱一和,打得他措手不及。
现在好了,两人闹掰了。
好事儿……
赵天命仿佛没事儿人一样站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
不过女帝却没有放过他的意思。
“昨天傍晚,安国公派人向朕请假,因身体不适请假两天,国师,你可知是何原因?”
赵天命无奈出班施礼,“老臣……不知。”
“呵!”女帝毫不留情的冷哼一声,“昨天发生在国师府的闹剧,在京城传得无人不知,堂堂当朝国公光天化日之下闯入你府里,如泼妇骂街般口无遮拦,国师就不想解释一下吗?”
“这个……启奏陛下,老臣和安国公之间只不过发生了一点小误会而已,可惜安国公当时情绪激动,根本不听老臣解释啊。”
女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语气再次加重,“昨天安国公才在大殿上替无敌侯说了不少好话,结果还不到半天时间你们之间就闹出这么大的风波,真是令朕大开眼界啊。
朕依稀记得,安国公曾在长山郡说过一句话,我大隋立国最值得自傲的根基,就是君臣同心,重情重义。
朕不想看到殿内同僚因为一些小事而怀私怨,继而影响朝廷团结,还望国师与诸卿共勉!”
这番话明显是说给赵天命的。
赵天命只能硬着头发回道,“老臣遵旨。”
“好了,诸卿,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女帝话音刚落,就见兵部尚书余良平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臣昨夜刚刚接到边关急报,北燕皇帝卫麒麟率军攻打南夏桦州不利,已与日前突然撤军返回燕京。
如此一来,臣恐长山郡方向战事可能会受到影响,还望陛下三思。”
“嗯?”女帝闻言秀眉微蹙。
阿依莎一死,卫麒麟撤军并不意外。
只是,她没想到,消息这么快就传了回来。
这件事又与赵天命有着密切关系,一旦引起他的警觉,派人过去调查,会不会影响到楚昊的计划呢……
这样想着,女帝下意识的把目光投向了赵天命身上。
只见赵天命脸上并没有太过明显的波动,这让她更加心里没底了。
“国师,朕记得你曾说过,北燕一定会出兵攻打南夏的。
朕也正是听信了你这句话,这才同意与大庆帝国结盟,共同出兵攻打契丹的。
如今北燕突然撤军,一旦反过来配合契丹人对我大隋出兵,又该如何是好?”
方承运顺势站了出来,“启奏陛下,北燕多年来一向依附契丹,连年称臣纳贡,如今我大隋已经交恶契丹,北燕又是我大隋死敌,必定会联合契丹向我大隋施压的。
因此,臣建议应该马上传旨长山郡,立即停止攻打契丹,全力回防,以防北燕随时大军压境!”
赵天命闻言摇头,“陛下不可。老臣虽然不知北燕为何会突然停止攻打南夏,稍后会派人深入燕京调查一番。
不过即便如此,陛下也不必担心。
北燕本就实力不济,就算有心帮助契丹,也不过螳臂挡车而已。
他若真敢来,老夫愿亲自领兵,趁势消灭北燕!
老夫还是那句话,放眼天下,契丹异族才是我大隋的真正心腹大患,既然选择了进攻,就不宜轻易改弦易辙,以免有损军心。”
楚昊不在,女帝未免有些不太习惯,沉思片刻,看向慕容药师,“辅国公觉得呢?”
“回陛下,长远来看,臣赞同国师的意见。”
女帝点了点头,“既然如此——”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奏报。
“启奏陛下,大庆帝国使臣殿外求见。”
女帝闻言下意识看向赵天命,见他表情似乎也挺意外的,这才传旨,“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