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第六天,饰服之旅的一千三百八十九天。小陈像往常一样,奔波在路上,此刻正趁着等待顺风车乘客的间隙,在车里稍作休息。手机屏幕上,顺风车订单显示着目的地——K城市。小陈一边等待,一边望着窗外A城市的风景,赶着小伙伴们返向旅游同时,这座城市也渐渐有了热闹的气息。
在 A 城市繁华喧嚣的街道上,小陈已经漫无目的地闲逛了整整两个小时。他一边焦急地等待着预约乘客的消息,一边欣赏着这座陌生城市的风景和熙攘人群。就在他几乎要失去耐心的时候,手机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出两条新的订单信息。
小陈精神一振,迅速按照导航指引赶到约定地点。不一会儿,便迎来了两位客人。他们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满脸疲惫但又难掩兴奋之情地上了车。待客人安置好行李坐稳之后,小陈微笑着向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轻踩油门,车子缓缓启动,正式踏上了返回 K 城市的路途。
车辆很快驶进高速公路入口,一开始道路还算畅通无阻,小陈心情也随之轻松起来。然而没过多久,前方就开始出现一些小型的交通拥堵状况。不过好在这些拥堵都只是短暂的,并没有对行程造成太大影响。
小陈时不时通过后视镜观察车内情况,并与客人闲聊几句以缓解气氛。不经意间,他的目光扫向对面的高速路时,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对面车道上排起了一条长长的车龙,密密麻麻的车辆仿佛看不到尽头。相比之下,自己所在的这一侧简直可以算得上是无比幸运了。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小陈始终保持专注驾驶,小心避开可能存在的危险路况。大约经过三四个小时的漫长车程后,熟悉的 K 城市轮廓终于出现在视野之中。小陈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感,他知道这次旅途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最终,车子稳稳停在了指定的下车点,小陈热情地帮助客人卸下行李,并与他们友好道别。看着客人渐行渐远的背影,小陈感到既满足又欣慰,随后驾车离去,准备迎接下一次未知的旅程。
然而,小陈那匆忙的脚步却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他刚刚完成了一项紧急任务,甚至都来不及喘口气,就又马不停蹄地钻进汽车,向着吴兵所在的乡下疾驰而去。
原来,今天对于吴兵的家乡来说,可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日子——一年一度的年例!这个年例可不是普通的节日,而是当地传承已久、备受重视的传统佳节。在这一天里,整个乡村都会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人们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摆起丰盛的宴席,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前来欢聚庆祝。街头巷尾弥漫着美食的香气,孩子们嬉笑打闹,大人们则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分享着一年来的喜怒哀乐和丰收的喜悦。而小陈之所以如此急切地赶往那里,正是因为他与吴兵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这个独特节日的好奇与期待。。年例,起源于明朝,相传当时倭寇肆虐沿海地区,百姓为了抵御外敌,组织起了大规模的民间活动,祈求平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活动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年例,成为了集祭祀、宴请、娱乐为一体的盛大节日。
当小陈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吴兵的家乡时,他惊讶地发现这个原本宁静祥和的小村子此刻竟然变得热闹非凡!只见村口处彩旗飘扬,五颜六色的旗帜在微风中欢快地舞动着,仿佛在欢迎每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而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更是此起彼伏,响彻云霄,让人不禁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喜庆氛围。
走进村子,小陈看到小强正站在人群中,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不远处,张敏也微笑着向他招手示意。还有张姐,她穿着一身鲜艳的传统服饰,显得格外精神焕发。芙清则静静地站在一旁,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般清新脱俗。宋茜和丁一、丁二兄弟俩也都早早来到了这里,他们彼此交谈着,时不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众人见到小陈后,纷纷迎上前去,一时间问候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情地寒暄起来,询问着彼此最近的情况。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喜悦与期待,仿佛这场聚会是他们期盼已久的盛事。
吴兵满脸笑意地迎上来,“小陈,你可算来了,就等你开席了!”众人簇拥着走进院子,院子里摆满了桌椅,桌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菜肴。
年例的宴席可是重头戏,菜品丰富多样,极具地方特色。首先上桌的是白切鸡,这鸡选用的是当地农户自家散养的走地鸡,肉质鲜嫩,皮黄肉白,搭配特制的蘸料,入口爽滑,原汁原味。紧接着是清蒸海鲜,新鲜捕捞的虾、蟹、鱼等,简单清蒸,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海鲜的鲜美。还有那道梅菜扣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梅菜的香味渗透到每一块肉里,让人回味无穷。
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大家也没忘了聊聊各自的近况。小强兴奋地说:“我今年在外面打工,学了不少新技术,明年打算自己创业,说不定能闯出一片天!”张敏则分享着她在城市里的见闻:“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不过也确实有很多机会,我打算继续在那里打拼,提升自己。”
张姐嘴角挂着一抹和蔼可亲的微笑,轻声说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有着一往无前的冲劲,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啦!不过呢,在努力拼搏奋斗的时候,可千万别忘记时常回家去探望探望哟。要知道,家中的老人们可是天天都在望眼欲穿地盼着你们归来呢。”
芙清听后,连连点头,表示十分认同张姐的话,她感慨万分地回应道:“可不是嘛,张姐您说得太对了!每到过年的时候我回到家,一推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父母那满是欣喜的笑脸。那一刻,我心里真的特别温暖、特别踏实。顿时就感觉自己在外面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是完全值得的呀!因为只要能让他们开心快乐,一切付出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宋茜眨巴着她那灵动的大眼睛,满脸好奇地望向吴兵,轻声问道:“这年例呀,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呢,不过我想知道,除了一起吃个饭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些其他特别的活动呀?”
吴兵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他眉飞色舞、兴致勃勃地开始给宋茜详细介绍起来:“哈哈,当然啦!等咱们吃完这顿饭之后啊,村里马上就会举行一场盛大的游神活动哟!到时候,大家伙儿都会齐心协力地把神像给稳稳当当地抬起来,然后就在整个村子里热热闹闹地巡游一番呢。这个游神活动可是有着非常美好的寓意哦,它象征着神明会一直庇佑着咱们,让咱们在崭新的一年当中能够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满满当当的呢!而且呀,在这支巡游的队伍里面,还会有精彩绝伦的舞龙和舞狮表演呢,那场面别提有多壮观、多热闹啦!”
丁一和丁二这对兄弟此刻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期待,他们满脸兴奋地说道:“哎呀呀,要知道我们哥俩儿打小的时候啊,就特别痴迷于观看舞龙舞狮表演呢!每当有这样精彩绝伦的演出时,咱们总是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那场面简直太震撼啦!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巨龙在空中翻腾飞舞,
吃完饭后,众人随着人流来到村子的广场,准备观看游神和舞龙舞狮表演。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孩子们兴奋地在人群中穿梭,大人们则一边聊天一边等待。
没过多久,一支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游神队伍便缓缓映入人们的眼帘。只见走在最前方的是几位身材魁梧、孔武有力的壮汉,他们正齐心协力地抬着一尊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的神像。这尊神像身披五彩霞衣,头戴华丽宝冠,面容庄重而慈祥,仿佛正在俯瞰着世间万物。
紧跟其后的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锣鼓队,队员们身着统一的服饰,精神抖擞地敲击着手中的锣鼓乐器。那欢快激昂的节奏犹如万马奔腾,又似春雷滚滚,响彻云霄,让整个场面显得热闹非凡。
再看那些簇拥在队伍周围的村民们,他们一个个神情肃穆,手持香火旺盛的香烛,毕恭毕敬地跟随着游神队伍徐徐前行。每个人的嘴里都念念有词,或轻声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或衷心祝愿家人
平安健康、幸福美满。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神明的敬畏与虔诚,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和恩赐。
紧接着,舞龙舞狮表演开始了。只见一条金色的巨龙在舞龙者的手中上下翻飞,时而盘旋,时而腾飞,仿佛要直冲云霄。舞狮的表演者也毫不逊色,他们模仿着狮子的各种动作,或跳跃,或翻滚,憨态可掬又不失威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们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小陈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心中不禁涌起了万千感慨。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人们总是忙碌于工作和生活的琐事之中,脚步匆匆,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不断向前奔跑。然而,就在这片喧嚣与繁华之间,年例这样古老而又珍贵的传统习俗却宛如一根坚韧无比且无形的纽带,默默地将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们的心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无论他们在外面闯荡得多么遥远,飞得多么高远,只要那一年一度的年例之期来临,那份深藏心底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便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汹涌而出。于是乎,他们纷纷想方设法,排除万难也要踏上归家的路途,只为能够及时赶回家乡,与久别的亲人和挚友再度欢聚一堂,共同沉浸在那份浓郁醇厚的乡情之中。
此时此刻,小陈望着周围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笑脸,听着那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美食香气,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传统习俗所蕴含的强大魅力和深远意义。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聚会,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份
年例的传承,不仅仅是一种习俗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寄托着后代子孙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逐渐成为传承的主力军,他们在年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将这份热爱传递给下一代。
就像吴兵,虽然常年在K城市打工,但每年都会提前安排好时间,回来筹备年例。他说:“年例是我们家乡的根,我们不能把它丢了。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也能记住这份传统,无论走到哪里,都别忘了自己的根在这儿。”
随着夜幕的降临,年例活动也渐渐接近尾声。大家在欢声笑语中道别,各自踏上回家的路。小陈坐在车上,望着车窗外逐渐远去的村庄,心中满是温暖和感动。这个年例,不仅让他品尝到了家乡的美食,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更让他深刻地理解了年例这一传统习俗的意义和价值。
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生活多么忙碌,小陈都知道,只要年例的钟声响起,他就会毫不犹豫地踏上归乡的路,回到这片充满温暖和回忆的土地,与亲朋好友相聚,共同传承这份独特的文化瑰宝。因为,年例,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灵魂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