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说了,大小姐您身上带着脏东西,不宜入内,且先等等,扫除脏东西后再入府。”
婢女嫌弃地看了一眼衣着简朴的姜皎月,仿佛在鄙视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
“哪儿有鬼?”
姜皎月的眉头紧皱,瞅瞅自己四周。
京城的鬼魂是不少,可他们跟自己还不熟,照理说还不会找她帮忙了结心愿。
更不敢缠在她身边,眼前这婢女并无阴阳眼,懂了,他们说的是她。
她身为茅山派第十六代传人,秉承师门祖训,替人解卦消灾。
超度冤魂,引归路,如今身负功德,这帮人却说她身染晦气,要驱一驱。
真是可笑!
十二年了,有些账,真该和自家的恶毒祖母算一算。
当年,因为讨厌自己,她将年仅三岁半的自己,药晕扔进泔水桶。
丢到城外湍急的河中,她九死一生侥幸捡回一条命,这些年对外宣称她死了。
不仅阻止大哥寻她,还在寻到她后,放出风声,让有心人半路截杀自己。
她喜欢礼尚往来,又是个孝顺的,岂能不回来添堵?
姜皎月冷着脸,正欲说些什么时,不远处有马蹄声响起。
“夫人和二小姐回来了!”
门口当值的小厮和婢女见着,连忙过来迎接,忽略了站在门口的姜皎月。
小厮放好矮凳,婢女掀开帘子。
里面走出一个穿戴讲究的姑娘,穿的是上好的布料,阳光照耀下,衬得女子更加贵气。
“母亲,您慢点。”
她走下马车,轻蔑地瞥了一眼姜皎月的位置,眼底划过一抹嫉妒,然后若无其事转身去牵马车内的人。
下一秒,一个美妇人走出来,她看起来有些憔悴,但目光温柔。
“楚楚,再过几日就是你及笄的日子,咱们今天准备的东西,可若还有什么缺的,回头差人去买。”
“谢谢母亲今日特地陪我,您也乏了吧,我送您回去歇着。”
两人在门口就一副母女情深的样子,姜皎月看着心里一痛,这是她的亲生母亲,卫昭,卫氏。
她丢了这么多年没有好好找,却对另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姑娘这般疼爱。
但这点酸涩来的很快,瞬间消散一空。
姜楚楚打着伞,挽着卫昭的手臂就往里走,侧身挡住了姜皎月所在的方向,二人对周遭的一切看也不看。
姜家门口的家丁婢女瞧见她被冷落,顿时心里有了计较。
不受老夫人待见,与主母更是分别十几载,主母膝下的养女胜过亲生,她往后想在府上立足,怕是挺难。
此时,姜楚楚身边的婢女注意到了她。
面色带着不喜和傲慢,立刻驱赶她,“你是谁家姑娘,站在别人家门口做什么?挡路了。”
“你猜?”
听到声音,卫昭侧过头猛地看过来。
温柔的脸庞上满是震惊,她下意识挣脱了姜楚楚挽自己的手。
“你是......皎皎?”
三两步来到姜皎月的面前,只是一眼她便认出来,这是自家的亲生女儿。
她十月怀胎生下来,且养在身边四年的孩子,也是丢了十二年的女儿。
失而复得的喜悦,让她激动地伸出手。
然而姜皎月却下意识后退了一步,避开了她的亲近。
卫昭僵在原地,旁边的姜楚楚眼底划过得意。
“母亲,是姐姐回来了吗?果真是跟母亲长得很像呢。”
她亲热地挽着卫昭,无辜的眼神打量着姜皎月。
“阿姐总算是回来了,对了,怎么就你一个人呢,去接你的家仆呢?”
姜楚楚是故意这么说的,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姜家老太太压根就没有去接她。
看着某人幸灾乐祸的模样,姜皎月心中冷笑。
面色却不喜不悲。
“哦,没见着,大约是死在路上了。”
卫昭跟姜楚楚都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她会这般开口。
“阿姐,你是自己走回来的吗,从临川到京城里的路可不平静,匪患猖獗,你一个姑娘家,没受委屈吧?”
姜皎月似笑非笑地望着姜楚楚,清润通透的眸光,看得她心虚。
好似自己的小九九在对方面前,一览无余。
“你似乎很希望我有事儿?”
“不,我没有,阿姐你怎么能这么想我。”
姜楚楚错愕片刻,立刻装起无辜和委屈。
“我和母亲得知你的下落后,日盼夜盼,就等着你回来呢。”
此刻的卫昭似乎也已经回过神来,她的眼中含着泪。
“皎皎,回来就好,走,跟娘回家。”
女儿被人拐走时还不到四岁,从小长得瘦弱,只到大人膝盖高一些。
没想到现在都长这么高了,就是瘦弱了些,也不知道这些年是怎么过的。
姜楚楚故作亲昵,“阿姐,你的院子我跟母亲已经早就收拾好了,我带你去瞧瞧。”
分明她才是这个家的外人,但却仿佛自己是主人一样。
姜皎月没有多言,收起油纸伞,避开了她挽自己的手臂。
三人刚还没到门口,一名老者率先走出门,他身后还跟着一帮婢女小厮。
他们手里有端着火盆,铜镜,桃木,柳条等东西,排成一排。
姜皎月瞥了一眼,这些物品可用以驱邪,但若做事之人,心存杂念,心术不正,此物也发挥不出丝毫作用。
“老奴见过夫人。”
管家老洪随意地行了一礼,给了婢女和小厮们一个眼神。
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东西,东西延伸到府内,他们站在两侧,并排成一排。
卫昭看着他们手里拿着的东西,眉头蹙了一下,“你们这是做甚?”
“老夫人说了,给大小姐接风洗尘的”老洪理直气壮。
不屑的目光打量了姜皎月一番,长得倒是好看,不过就像是老夫人说的那样,一副将死之人的模样。
晦气!
姜楚楚挽着卫昭的手臂,“母亲,今天光顾着逛街,我差点儿忘了告诉你。”
“祖母之前提过,阿姐流落在外,必定是经历了九死一生才得以脱险,说待到她回家,必好好去一去这霉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