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达听着女儿的解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他也掏心掏肺的说道:
“婉儿,在没有换花轿前,爹是有点偏心他们俩。那时候也是生气你外婆、外公经常来咱们顾府。每次来都把爹骂的灰头土脸的,爹也不敢反驳,爹害怕被你外公揍。”
“自然,也就和你娘生分了。”
“自从换花轿后,爹越来越偏心你们姐弟俩了。自然也对你娘更好了。”
“想到顾思芸还一直不承认自己的错,爹就生气。前段时间,她还以为桓王就要当太子,做皇帝,要封她为贵妃娘娘了。”
“嘚瑟的又快放不下她了!”
“后来,听说桓王瞎了一只眼,把一切都怪在她身上,差点把她打死。还要把她儿子抢走,要放到桓王妃屋里养着。”
“唉!爹是又恨她,又可怜她年轻轻就要死了。实在是不忍心!”
“可是,爹知道不该开口。下朝后腿不由得就进了淳王府。”
“你们俩现在还没有孩子,等着有孩子就会懂爹的心情了。”
“顾思芸就是死,爹宁愿她死在爹的手里,也不想看她死在断头台上。”
楚慕声忙说道:
“岳父,你别说了。顾思芸上辈子也没有机会害我们俩。这辈子也就是在顾府时,她和思婉姐妹俩小打小闹,还真的不至于死。”
顾达赶紧感谢太子和思婉。
“爹知道你们俩,心地善良、大仁大义不和她计较。”
“爹觉得送她去找思源吧!你们觉得行不行?”
顾思婉看了楚慕声一眼,说道:
“爹,我们想一起了,就找思源吧!姐弟俩互相照应,爹也放心。”
“爹,顾思芸那个孩子咋办?”
“孩子就不要救了。若孩子也假死了,母子两人同时死了,会被别人怀疑的,说不定皇帝也会怀疑。”
”毕竟顾思芸的爹是我顾达顾丞相,她的妹妹还是太子妃顾思婉。很容易引起人们怀疑的。”
“再说,他是桓王的儿子,谁能保证他不会和他父亲一样,长大又给你们找麻烦呢?”
顾思婉和楚慕声互相看看,点点头同意了顾达的说法。
“行,都听爹的。让她在那里换个名字,千万不能再和桓王沾上边。慢慢想开了,有情投意合的再找一个普通人过日子吧!”
“那都是以后的事,现在能逃出去活命,还是因为有你们俩。不然就是痴心妄想。”
说好和顾思源联系好,就开始救顾思芸。
*
五天了,皇帝虽然经过御医院出名的大夫,治疗加针灸,效果还是不太明显。
勉强能下床解决大小便,还是不能稳稳当当走路。
有大臣上奏折,提议让太子楚慕声先监国。让皇帝专心养病,等着皇帝身体恢复了再临朝。
皇帝考虑了一天,觉得反正就剩下楚慕声一个儿子了,也没什么可选择了。
这个皇位迟早都得让小八坐,就先锻炼锻炼他吧!
皇帝把大臣招到御书房,下圣旨让太子暂时监国。
但是,前面要处死的那些人都必须处死。
程大将军提议,说把那些参与的主犯和从犯都处死。至于那些府里的下人,应该都不知情,发配苦寒地劳动吧!
太子楚慕声也忙说:
“父皇,就以程大将军的提议吧!那些下人其实真的很冤枉的。”
上次,太子提议没有株连九族。
那些被株连的人,在大街小巷给太子磕头,感恩太子的请求,救了他们的命。
太子楚慕声在民众中声誉越来越好。
皇帝沉思了一会说道:
“颁发一个告示,就说是太子楚慕声提议。那就推后十天行刑,赶紧抓紧时间审核,不能漏掉一个叛徒。其他被连累的人就发配边疆劳动吧!”
又有人问道:
“那些主谋的家属呢?”
皇帝突然有点生气,不觉提高声音:
“主犯府里的大大小小主人都处死,就是楚慕楠,不,赵慕楠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