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饶命,小人不是蛮夷,小人是我大隋……大唐河东人士!”
崔尧收起马槊,质问道:“你的同伴都奋不顾身,看着还有几分悍勇,你为何缩在最后?如此行径还敢说自己是唐人?不是假冒的吧?”
薛礼也连连点头:“我看这厮一看就油滑的很,不如将脑袋摘下来硝制一番,地上捡个好品相的头盔扣上,嘿,齐活!”
裴行检也表示同意:“军中有会篆刻的汉子,随便给他安个名号,刻个印玺,就说是城中将领也自无不可,看这厮相貌还算端正,想必能鱼目混珠。”
那人见三人当着他的面密谋他的脑袋,不禁亡魂大冒,此刻不仅裤裆湿哒哒的,就连脑门上也热气蒸腾,好似三花聚顶一般。
“大人且慢,且容小人禀报,小人祖籍乃河东汾西,只因家父随大隋皇帝远征高句丽,不幸溃败,从此陷落在这蛮荒地界。
好在家父少时曾随家中行商,会那么几句百济土语这才蒙混过关,至此只得落户安家在此地,我娘是个聋哑人,也没察觉我爹有什么不妥。
好在我娘去的早……”
“嗯???”
三人顿时惊愕,什么叫‘好在’我娘去的早?
“大人容禀,我娘曾是高句丽王族家的下人,不知犯了什么事,才被人刺破了耳膜,毒哑了嗓子,可我娘自幼就伴读诗书,多少还是有些家国情怀的,加之我儿时那几年,国内反唐情绪严重,我母亲即便身有残疾,也曾去官府举报过唐人谍子的。”
“行了行了,本官不耐烦听你这些陈年往事,我问你,城主呢?守将呢? 为何你等如一盘散沙一般只会到处躲藏,为何不组织抵抗?”
“回大人,我家主人在吊篮里就完犊子了,守将被天兵投射的怪异投石机砸死了,腔子都碎了……”
“谁问你家主人了,城主呢?”
“我家主人就是城主。”
……
薛礼摸着下巴说道:“所以城里现在无人指挥,所以无心抵抗?”
裴行检看了一眼那个下人,试探的说道:“要不你去取来你家主人的印玺,将溃兵收拢一下,也好让我等过过瘾?”
那人一阵错愕,这是什么活阎王的思路?
还是崔尧靠点谱,耐心的问道:“你叫什么?”
“小人崔九斤。”
薛礼用肩膀顶顶崔尧,戏谑道:“你们家的人是真能甩籽,哪也能碰上同宗。”
崔尧没有理会,直接吩咐道:“你去收拢溃兵吧,用此地方言将他们都劝出来,就说天朝上国无心与士卒、平民为难,此役是为了教训高句丽与百济的氏族而来。
让他们放下武器,接受收编,我等不仅不会随意杀戮,相反,跟着大唐走,好处享用不尽,岂不是比跟着边陲土王脸上有光?
快去吧,若是做的好,本官就给你一个追随我的机会!本官姓崔名尧,乃是清河崔氏正统嫡系,你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崔九斤福至心灵,连忙下跪道:“属下崔九斤愿为崔氏家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行了,去吧,能不能做个亲随看你的本事了,我家的家臣可不是那么容易当的。”
“喏!”
崔尧见崔九斤匆忙而去,便朝着身后打了一个呼哨,对着跟上来的一名骑兵吩咐道:“跟上,若有二心,可直接斩了,不需回报。”
崔尧吩咐完,带着薛礼与裴行检又绕着城池内墙扫荡了起来,受降归受降,自己的安危可不能寄托在敌人身上,所以在崔九斤没有完成任务之前,凡是遇见手持利刃之敌,无不斩于刀枪之下,无一例外。
“王七郎,你怎么这么慢?难道是爬进来的?”
崔尧等人快马绕着城郭巡游了一周才看见王七郎带着后队,灰头土脸的进了内城,不禁疑惑道。
王七郎阴阳怪气的拱手说道:“回大总管,炮击之下断壁残垣,辎重人马难以行进,我等不得清理出一条道路出来?”
崔尧知道此人在磨洋工,可话也说的不是没有道理,遂问道:“长孙呢?快把人弄进来,张贴安民榜文,排查百姓,收缴一切民用物资,包括粮米草柴,从即刻起,全城实行军管!”
“啧啧啧,刮地皮呀,这个我在行,何须长孙诠出手?要不我来?”
“你滚一边去,你是兵部的人,民事你少插手,小心有人奏你一本。”
王七郎闻言也不以为意,回头喊道:“把长孙大人请过来,告诉他干活啦!别缩在车里和大皇子下棋了。”
…………………………
崔尧带人从外城以圆周运动向内城扫荡,待走到城市中心之时,却见到一大片空地上跪满了一地的人,皆是双手背后,似有绳索捆扎。
边上那崔九斤卖力的将草绳截成二尺来长,两个下人模样的高句丽人熟稔的配合着将绳索捆在跪地之人的手上,而被缚之人毫无反抗之心,双手背后,还将手臂竭力向天上抬着,好方便人下手捆绑。
崔尧看着眼前的奇景,也是毫无准备,愣在当场。
“家主,家主,您可算来了,您看属下事办的如何?此地共有守军八百一十三人,皆是心向大唐之辈,还请家主检阅。”
“某可不是家主,某只是崔氏二房的嫡子……”
“都一样,都一样,迟早得事,吾观家主气宇轩昂,相貌堂堂,一看就是人中龙凤,您做不做家主还不是迟早得事……”
“停停停,拍马屁的话可以待会再说,这些都是你收拢起来捆住的?”
崔尧心说这人是个人才呀,手脚够快的,分开才不过一个多时辰。
“哪能呢,都是将士们互相帮助的,小人只是收了个尾。”
“……还真是顺民呐,你许了他们什么?他们这般乖巧?话说前头啊,要是你胡乱许愿,某可不认呐。”
崔九斤忐忑的问道:“家主,小人就是许了一人一贯钱的安家费,您看多吗?”
“多少?一贯???”
崔尧嗓音尖利了起来。
崔九斤哭丧着脸说道:“真不多了,再少属下怕将士们要哗变哩。提前说好,要给大唐的开元通宝,高句丽……蛮夷的铁钱可不作数。”
看着崔尧虎着脸不说话,崔九斤试探的说道:“要不我再和他们划划价儿?反正都捆起来了,出多少不是由咱们说了算?”
崔尧宕机了片刻,长出了一口气说道:“像你这等不要脸的人物,正是我崔氏家族急需的人才,欢迎你加入崔氏家臣的行列。把名字改了吧,以后就叫崔久津,长久的久,津津乐道的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