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苏巧兮二人约莫数十米处,便是陈稻以及陈家村的一众管事。
不过此时站在陈稻身边的却不是陈家村的管事们,而是数位应陈稻之邀而来的客人。
其中有郑青、徐智文、李青云以及两个陈家村村民比较陌生的中年人。
两个中年人穿着便装,可身上不怒自威的气质还是道明了他们的身份:官员。
个子稍高一些,身材偏瘦的中年人名叫章俊,是定军县的县令。
个子稍矮一些,脸颊偏圆的中年人名叫崔荣,是定坪县的县令。
也就是说,此时的陈家村,汇聚了太苍郡的四个县令以及郡守。
郑青望着田里金灿灿的麦子以及忙碌的农夫,眯着眼睛问道:“陈小友此次邀请我们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约莫五天之前,郑青收到了陈稻寄到郡城的信件,信上不仅邀请郑青前往陈家村商议事情,还特意强调让郑青带上定军县和定坪县两县的县令。
作为陈稻的盟友,郑青自然不会拒绝陈稻的邀请,因而收到信件后立即动身,于两日前抵达陈家村。
而章俊和崔荣则是晚一天出发,昨日才抵达的陈家村。
只是他们暂时还不清楚陈稻邀请他们前来的用意。
“诸位可知道,如今九州最缺的是什么?”
陈稻没有直接回答郑青,而是问众人道。
“自然是粮食。”
徐智文脱口而出道。
都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可在乱世里,金银珠宝都未必有粮食重要。
没有黄金顶多就是穷一些罢了,而没有粮食,那可是要饿死的。
以凉州的杨家军为例,杨峥抄了凉州大部分地主的家,金银珠宝缴获了不知道多少,可这并不能改变凉州缺粮的情况。
因为寒灾的影响,导致整个上三州以及青州都收成大减,粮食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老百姓根本不可能将活命的口粮拿出去卖。
唯有一些大族和地主才会出售家里吃不完的粮食,可这点数量……是远远满足不了凉州的需求的。
何况……地主并不是傻子,他们同样会待价而沽,因而地主手里卖出的粮食,往往是高价粮。
“正是!”
陈稻用力点头,说:“九州战乱不断,遍地的烽火摧毁了各地的民生,也毁掉了无数的农田和庄稼,如今虽然秋收在即,但我认为,各地缺粮的局面并不会得到缓解。
青州虽然没有受到战火波及,可寒灾的影响并未退去……”
说到这里的时候,陈稻抬头看了一眼天色,七月份的青州,已经有了些许的寒意,这说明寒灾的影响并未结束,这个冬天,恐怕还是会无比寒冷。
“确是如此。”
郑青点头表示认同:“我等已经尽力的平抑粮价了,可终归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地里产不出粮食的情况下,便是老夫用尽手段,也仅能让粮价下跌些许。”
实际上,郑青做的已经很好了,若非当初他和陈稻联手灭掉王家,从王家手里缴获到了大批粮食,如今的太苍郡郡城,粮价(指白面和大米)恐怕还会保持在20文钱一斤左右的高位,饿死更多的百姓。
“这缺粮之事的确有些棘手。”
定坪县的县令崔荣愁容满面道:“数月之前,在郡守的帮助下,我处理掉了定坪县县内的大家族,而后按照郡守的指示将大家族的土地都分给了百姓们耕种,可因为时间较短的关系,这次秋收……定坪县能产出的粮食,怕是相当的有限。”
庄稼是需要时间生长的,两个月之前崔荣才处理掉了县内的地主将地主兼并的大量土地无偿租给没有土地的百姓耕种。
而两个月的时间,显然不足以长出一茬成熟的庄稼。
“崔兄无需担忧。”
见到崔荣发愁的徐智文笑着说道:“太平县的庄稼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收割,预计收获的粮食不会少,届时崔兄县内若是缺粮,太平县倒是可以支援一二。”
“定兴县也可以帮忙。”
李青云亦是说道,他很早就已经除掉了县内的大族,早早的将土地分给了百姓耕种,因而定兴县这次秋收,收获的粮食肯定是不会少的。
“徐兄,李兄,可别忘了我啊!”
一旁的章俊赶忙说道:“定军县此次秋收结果同样不容乐观,还请徐兄和李兄多多帮衬。”
“好说好说。”
徐智文和李青云笑着应下。
陈稻则是开口问道:“诸位觉得,这田里的麦子一亩产出有多少?”
闻言,众人面露茫然之色,他们虽是难得的心系百姓的好官,可对于农事并不精通,只是通过麦穗的大小和饱满程度大概判断出来亩产不会太低。
“应能有个四百斤?”
郑青不是很确定的说道,据他所知,夏国不论是小麦还是水稻,亩产都在300斤上下,若是精耕细作且土地肥沃的话,能有个350斤左右的亩产。
不过因为陈家村农田里的麦子稻穗十分硕大、饱满的关系,郑青给出了400斤这个比较高的数字。
“不止400斤。”
不等陈稻开口,对农事了解更多一些的徐智文便是摇了摇头,说:“老夫虽对农事不甚精通,但也能看出来,这些农田里的麦子,一亩至少能产出500斤以上的粮食。”
“什么?!”
郑青、李青云、崔荣、章俊四人皆是身躯一震,眼中满是不可思议之色。
500斤亩产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夏国的粮食亩产普遍也就三百斤左右,五百斤亩产,将近翻了一倍,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同样的土地,能产出将近两倍的粮食,能养活两倍的人口。
若每一块土地都能亩产五百斤,那岂不是说……整个九州将再无缺粮之忧?
“果真有五百斤亩产?”
郑青目光灼灼的看向陈稻,无比希望陈稻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李青云、崔荣、章俊三人亦是将炙热的目光落在陈稻身上。
“不错。”
陈稻缓缓点下了头:“这批麦子,亩产至少五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