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当即冷静了下来,陷入了沉思,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过高的俸禄,没必要!
过低的俸禄,那可能就会让官员们贪污腐败了。
朱元璋被朱雄英的一阵输出给干蒙了,说好的统一战线呢?
之前朱雄英说士绅们要跟普通商户一样交税,朱元璋可是沉着脸配合朱雄英的。
当初朝廷文武百官,都以为朱元璋十分生气,但朱元璋就是一句话都不说,为的就是配合朱雄英打出组合拳。
现在朱雄英的报纸分发下去了,老百姓都知道了这件事情,士绅们不交税,平不了民怨。
朱元璋依旧不发话,让那些士绅们,乖乖把手中的产业都抖出来。
该交税交税,该撇清撇清。
现在这一系列操作都做完了,你朱雄英竟然跟我说,你要站到文武百官那边?
你不是背刺咱老朱吗?
奈何朱雄英说的涨俸禄一事,确实有理有据,朱元璋也不好反驳。
没办法,朱元璋只好嘴硬道:“给这些文武百官们涨工资,这钱,从哪里来?”
“一边做着生意,还不缴纳商税,一边又在哭穷,这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可是毕竟商号是士绅家族的,真正有能力掌控士绅家族的,其实也就不到两成的官员。”
朱雄英摇头说道:“实际上,这大明还有八成官员,是不涉及这一次事件的。”
“就拿锦衣卫来说,咱可以保证锦衣卫没有贪官,但放眼整个大明呢?”
“爷爷您不能指望着,所有天下官吏,都把大明江山,当成他们自己的江山,毕竟官吏也是要生活的。”
“若是钱真的少了,爷爷您这不是逼着他们去贪污吗?”
清官,就活该过着清贫的日子?
好人,就该被枪指着?
朱雄英的道理也很简单,想当贪官的,锦衣卫的屠刀在等着他们。
想当清官的,朱雄英也没有道理让清官们,养不起一家老小。
否则说出去,就成了个笑话。
大明的官员,竟然养不起自己的一家老小!
“从六品官员,每年俸禄一百五十石大米,大概在二百两银子。”
朱元璋淡淡地说道:“若是翻一倍,那每年就要多个二百两银子,大明上下,大大小小三万多的官员,这一年就是五六百万的银子,哪来的钱?”
老朱算数可真是会算。
以从六品官员作为平均数,算出了六百万两银子,实际上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因为从六品以上的官员,不超过三成!
“爷爷,您这么算不对。”
朱雄英又摇了摇头说道:“孙儿已经让大明银行的人算过了,从六品以下官员,俸禄翻倍,从六品以上到从三品以下官员,加百分之八十。”
“从三品以上官员,增加百分之五十。”
“这样算下来,大明一年只需要增加三百万两的银子。”
“若是能够消除一部分贪官,省下这三百万两的银子,绰绰有余。”
“若是爷爷还是不放心国库的钱,大可以鼓励百姓经商,从中收取商业税!”
没错,朱雄英自始至终,都不是针对那些士绅家族的产业。
肃清这些士绅家族的产业,让他们好好纳税,只不过是为了让大明的商业更进一步。
若是交税都不能一视同仁,那还谈个屁的鼓励经商?
从成立大明银行,到稳定大明宝钞的价格,再到稳定粮价,以贪官士绅家族的钱大兴基建,同时给老百姓放水!
再到今天的整顿税制,朱雄英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在大明发展市场经济。
说实话,小农经济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慢到朱雄英都有点嫌弃这个经济模式。
所以,他要以报纸改变老百姓的观念,再笼络一批忠诚于自己的官员,这市场经济,不做也得做!
朱元璋听了朱雄英的一番话,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说实话,他也犹豫了。
虽然他很心疼那每年的三四百万两银子,可现在提出改革的,可是自己的大孙子啊!
难道说,朱雄英说的是对的?
很快朱元璋便在心中打定了主意,姑且相信朱雄英一回,但嘴硬这件事情上,老朱从来就没有虚过。
“若是税收的增加额,不够弥补这三四百万两的俸禄呢?”朱元璋看向朱雄英,一脸严肃地问道。
“若是不够,咱补够!”朱雄英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每年?”
“每年!”
“好!”朱元璋一口应答应了下来。
给官员涨工资,那就涨工资,反正不够也是朱雄英出,跟我朝廷国库有什么关系?
既然你想弄,那你自己出钱好了。
不过朱雄英很快又讪笑道:“不过,既然是一门生意,那还得请爷爷松松绑。”
“给咱成立一个商务部,专门管理天下的经商一事!”
朱元璋当即皱起了眉头,朱雄英的要求果然不简单。
每一次,都会有要求,否则他才不会轻而易举地,冒着每年拿出,几百万两银子的风险,来替老朱承担这份,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听朱雄英说完之后,朱元璋当即冷笑道:“弄了半天,你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竟然是算计起了你爷爷来了!臭小子,你胆子不小啊!”
朱雄英当即一脸讪笑着说道:“咱哪敢啊!爷爷,咱这都是为了大明好!大明经济发展起来了,大明国库不就有钱了么?若是大明经济发展不起来,国库亏空。这可是伤根基的事情啊!”
“那你倒是给咱说说,你这所谓的商务部,到底有什么用?”
朱元璋知道朱雄英的心思,朱雄英从来就没有做过祸害大明的事情。
手里头的钱多的数不清,就发放给老百姓,这样的孙子,朱元璋实在是看不出来有什么歪心思。
朱雄英当即知道,商务部这事情成了,当即喜笑颜开。
“爷爷,这商务部,是调控大明商业的利器,俗称,看得见的手!”
看得见的手?
朱元璋压根就没有听过这个概念,根本就不知道看得见的手是什么玩意。
经济学上面的东西,朱元璋怎么可能知道?
老朱坐在龙椅上,面不改色地问道:“什么叫做看得见的手?”
眼见老朱提起了兴趣,朱雄英心中不由得大喜。
自己猜的没错,朱元璋这个人,能够做到于乱世之中白手起家,就说明了他绝对不简单。
但凡是有利于大明江山的,老朱都会去倾听,然后做出判断。
“这看得见的手,那就是的大明商务部的调控。”
朱雄英当即解释道:“为什么要调控?”
“当然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让大明的经济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运行下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元末时期,各地粮价物价飞涨,百姓民不聊生,不造反,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若是有商务部的存在,就可以调控大米的价格。”
“再比如,前段时间一条鞭法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各地粮价暴跌。”
“若是按照暴跌之后的粮价,那今年大明百姓,将会损失一半的收成,到时候有没有百姓会反,谁也不敢保证。”
“咱不是立马让人收购了粮食,稳住粮价了吗?”
“若是成立了大明商务部,这商务部,就是做这样的事情!”
“有商务部稳定物价,大明的物价就掌控在大明的手中。”
“大明让粮价涨,粮价就会涨,大明让粮价跌,粮价就跌!”
当然,朱雄英的这番话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
不过看得见的手,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调控市场,基础的稳定物价,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