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之父乃张翠山也,其为武当派第五侠士,武艺高强,尤以一手铁画银钩绝技名震江湖。
先父为人正直侠义、豪迈洒脱,一生行侠仗义,扶危济困,深受武林同道敬仰。
今特追封其为大明仁祖皇帝,并将灵位奉于太庙之中,受后世子孙香火祭祀。
朕之生母为殷素素,她出身天鹰教紫薇堂,堂主之尊,地位尊崇。
且其容貌娇艳无双,倾国倾城,堪称世间绝色;更兼智谋过人,算无遗策,实乃巾帼不让须眉之奇女子。
故追封其为大明孝仁皇后,亦与先皇一同入太庙享祀。
朕之嫡长子张昊,系皇后所诞育之子,此子天赋异禀,似得天意眷顾。
依初时诏令,详考典章礼仪,顺应民心民意,今朕谨敬告天地神明、宗庙祖宗以及社稷神只,赐予其册书宝印,正式册封其为皇太子,使其居于东宫正位,以承继我朝万年之正统,安定天下万民之心。
只见那尚显稚嫩的张昊,用他那奶声奶气的声音说道:“儿臣,叩谢父皇隆恩浩荡。”
朕之长女张芳华,亦是钟灵毓秀,不仅外貌秀美出众,而且聪慧机敏,心地善良,特此册封其为晋阳公主。
张芳华闻得册封旨意后,面露喜色,盈盈下拜道:“儿臣,多谢父皇恩赐!”
朕之外祖父殷天正,其出身于那威震江湖的明教之中,乃是堂堂护教法王,更是一代宗师级别的人物。
他凭借着高深莫测的武功和卓越不凡的领导才能,声名远扬,令人敬仰不已。
因其功绩卓着,特封其为越王,成为了我大明朝的老国丈,地位尊崇无比。
此刻,殷天正恭敬地跪地谢道:“老臣,多谢陛下厚爱与恩赐。”
朕之舅父殷野王,则以嫉恶如仇着称于世,且武艺高强,罕有敌手。
鉴于此等英勇表现及赫赫战功,特将其封为永安王,亦荣膺大明国舅这一尊贵身份。
只见殷野王激动万分,高声呼喊道:“臣,谢陛下隆恩浩荡!”
再看朕之义姐马氏秀英,她温婉大方,气质高雅,宛如仙子临凡;又才华出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兼勤俭仁慈,心怀天下苍生。
如此完美之人,实乃世间少有。
故册封为临安长公主,赐予无上荣耀。
马秀英闻言,面露感激之色,盈盈下拜说道:“臣妾,多谢陛下隆恩,必当尽心竭力,不负圣望。”
接下来便是朕之姑姑纪晓芙,此人性格刚毅,看似柔弱却内心刚强,聪慧过人,美貌绝伦。
尤其她所习之剑法,更是精妙无双,堪称一绝。
因此,特册封其为安康长公主,以彰其德才兼备。
纪晓芙闻听旨意,赶忙叩头谢恩道:“臣妾,领旨谢恩,定当不辱使命,为皇室增光添彩。”
随后轮到朕之表妹殷离,她生性倔强刚烈,犹如傲雪寒梅般不屈不挠;同时又秀外慧中,聪颖伶俐惹人怜爱。
故而册封为安乐公主,愿其一生平安喜乐。
殷离满心欢喜,连忙施礼道谢:“臣妹,多谢陛下隆恩。”
最后则是朕之义妹杨不悔,自幼便与朕一同长大,彼此之间情谊深厚,情同手足。
她对朕忠心耿耿,义薄云天。
为此,特意册封为义安公主,以表朕对这份深情厚谊的珍视之情。
杨不悔欣然领旨谢恩道:“臣妹,领旨谢恩,日后定当全力辅佐皇兄,共建大明盛世。”
至此,张无忌的亲属册封仪式圆满完成,整个太和殿洋溢着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
册封仪式的圆满落幕,太和殿内张灯结彩,金碧辉煌,一派喜气洋洋之景。
张无忌身着龙袍,头戴皇冠,端坐于龙椅之上,威严中不失仁厚,目光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坚定。
“今日,朕登基称帝,实乃天命所归,亦是列祖列宗保佑之功。
朕深知,治国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发展。
朕愿与诸位卿家共勉,共同开创大明之盛世,让百姓安居乐业,享太平之乐。”
张无忌的声音浑厚有力,回荡在太和殿内,激励着每一位臣子的心。
话音未落,群臣纷纷跪拜,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响彻云霄,表达着他们对新帝的忠诚与敬仰。
随后,张无忌大手一挥,宣布:“今日,朕要大宴群臣,以贺朕登基之喜,亦为表彰诸位卿家往日之辛劳与功绩。”
一时间,太和殿内鼓乐齐鸣,丝竹之声悠扬,舞姬们身着彩衣,翩翩起舞,宛如仙子下凡,为这场盛宴增添了几分柔美与雅致。
餐桌上,珍馐美味琳琅满目,琼浆玉液流淌,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张无忌举杯高呼:“来,诸位卿家,让我们共饮此杯,愿大明江山永固,百姓安康!”
群臣响应,纷纷举杯相庆,欢声笑语中,尽显君臣和谐,其乐融融。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太和殿内的气氛愈发热烈。
张无忌的脸上洋溢着畅快的笑容,他起身离席,穿梭于群臣之间,与每一位重臣把酒言欢,共叙往事。
他的话语温暖而真挚,让群臣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亲近与尊重。
“朕自幼失去双亲,历经坎坷,幸得诸位卿家相助,方能成就今日之大业。
朕深知,没有你们的鼎力支持,就没有朕的今天。来,这一杯,朕要亲自敬你们!”
张无忌豪情万丈,举杯一饮而尽,群臣亦纷纷效仿,场面壮观。
酒意渐浓,群臣们的欢声笑语也更加放纵。
他们或讲述着往昔的征战岁月,或畅谈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彼此间的情谊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
张无忌更是与几位亲近的大臣勾肩搭背,谈笑风生,仿佛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
这欢腾的氛围中,也不乏一些文人雅士,他们或吟诗作画,或抚琴奏曲,为这场盛宴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一曲《高山流水》悠扬响起,如同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
张无忌凝神倾听,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仿佛被这美妙的音乐带入了另一个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和殿内的酒香愈发浓郁。
群臣们或站或坐,或笑或唱,都已酩酊大醉,尽显真性情。
张无忌更是醉眼朦胧,却仍不忘与群臣共舞,他的舞步虽略显踉跄,却充满了豪迈与激情,引得群臣阵阵喝彩。
“陛下,您真是海量啊!今日这一醉,真是痛快淋漓!”
周颠摇摇晃晃地走到张无忌面前,高举酒杯,满脸敬佩地说道。
张无忌哈哈一笑,拍了拍那位大臣的肩膀:“今日朕与诸位卿家不醉不归!来,再干一杯!”
终于,当夜幕降临,太和殿内的盛宴也渐渐接近尾声。
群臣们或相互搀扶,或踉跄而行,都已醉得不省人事。
张无忌望着这一片狼藉却又温馨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今日这一醉,真是难得啊!朕希望以后每年的今日,都能与诸位卿家共饮此杯,共庆大明之盛世!”
张无忌高声说道,声音中带着几分醉意,却更显真挚。
群臣闻言,纷纷点头应和,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
在月光的照耀下,他们踉跄的身影逐渐远去,太和殿也渐渐恢复了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