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239章 战旗在飘扬,子孙威四方!

苏州发生的事情,牵连着朝中官员那根敏感的神经。

从苏州传来的消息,让朝中官员大惊失色,他们得知方孝孺雷厉风行,清查士绅们的隐匿田产,强硬推行政策,不留任何情面。

然而,方孝孺的强硬举措很快就引起了士绅们的强烈反弹。

苏州的各大士绅家族,平日里享受着优渥的待遇和特权,如今新政要他们与普通百姓一样纳粮,这让他们感到利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孙老太爷的钱财起到了大作用,全国各地的官员、士绅纷纷上书朝廷,弹劾方孝孺,指责他滥用职权、推行苛政。

这些弹劾的奏章很快就传到了京城,引起了朝堂震动。

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方孝孺,多以贫苦百姓出身的官员,他们早年饱受民生疾苦,明白新政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应该坚决推行;

另一派则是以士绅出身的官员,斥责方孝孺的行为过于冒进,若是新政推行开来,士绅没有任何优待,天下百姓又如何能主动学习经典?

很快,这两派官员各抒己见,吵得不可开交。

整个京城的气氛变得十分冷酷,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这种事情,本应交由朱权裁决,可是从宫里传来的消息,皇帝朱权生了病,卧病在床,没有精力处理国事。

一时间群龙无首。

应天府差点闹翻了天。

连着十几天,送信的斥候疯狂在城中进出,看起来格外焦急。

苏州士绅疯狂联络朝中大臣,不断上着奏疏,骂方孝孺此举是毁孔孟之道,行桀纣之政!

更何况,苏州并非只是产粮,还关系着身上穿的丝绸,苏州士绅每年向朝廷供奉数万匹丝绸,算是有功之人。

朝廷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变得有些诡异。

那些原本被死死压着的士绅,仿佛看到了翻身的机会,说起来,当年的朱元璋最是痛恨士绅,恨不得将天下士绅全部剥皮充草。

甚至于,曾放逐过一批士绅,命其驾着船在太湖四处游荡,以渔猎为生,其子嗣永生不得上岸。

朱元璋对士绅的压制十分强烈。

他的执政措施,就是要让士绅们如履薄冰,不敢有任何不轨的心思。

可是对底层的百姓,却是十分友好,免除了许多苛捐杂税。

而这个士绅一体纳粮新政,是从根上要刨除士绅。

可想而知,会面临多大的反扑!

除去方孝孺,最先受到冲击的,便是掌管着钱袋子的户部尚书卓敬,各地缴纳的税赋明显慢了许多,国库渐渐入不敷出。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只能暂停了许多大项目。

便有人上书攻讦,卓敬与士绅关系恶劣,是个十足的小人,导致士绅们不愿意缴纳税赋。

在群起而攻之的情况下,卓敬只能不去上朝,乖乖待在家中。

财政情况变得更加恶劣!

一时间,应天府内暗潮涌动。

与此同时,一处宫宇外,朱元璋坐在椅子上,微眯着眼,静静地听着一旁的戏子说书。

朱元璋如今已经七十岁了,年龄已经很大了,眼睛几乎看不清东西了。

好在,朱权先前在宫里时,特意找了一批戏子,编排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又融入了朱元璋以往的经历。

朱元璋一开始很不愿意,什么常遇春与秦琼的战力分析,什么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朱元璋认为编的很离谱。

经不起推敲。

不过,很快,朱元璋就喜欢上了这种说书,甚至还纠正了不少错误。

或许,听着说书,能让他回想起当年征战沙场的记忆。

“蒋瓛啊,听说最近外面闹的很热闹啊!”

蒋瓛一愣,急忙道:“没有什么大事,不过是推行新政,引起的一些小骚乱罢了。”

“只是小骚乱吗?”

朱元璋的脸色十分平静,他拄着拐杖,缓缓站起了身,深呼一口气道:“士绅的手段,难道咱还能不了解吗?”

“他们若是缴纳粮食,那和普通老百姓还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特权?”

“罢了,既然朱权不在家,你去打探打探,在朝中闹得最凶的是谁,将他带到咱身前,咱要问他几句话。”

“是!”

蒋瓛急匆匆离开。

朱元璋在太监的搀扶下,一路走到了乾清宫。姚广孝远远地瞧见后,急忙跑过来行礼,道:“太上皇怎么突然来了?”

“滚!”

朱元璋的声音很平静,但是却藏着一丝不容质疑的味道。

杨士奇见状,小声提醒道:“太上皇来此地,恐怕是为了新政一事吧?您放心,陛下离开后,国事皆由我等处置,并未有任何问题。”

朱元璋眯了眯眼,冷笑道:“你们是怎么处理国事的?就这般拖延?再这样下去,大明就要四分五裂了!一群扶不上墙的蠢货!”

杨士奇也不敢开口说话了。

朱元璋就这样自顾自的走入大殿,那案桌上的奏章早已堆积如山,他命令蒋瓛挑出几份重要的奏章,念给他听。

言官上书的措辞十分犀利,直接把方孝孺骂成毁孔孟之道,行桀纣之政!

还有影射朱权之嫌。

只听了两篇,朱元璋就听不下去了,深深呼出一口气,那微眯的眼眸,闪烁着骇人的光芒,一动不动。

也不知过了多久,有几个上书的言官到殿,恭敬的对着朱元璋行礼。

“太上皇……”

“这些奏章,是你们亲手写的吗?”

礼部侍郎金振中急忙开口道:“是臣亲笔写的,臣为了天下百姓的生计,思虑再三,写下了这篇奏章……”

“行了,你不必解释了。”

朱元璋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写的不错,条理清晰,字字珠玑。咱看了之后,就连头痛都好了许多。”

金振中脸色大喜,身旁几个臣子急忙开口,也都承认是自己所写。

朱元璋再次问道:“你们说新政是冒进之举,可是咱年龄大了,也糊涂了,不知道新政到底有哪些弊端?”

几位言官面面相觑,金振中壮着胆子说道:“太上皇,新政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他的手段过于强硬,不顾士绅阶层的感受,必然会引发社会动荡。”

“况且,方孝孺此人也包藏祸心。自古以来,寒窗苦读数十载,方能入朝为官,可是一旦推行新政,又有谁愿意当官呢?”

“大批的百姓宁愿去种地,去经商,也不愿意为官。这将导致大明的人才得不到重用,年复一年,国将不国!”

又有一人开口道:“苏州乃是纳税大户,不仅仅只有粮税,还有茶叶税、纺织税,而这些税收皆是士绅缴纳。所以士绅对于大明来说,是有大功的!”

“方孝孺此人到了苏州后,连情况都没了解清楚,就大刀阔斧的改制,引得民怨沸腾,恐有暴乱之危。”

在这些人的话语中,新政没有一丁点好处。

如今整个苏州宛如人间炼狱,田地贱卖,粮价飙升,士绅逃跑,激化了各种各样的矛盾。

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表情十分纠结,犹豫道:“新政乃是朱权推行,难道要以失败告终吗?”

见状,金振中大声疾呼道:“太上皇,长痛不如短痛啊,为了大明江山的千秋万代,就算是失败又有何妨?”

朱元璋眼眸猛地一眯,眼神中充满肃杀,令人寒毛直竖,他一字一句的说道:“你这话是何意,是对当今皇帝不满吗?”

那近乎沙哑的话语,让殿中站着的几人猛然一颤。

“太上皇……”

“不要叫咱太上皇,你不配!”

“朱权最大的毛病,就是对你们太仁慈了!你们这些人享受着特权,逃避赋税,对国家的贡献又有多少?”

“大明财政负担愈发严重,百姓愈发困苦,你们视而不见……冠冕堂皇的说这些话,到底是为了大明,还是为了你们的私欲?!”

“来人啊!”

几人大惊失色,急忙求饶道:“太上皇,我等知罪啊……”

他们的声音都在发抖,夹杂着一丝哭腔,朱元璋的态度却十分强硬,缓缓开口道:“咱一生南征北战,从一片废墟上建立了大明。”

“三十年来,咱兢兢业业治理大明,你们这些虫豸,却妄图吸食百姓的血。咱岂能容你们作恶,拉下去!”

“即刻处死,剥皮充草,铸成京观,警示后人!”

十几名甲士猛地扑了上来,不顾几人的哀嚎,直接强硬的拽了出去。

蒋瓛抿了抿嘴,提醒道:“陛下,您这样做,恐怕会对苏州的形势火上浇油……儒生和士绅,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对付。”

朱元璋一脸不屑,傲然说道:“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此乃大明的两大祸源,必须刮骨疗毒,彻底根除!”

“再说,一群儒生,真的很强吗?”

“想当年,咱率领十万精兵攻打蒙古,大败而归。第二年,咱征集五倍的兵力,即使强大如疆域万里的大元,一样在大明的铁骑下崩溃瓦解。”

“如今派往苏州的锦衣卫约有五百,既然五百锦衣卫控制不住局面,那就派五千,五万,十万精兵,将士绅们杀干杀净!”

蒋瓛大惊,自朱元璋退位以来,如同卸下了万千重担,每天笑呵呵的,看戏听曲,就像个颐养天年的老人,不过问政事。

可是如今的模样,又让蒋瓛感受到了那煞气滔天的气势。

“锦衣卫以调查监禁为职责,若是如凶器般滥杀无辜,只怕与原本的安抚怀柔之策相悖。”

“凶器?头悬利剑,只会让他们更清醒点。”

在朱元璋接手诸事后,事情就变得简单起来了,原本喧闹的京城瞬间平静下来。

姚广孝奉命逮捕了一批官员,约有五六十人,他将名单上报给朱元璋后,还给出了自己的想法,也就是将这些人全部流放,家财充公。

这样的刑罚,在姚广孝看来,已经是很严重了。

但是朱元璋的态度更加坚决,全部夷三族,不留活口。

紧接着,朱元璋又召见了徐辉祖等一众勋贵,让他们加派人手,值守京城,防止有歹人作乱。

还有那些蠢蠢欲动的藩王,这样的新政,对藩地也有一定的影响,毕竟藩王们向来与当地的世家大族关系密切,让他们对士绅们下手,恐怕会于心不忍。

朱元璋亲自写信,将他们狠狠斥责一遍。

谁若是敢不遵从朝廷号令,一律除藩!

朱元璋的话,在这些藩王儿子的心中,比圣旨要管用的多。

很快,藩王们不得不抛下所谓的义气,控制住各自藩地的士绅,切断他们与朝廷的联络,让他们孤掌难鸣。

朱元璋就像是个无情的政治机器,他的生活非常简朴,没有任何特殊嗜好,当他开始下令时,是能够让所有人都乖乖听话的!

反对他的人直接杀!

政治理念不合的变着法子杀!

叽叽歪歪的清流用手段杀!

哪怕是佛祖,朱元璋也敢与之一较高低。朱元璋刚登基称帝时,曾见一处寺庙香火鼎盛,便找来方丈询问,这些百姓为何要向佛祖跪拜。

方丈回答:因为佛祖身份高贵,能够满足百姓之愿望。

于是朱元璋又问:咱身份与佛祖相比,谁更高贵?

方丈当即吓的大汗淋漓,幸亏急中生智,回了一句:“佛祖乃是未来佛,陛下是现在佛,当然是陛下的身份更加高贵。”

听到这个回答,朱元璋才欣慰的点点头,放了方丈一命。

朱元璋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告诉天下百姓一个道理。

哪怕是神到了我面前,也没有任何优越感。

朱元璋将事情安排妥当后,又在太监的搀扶下,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太监低着头,低声说着来自苏州的情况。

朱元璋微眯着眼睛,不知不觉,缓缓睡了过去。

见状,太监便想要离开,可是他听到朱元璋轻轻发出呢喃声,凑近后,发觉是唱的洪武正韵。

“京观、京观,震四方~~”

“四方、四方,清夷羌~~”

“京观京观~”

“汉族祖先在俯视笑望~~”

“战旗在飘扬,子孙威四方~”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