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允文心想,好嘛,你这甩手掌柜也当得太彻底了吧,什么都推给我了。不过转念一想,他觉得这样也好,自己一个人去办事方便,旁边要是有个领导不懂装懂,指手画脚,也麻烦。
叶义问又让人把“义问到处,如朕亲行”的大旗拿来,也非让虞允文带上。搞得老虞哭笑不得,皇帝都委托给你,说“义问到处,如朕亲行”;你再都委托给我,搞个“允文到处,如义问亲行”?
这老家伙心眼太多。他怕是又担心,万一打赢了,自己没去就没功劳。这面旗去了,好多人就会以为他去了。起码这运筹之功是少不了的。
叶义问还是担心虞允文也学自己装病,半路上停下,又说:“那王权胆小无能,本官早就派人去传令将他免职了,李显忠很快就到。彬甫放心。”
虞允文大惊:“枢相如何不等李显忠到了,再将他免职?他要是趁机溜走,采石矶数万军民岂不是群龙无首?完颜亮可就在江对面和州呢。”
叶义问眨巴着眼说:“不至于吧?按惯例他不应该等交接完了再走?他要敢提前跑了,老夫就重重参他一本!”
虞允文哭笑不得,眼看命都没有了,王权还怕你告状吗?他越想越不安,急忙挑了几个骑术好的,带着公文印信,与王孝悌等人一起,快马加鞭直奔采石矶而去。
叶义问却没等王有志的大军,而是转脸就去了镇江,在那里建立了行营。他也有充分的理由:“老夫到镇江,如此与采石、建康成鼎足之势。长江防线才能固若金汤。”镇江当然是固若金汤的坚城,不是采石矶那种小寨子可比。
虞允文猜的一点也不错,王权接到免职命令,二话不说,打包就走,绝不贪权恋栈。根本就不管接替的李显忠还没到,他就先鞋底抹油下去了。
采石矶现在加上难民,有十几万,没人做主顿时乱做一团。很多官兵已经开始逃跑了。
虞允文还没到采石矶,就看到沿途溃兵和难民越来越多。突然前边出现一队十来个金兵游骑,对着难民放箭,大喊:“大金兵到!百万大军已经过江!”
难民顿时吓得到处乱跑,好多溃兵赶紧脱了盔甲,撒腿就跑。金兵趁势抢劫。
虞允文大怒,取了弓箭,纵马迎了过去。王孝悌赶紧带人把他护在中间。几个马术好的学员冲在前面,左胳膊上套着小圆盾,右手拿着骑手枪。
金兵不防居然有一百多人的马队冲了过来,但并不慌张。最近他们经常可以十来骑,追着五六百宋军砍,并不觉得这不足二百个宋军有什么可怕。
金兵的角弓射程远,他们过了八十步就开始放箭,几个学员都趴在马背上,用小圆盾护住马头。金兵的箭大多射空,有两支射到了学员的头盔上,没事。
两边速度都提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三十步,那四个学员几乎同时开火。对面的金国骑兵当然不是铁浮图,他们是坐小船渗透过来侦察的,只穿了胸甲。
金兵没有看到前面的宋军拿弓箭,他们不认识骑手枪,高速奔跑中,也看不清,以为是马鞭。突然对方抬手开火,还发出巨响,顿时吓了一跳。
有两发子弹打空,两发击中。一个金军骑兵习惯性地把头一低,被一枪打在头盔上。铅弹虽然没有打透头盔,但也打得瘪进去一块。再加上冲击力,那个金兵顿时满脸是血晕过去,一头栽下马来。
另一个金兵反应慢一点,子弹打在了胸甲上。如果是箭头,应该会变形。但这么近的子弹,就是打在护心镜上也能让中弹者震得吐血。这颗子弹打歪了一片甲叶,顺势钻了进去,在金兵体内搅出鸡蛋大的一个空间。
金兵的战马还不适应这种枪响,吓得乱蹦乱跳,把几个金兵扔了下来。虞允文水平高,懒得理会摔到地上的金兵,他箭无虚发,接连射倒两个还骑在马上的金兵。
王孝悌痛打落水狗,带人冲过去,把一个刚从地上爬起来的金兵削了脑袋,剩下的抓了起来。其他的金兵一看不好,赶紧掉头就跑。虞允文哪里肯放过,追上去一一射落马下。
王孝悌暗叫惭愧,他这两下子还来保护人家,人家保护他还差不多。没想到虞允文这个进士出身的文官,都年过半百了,还这么生猛。
虞允文让人打起“义问到处,如朕亲行”的大旗,一边让人去收拢溃兵,一边让把俘虏带上来。他也不废话,直接问:“有识字吗?”
虽然金兵基本不识字,但作为斥候,大多认字的,不然看了对方的旗号都认不出来,怎么侦察?几个金兵俘虏都看向一个同伙,那人看到藏不住了,只好说:“我是队长,我识字,您是叶相公?”
虞允文也回答,只是让人把其他人都分开审问,然后问这个队长:“你是想死还是想活?想死本官保证你死得很难受,想活本官也能保证你活下来。”
那个队长低头不语,虞允文也不多说,对自己的一个亲兵说:“去抓一个俘虏,交给难民。让他看看下场。” 王孝悌听了心里一颤,这虞相公也太狠了吧。读书人坏起来不得了啊,金兵落到难民手里,那不比凌迟还难受?
几个亲兵一声暴诺,走到旁边抓起一个俘虏就往难民那边拖,那个俘虏吓得怪声尖叫着喊道:“我说,我什么都说!”
队长也吓得浑身跟通了电似的,他已经认定对方是南宋枢密使叶义问,这么大的官,自然可以保住他的小命。可要是交给那帮难民,那些人恨透了金兵,又一点规矩都不讲,能把他骨髓都敲出来吃了。
他自信不是怕死的人,但被那么多人抓烂撕碎生吃,想想都瘆得慌。他赶紧跪下说:“小人愿降!相公千万开恩啊。”之后就问什么说什么。
虞允文本来都担心金兵已经过江了,听了这个俘虏的话,才知道他们只是渗透过来的游骑,金兵还没有大举过江,不由得松了口气。他又问了金兵在北岸的情况,这队游骑过江的任务。跟其他俘虏的供词对了一下,基本正确。
完颜亮其实早就到了采石矶对岸的和州,那里现在大军云集,号称四十万,实际二十万,兵精粮足。按说船也备好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渡江,只是派一些斥候过来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