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眉头微皱,语气有些不高兴的说:“李总,做生意要有格局,否则生意永远都不会做大的。”
李晓峰有些好笑的说:“詹姆斯先生,你是知道我的出身和背景的,没办法,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我这个人就这么点出息,没想过把生意做太大。
我这辈子,做几个千亿级别的生意,整个李氏集团能凑个万把亿的,也就知足了,做那么大干嘛,齁累齁累的!”
崔忠贤的脸色有些难看,詹姆斯的神情也有些尴尬。
自从他来到华夏后,听了一些所谓企业培训大师的课,就觉得格局这个词很好用,放到哪里都可以说一说。
可他忘了,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可不是一般人,他已经把自己的生意做的很大了。
李氏集团的各项资产全部加起来,说有上千亿也不为过,而且依然处于上升期,否则他怎么会想着要入股。
可现在话已经说出口,而且还被人家阴阳怪气的嘲讽了,詹姆斯只好强行给自己解释道:“李总,你不要误会,我是希望贵公司能成为一家大型跨国公司。”
似乎是怕自己说不明白,詹姆斯继续说道:“我的意思是说,就好像柳总那样,主动跟国际接轨,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全世界五百强企业。”
詹姆斯不提这个所谓的柳教父还好,提起来就是一肚子气。
这个柳教父利用各种手段,把一家国有企业,硬是搞成了私有企业,从原先以科研为龙头的企业,硬是搞成了一家组装厂。
所谓的世界五百强,已经是一家快要资不抵债的空壳了,公司里的高管,一大半都是外国人,高管薪资不但远超国内标准,在国外都是让人咂舌的高薪。
从某个角度来讲,这家公司是国外资本用来从华夏吸血的白手套,也是完全可以说的通的,毕竟,他们的cEo自己都说,他们不是一家华夏企业。
这家几乎毫无研发,只懂得组装的所谓高科技企业,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居然还有脸以高科技企业的面目去科创板上市融资。
当然,结果也是让人爽快的,他们被证监会以史上最快速度打脸驳回。
李晓峰并不是要苛责这家企业,如果在创业初期,先赚点钱壮大一下自己,等有了一点家底之后再进行研发投入,也是说得过去的。
可像他们这样,挣点钱就把一大半给分了,不管盈亏和实际经营状况,风雨无阻的分红,从头至尾主打一个只组装不研发。
这种头铁的让人瞠目结舌的企业,也是史上罕见的,被全国人民痛骂,也是活该。
现在詹姆斯好死不死的提到那这个人,还用这家企业来给李晓峰举例子,正戳中了他的气门。
对,生气的气。
于是,有些按耐不住自己的李晓峰,气呼呼的说:“詹姆斯先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李氏集团要是不跟世界接轨的话,就赚不到钱了?
没办法,我这个人的格局就是不大,骨子里只想着赚钱,什么世界五百强六百强的,不赚钱什么也不强。
柳总手里的那个所谓的五百强有个屁用啊,赚钱吗?不赚钱又能强到哪里去?一家所谓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净利润跟我旗下的万众传媒差不多,你不觉得搞笑吗?
没有核心技术,负债率高的吓人,净利润低的可怜,挣的钱都给高管了,谁知道他们那些人是按的什么心思!”
“话不能这么说,柳总这个人还是很有格局......哦,这个.......至少是很有情怀的,人品也是十分高尚的,据我所知,他至少没有把企业传给自己家里人。”
李晓峰冷笑一声:“柳总嘴上嚷嚷着说自己的家人不要去接班,你觉得他是谦虚吗?他是高尚吗?人家好不容易把这个烂摊子摔出去,怎么可能再沾上呢?
像我的李氏集团就不一样了,我们李氏集团未来必然是一个家族企业,既然是家族企业,那我肯定是要好好的经营下去的。”
“李总,恕我直言,如果你真的想要让李氏集团长久的经营下去,就应该放开怀抱,主动与世界接轨,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把全世界的人才吸引到你这边来。
家族企业往往会造成任人唯亲的弊病,职业经理人制度才是经营一家企业最有效的管理制度。”
听了这番话,李晓峰乐呵呵的笑了起来。
“詹姆斯先生,你是欺负我没见过世面吗?据我所知,全世界一大半的跨国企业,都是家族企业,而不是什么狗屁职业人制度。
职业经理人有一个永远无法根除的弊端,那就是这些人往往只追求短期利益,只想在短期内让财务报表更好看一些,不会考虑企业的长久发展。
如果我的企业规模不太大,正处于生存和发展阶段,职业经理人也许还有作用,但到了李氏集团这种规模的企业,战略发展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搞互联网企业的这种烧钱模式,连续多年亏损烧钱,要是由职业经理人来把控的话,有几个人能够承受的住这种压力?
也正因为如此,搞互联网公司的都是创业公司,都是创业者自己控制的公司,而不是职业经理人操作的。
当然,我不否认也会有一些有魄力的优秀职业经理人,但我可不愿意把自己的企业命脉放在别人的手里,去赌企业的未来。”
詹姆斯耸了耸肩,一脸遗憾的说:“我没想到你居然会这么想,居然会这么抗拒我们的这些先进管理模式,真的是太遗憾了!”
李晓峰微笑着说:“詹姆斯先生,实践才能出真知,我们国内的很多公知在不遗余力的吹捧你们,你们自己也当真了?
任何好的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都有一个水土不服的问题,只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的落地生根。
我们李氏集团并不是完全拒绝职业经理人,相反,我们雇佣了大量的职业经理人,但企业的最高决策层,必须是我们自己人,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