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青从魏康氏的哭嚎之中,总算拼凑出了事情的真相。
所以,还真是因为她偷偷溜进去看太子,才引发了这一系列后续?!
“祖母您说,长乐郡主她也过来了?”魏青青再次确认。
魏康氏气得又拍了她一下,骂骂咧咧说了好一通。
那就难怪了,女主八成是以为她要和她抢男主,这才急匆匆过来添油加醋来了!居然还说要自己出家和浸猪笼!太恐怖了,这些封建女人果然都是吃人的老虎啊!
魏青青心有余悸,刚松一口气,肋骨又传来一阵钻心的疼。
她强忍着痛,安抚已经彻底失去理智了的魏康氏,“祖母,您别着急,我有办法,咱们一定会没事的!”
魏康氏又是一巴掌拍了过来:
“你个丧门星能有什么办法?!这不都是你害的,赔钱货!擅自去勾搭太子,不成事不说,还将整个魏家都搭了进去,我今天就先把你打死,否则我都无颜面对魏家的列祖列宗!”
魏青青疼得大叫,不能够啊!
她好不容易穿书了,怎么没参与到男女主惊心动魄的故事之中,反倒被这个老虔婆打死了?!
“别打了别打了!!!”
“我真有办法!十日后,太子和长乐郡主会跌落山崖,我可以救他们!将功抵过,我说的都是真的祖母你信我!”
魏家人在说什么,齐玉璇全然不知。
昨夜发生的事情,她和齐隽两人都没睡好,次日天一亮,两人就一道去了昆城的官署,解决了罢官后的大小事宜后,天也再次黑了,累得回来倒头就睡。
这一觉,足足睡到了日上三竿。
齐玉璇睡了一个好觉,人也养回了精神。
正和齐隽一同用饭呢,就见碧穗兴高采烈地跑了回来,待看清楚这里还有太子在,她立刻收敛了笑容,老老实实站在兰心身边,没有开口。
齐玉璇早就看见了她的异样,直接放下筷子,笑着问她:
“发生什么事了,这样高兴?”
碧穗便走出来半步,将袖中的信掏了出来:
“郡主恕罪,奴婢是取来了郑姑娘的信,想着郡主瞧见了一定高兴,奴婢光是想想就跟着高兴了起来。”
“真的?”齐玉璇笑得弯了弯眼:“快给我我瞧瞧。”
齐隽看这一对主仆吃着饭就要看信,轻咳了一声:“先吃饭。”
齐玉璇见他这样子,笑着哼了一声:
“不行,我现在就要看,一刻钟都等不了。”
她飞快将信纸展开,仔仔细细看了起来。
郑颜灵在信上说,得知齐越竟然又打了起来,很是忧心她的安危,还说自己现在在绕道去蜀中拜访一位病重的表姨母,恐怕没有那么快回京,若是齐玉璇已经出发回京了,想来会比她快上小半个月。
齐玉璇从头到尾看了两遍,这才意犹未尽地将信妥帖折好,交由碧穗收起来。
她重新握起筷子,叹息一声:“也不知道郑姐姐这会儿到哪了,她要去蜀中,都说蜀中风景绝佳,我这辈子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去。”
齐隽看了一眼满脸愁容的小姑娘,“从京中入蜀的路难走,你若是想去游山玩水,待战事平定,我亲自带你去一趟长乐郡。”
齐玉璇一怔:“长乐郡?就是我的食邑,那个长乐郡?!”
齐隽失笑:“对,怎么如此不可置信,难不成是觉得我会骗你?”
齐玉璇摇头:“不是,是太意外了,我,我真的能去封地上的吗?”
齐国有食邑的多是长公主或是皇帝倚重的亲王,寻常皇子即便封王,大多数都是个空头王爷,没有封地,郡主封地更是少见。
齐玉璇还以为封地长乐郡,只不过是对外说出去好听的名头,实则她根本不曾期待封地能有多少税赋收上来。
毕竟,她对那些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也没什么欲望,花销很少。
齐隽认真回想了一瞬,才道:
“去年食邑消息收到之时晚了些,还是按照以往旧例上缴朝廷,今朝岁贡在八月就已经收齐送入了长公主府,只是你那时候人不在京城,姑母已经替你收着了。”
“我记得,长乐郡今年应当是有一百八十六万两,除去八成收缴入国库,你今年足足能收到三万七千两银子。”
三万七千两?一年什么也不用做,当这个郡主就能有近四万两银子?!
齐玉璇这才对长乐郡的富庶程度有了直观的了解,原来她也是一年躺着不动就有四万两银子的人啊。
怪不得都说做勋贵好,她算是切身体会到了。
看小姑娘满脸呆滞,魂游天外,怎么如此吃惊,连手里的筷子都要掉了也没注意。
齐隽挑了挑眉,难道这些事情,姑母都没和她说过?
罢了,今日他说了出来,能让小姑娘开心一些也是好的。
他曲起手指,弹了弹她白洁饱满的额头,“乖乖吃饭,先别想了。”
吃完饭,齐隽直接回了齐国军营,为了魏家耽误了一整日时间,军营之中几位将领都等着太子这位主心骨回来主持大局,自然耽误不得。
齐玉璇则继续在魏家宅子里休息,顺便过问一下昆城之中征调劳力修筑护城河一事。
还有两日,她就要回京了,能帮一些是一些。
两日时间很快过去,魏家意欲刺杀储君一事很快就有了定夺。
太子为国本,蓄意刺杀便是罪上加罪——既犯君权,又危国体,依律便是满门凌迟都不为过。
念在魏家曾经确实是世代忠良的份上,这次虽是误入歧途,但好在没有真正伤及太子,所以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魏家六族家产抄没,男丁流放岭南,女眷没为官婢,即日起便立刻发配,不得耽误。
乍听这判决,齐玉璇还有些不安。
这样是不是罚得太重了?不过是想将姑娘送到太子床上,她敢说,京中那些大臣们,哪个不是这么想的?也没见齐隽如此生气。
可判决以下,听几个丫鬟说起那黄纸张贴在告示榜上,有识文断字的书生看见为昆城百姓念诵,居然听闻一片叫好声。
齐玉璇这才知道,魏家在昆城已经是臭名昭着,昆城百姓早就深受其害,巴不得处置而后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