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三章 不靠谱的代言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原版小说十六万八千字左右,中长篇幅度,时间跨度从初中时代到大学,再到进入社会的成人阶段。
除男女主角柯景腾,沈佳宜外,还有众多性格鲜活的人物角色。
像是柯景腾的几个死党好友,曹国胜,谢明和,许博淳,沈佳宜的闺蜜,老公,初中阶段的各科老师,校长。
然后大学时代柯景腾的室友,都是有名有姓的角色。
当然,改编成电影肯定要有所取舍,很多的情节会删改,一些不重要的人物也不会出现,主要线索还是围绕在那些青春懵懂的感情和热血友谊上面。
这也是这本青春小说和同类型故事最大的区别。
前世的时候,这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也是原作者本人九把刀亲自操刀。
大概也正因此,作为导演的作者能够把握小说的精髓,改编的电影在这个类别中算得上是天花板级别。
陆清风不清楚换了一个人来改,这本书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但不管怎么说,这本书是从他手里流传出来,他也不想被人搞砸了。
所以,对于客串一事并不抵触。
“那边的说法是柯景腾的大学舍友之一,或者是沈佳宜的丈夫。”
邹妍希说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她没有看过这本小说。
但陆清风却忍不住翻了个大白眼。
这书最后的剧情什么样,他比谁都清楚。
沈佳宜最后结婚的场景由文字变成画面,拍好了绝对能成为青春电影的经典。
前世的时候,多少人看到这一幕,想起了曾经的初恋,为那没说出口,或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失去的美好而感动。
不过那是作为观众,代入演员,感觉就不那么美好了。
“回复他们,我不会演戏,就给我一个没有台词的角色就行。”
这样做,电影的话题度肯定爆表。
虽然不想这本书改编后的电影扑街,但还不至于让他牺牲这么大。
邹妍希没说什么,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继续把这两天汇总的事项上报。
主要还是文学界方面为主。
随着有了第一本畅销的出版物,以及不断产出优秀的故事,各大杂志社的约稿越来越多。
像是同属少儿杂志的《好奇号》《小读者》《十月少年》。
因为第一本出版书籍就是童话故事,且在《儿童文学》上连载的短篇也一直没断过,他目前童话故事作家的身份在业内是最受认可的。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成名已久的童话作家在公开场合也频频提起他的短篇作品。
这是《文通文学》杂志社在为他造势,为明年《皇帝的新衣服》《丑小鸭》参加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做准备。
《科幻世界》这边,《呼吸》的在科幻迷中引发的讨论,让编辑催促再次约稿,还问起了有没有长篇连载的想法。
《萌芽》自然是忙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上市工作。
《岁月推理》这边,征文活动的第三阶段也到了收尾阶段。
虽然十月刚刚过半,但最后一期的十二本小说质量层次差距明显,前三名断档领先,后面的基本追不上了。
十一月份,就是最后的选拔,优中选优。
杂志社内部对《占星术杀人魔法》极度看好,编辑赵昙昙已经开始跟进找翻译的事情了。
在文学领域,小说在海外出版,一名好的翻译影响力巨大。
因为各国之间语言和文字的差异,要将一段文字的意思准确传递过去,考验的不仅是翻译的语言功底,还有两国之间的文化熟知度。
所以,在国内,很多国外热门作品会有不同的翻译版本。
这点,在国外也是这样的。
陆清风脑海里自然有《占星术杀人魔法》的日文版。
但他没学过日语,以他自己的名义拿出来,太过扯淡,不现实。
说是找人翻译,他需要自己在把这本小说用日文在写一遍,还是在他自己根本不懂日文的情况下。
他都不敢相信这是什么样的工作量,要知道,这本小说他可是有修改的,而他知识库中的是原版。
所以,这种事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干吧。
这些事情都是杨秀秀在负责,不过也会汇总给陆清风,让他知道事情进度。
不过现在有了邹妍希这个助理,在他忙的时候,这些事情都会由她接手整理。
“童话的邀约都帮我婉拒掉吧。”
和《儿童文学》的合作一直亲密无间,那边资源投入也一直很舍得,没必要另起炉灶。
“《科幻世界》那边就说我手头还有几个短篇的思路,等写完以后,再考虑长篇的事。”
科幻小说,陆清风之前的想法就是先凑一个短篇集出来,再发布长篇。
“还有一件事。”
将这些一一记录下来,邹妍希翻开下一页。
“有两家公司想找你代言。”
“啊?”
陆清风十分惊讶,他现在的知名度已经到了有产品代言找上门了么?
他觉得这里面肯定有坑。
“嗯,一家国产护肤品,一家艺术培训机构。”
邹妍希一边说着,将夹在笔记本中资料递了过去,上面有这两家找过来的品牌信息。
第一家护肤品品牌多少有点不靠谱,作为一个线上品牌,只通过网络销售,并没有线下实体店铺。
也就是所谓的网红品牌,以主播带货为主,主打的也是国风护肤概念。
对方诚意还挺足的,还发来了一份粗糙的策划案。
从那部他客串的网络大电影上扒下来的照片,配上对方的国风设计的产品外观,确实很上档次。
陆清风估计也是这个公司的人看到了这部电影,才起了这个找他做代言人的念头。
后面又翻了翻,他就将其丢到一边。
在策划案中,有让他上直播间带货的规划。
他倒不是反感直播,带带货这种偏离他的人设甚远。
且在起步初期就接这种代言,和自废武功没什么区别。
第二家要靠谱的多,是国内一家比较知名的青少年艺术培训机构。
应该是看中了他的小提琴家身份在网上引发的热度,以及作家的成就。
但教培行业坑太多了,这种还是不接为好。
所以,陆清风对这两个找上门的代言都果断选择了拒绝。
不过,他也明白了一件事。
外界对他打造的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印象,且认可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