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铭的神色极为复杂,像是被千般情绪缠绕。
他长叹一声,声音中满是无奈与愧疚,对着沈涵说道:“沈二小姐,实不相瞒,之前判你入狱,并非我本意,是皇后娘娘差人给我送来口信,让我务必给那倭人一个公道。
我要是不照做,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还会连累家中老小,无奈之下我才做出此等违心之事……”
“原来这竟是皇后的意思。她为何要这么做?”青阳侯闻言怒极,厉声质问。
“侯爷,下官派人去追查那些倭人的来历,发现他们与皇后娘娘身边的侍女紫萝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官怀疑,皇后娘娘就是他们背后的倚仗!”
“原来如此!难怪之前朝廷派人追查那些倭人的下落,都无疾而终,原来他们竟藏在凤仪宫里!”
“侯爷,如今这形势万分危急,你们还是速速离开吧。若继续耽搁下去,等皇后的援兵一到,我们谁都活不了!”
赵铭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双手不自觉地比划着,话语中满是急切。
青阳侯权衡了片刻,内心做着激烈的斗争,最终一咬牙,下定决心道:“好,本侯暂且信你这一回,你若是敢耍什么花样,就别怪我不留情面!”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赵铭快步上前,手忙脚乱地掏出钥匙,迅速打开了门锁。
众人不敢有丝毫耽搁,一个接一个鱼贯而出。
刚出侧门,他们便听到有呼喊声远远地传来:“往这边追,别让他们跑了!”
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青阳侯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待青阳侯一行人离开后,赵铭快速将门锁上,强装镇定地朝着追兵赶来的方向走去。
青阳侯等人心中满是担忧,一刻都不敢停歇,朝着城外拼命奔去。
待出了城,来到一处隐秘的树林时,沈涵竟意外发现那里停着一辆马车。
“侯爷,二小姐!”
两个侍卫听到动静,迅速从马车上跳下来,恭敬地给青阳侯与沈涵行礼。
“让你们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吧?” 青阳侯急切地问道。
“回侯爷,属下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准备了足够多的盘缠和干粮。” 侍卫回答得干脆利落。
“嗯。涵儿,上京城中如今太过危险,你现在就坐上马车走吧!” 青阳侯看着女儿,眼中满是慈爱与关切。
“爹,女儿若是走了,您和娘怎么办?” 沈涵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也带着一丝哽咽。
青阳侯看着女儿,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语重心长地说:“涵儿,你放心,我和你娘自有办法应对。你也知道,那些倭人背后倚仗的可是皇后,你留在这里太危险。
你去边城府找你妹妹,她虽然不愿与我们相认,但她素来心地善良,知道你有难,她肯定会帮你的。”
沈涵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她的双手紧紧地抓住青阳侯的衣袖,激动地说道:“爹,我不能就这么走了,我要和你们一起面对。皇后和倭人如此猖獗,我怎能一走了之,让您独自承担危险?”
青阳侯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安慰道:“傻孩子,你留下来非但帮不上忙,反而会让我们分心。你平安无事,才是爹最大的安慰。
你妹妹是个有本事的,你跟着她,爹也放心。我与你娘,在上京等你们回来!”
青阳侯的目光中满是期许,仿佛已经看到沈漫将倭人杀尽的场景。
沈涵咬着嘴唇,心中满是纠结与不舍。
她知道父亲是为了自己好,但想到父母要独自面对危险,她又怎么能安心离开?
这时,侍卫统领江淮走上前,说道:“小姐,侯爷说得对,您先离开这里,等局势稳定了,我们再去接您。你放心,我们一定会保护好侯爷和夫人的。”
沈涵看向江淮,又看看周围一脸坚定的侍卫们,心中明白,此刻她的离开,或许才是对大家最好的选择。
“爹,那您和娘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等我回来。” 沈涵哽咽着说。
青阳侯用力地点点头:“放心吧,涵儿,你自己也要小心。”
沈涵一步三回头,缓缓走向马车。
待她登上马车,车轮滚动,每一下吱呀声都似在拉扯着她的心弦。
她靠在车厢壁上,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但她知道,此刻除了逃离,她没有任何办法。
而在沈涵离开后,青阳侯带着人刚回到府邸不久,便被宫里的侍卫团团包围了。
青阳侯望着重重围住府邸的侍卫,面色沉静如水。
他看向领头的侍卫统领莫戟,大声喝道:“莫统领这是何意?我青阳侯府一向对皇上忠心耿耿,难道要被莫须有的罪名构陷不成?”
莫戟冷哼一声道:“青阳侯,你做了什么,自己心里应当清楚。若是老老实实将沈涵交出来,一切好说,如若不然,你就去替她顶罪吧!”
青阳侯听闻莫戟之言,仰天大笑,笑声中满是悲愤与不屑:“莫戟,你莫要被人当枪使!小女何罪之有?分明是皇后与倭人勾结,妄图颠覆朝纲,你们这般助纣为虐,日后定会遭万民唾弃!”
莫戟的脸色微微一变,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又恢复了冷漠:“青阳侯,休要多言,末将只是奉命行事。”
说罢,他一挥手,身后的侍卫们便如潮水般向府邸涌来。
青阳侯身边的侍卫们纷纷抽出兵器,与来袭的侍卫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耳欲聋,鲜血很快染红了府邸的地面。
屋里的王氏和沈重阳等人听到动静,见到满地的鲜血,吓得直接晕了过去。
而沈敏昭见父亲被围攻,快速取过兵器加入战局。
然而,宫里的侍卫人多势众,青阳侯等人最终不敌,被他们全部拿下。
第二日,青阳侯一家被抓的消息不胫而走,百姓们听了之后,顿时群情激愤。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议论纷纷,对朝廷和皇后的不满达到了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