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的阳光透过窗棂,在方济平的诊室里投下斑驳的光影。方医生摘下金丝眼镜,揉了揉疲惫的双眼,又从抽屉中取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翻开一页空白,提笔写下日期:1928年5月15日。
这是方济平的习惯——每天完成诊疗工作后,他都会记录下当天的见闻和思考。这既是医者的职业习惯,也是他对这个时代的私人记录。十年前从德国留学归来,他在上海滩创办了这家融合中西医学的诊所,亲眼见证了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
方济平沾了沾墨水,开始书写:
今日又诊治了二十余病患,其中不乏上流社会的名流显贵。有意思的是,无论贫富贵贱,面对疾病时,人人平等。那些平日趾高气扬的富人,一旦卧病在床,也会露出脆弱无助的一面
上午接诊了沈二夫人带来的女儿清韵小姐。这女孩天资聪颖,言谈举止不像一般闺秀那般拘谨,反而充满了朝气和好奇心。她对我的西医器械十分感兴趣,问了许多问题。沈二夫人告诉我,清韵在新式学堂读书,对科学和医学颇有兴趣。
看着清韵小姐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我仿佛看到了这个国家的希望。新一代的女子,不再被禁锢在深闺中,而是敢于探索、敢于思考,这是令人欣慰的变化。
方济平停下笔,回想起今日与沈若兰的谈话。那位看似柔弱的女子,眼中却闪烁着不同寻常的智慧和坚定。
沈二夫人向来举止优雅,处事得体,是我接触过的上流社会女眷中最令人敬佩的一位。今日见面,她除了带女儿来诊治外,还特意向我询问了一些特殊药品的功效。从她提的问题来看,她似乎在为某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准备。
作为一名医者,我能感受到上海滩暗流涌动的氛围。程家近来在政商两界的活动频繁,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沈二夫人的谨慎和未雨绸缪,或许正是对这种情势的回应。
我答应了她的请求,为她准备了一些应急药物,包括止血粉、镇静剂和一些西方新研制的特效药。这些药物在危急关头或许能派上用场。作为医者,我无权判断病人的处境和选择,只能尽我所能提供帮助。
方济平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上海滩的夜晚即将来临,华灯初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然而在这繁华背后,却暗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暗流和危机。
近来病患中,军阀势力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大多酗酒成性,身患各种奇怪的疾病,却又不愿接受正规治疗,只求速效。这反映了当前社会的一种风气——急功近利,不计后果。
今日也有一位军阀的亲信前来就诊,不经意间提到他的上司与程远山有密切往来。据他所言,程远山最近在谋划一项大生意,需要军方的支持和保护。这种商政勾结的行为,在当前的上海滩并不少见,却往往埋下祸患的种子。
方济平回到书桌前,继续写道:
我时常在想,这个时代的变革到底会将我们带向何方?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涌入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欣喜地看到女子可以接受教育,看到现代医学拯救无数生命,看到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物质生活的改善。
然而,我们也目睹了传统价值观的崩塌,道德伦理的混乱,以及权力和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在这样的环境中,像沈二夫人这样既能坚守传统美德,又能接受新思想的人,显得尤为珍贵。
方济平想起上月宋老爷子来诊所时的情景。那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看似只是来寻常体检,实则与他有了一番深谈。
宋老爷子上月来诊所时,特意向我打听了程家的一些情况。作为一名医生,我接触的是各个阶层的人,往往能听到一些不为人知的消息。但我有职业操守,从不泄露病人的隐私和秘密。
然而,宋老爷子的一番话让我深思。他说:";方医生,您见多识广,想必明白当前局势的微妙。程远山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商人的界限,触及了某些不该触及的领域。这不仅关乎一家一姓的兴衰,更关乎社会的安定。";
我能感受到宋老爷子的忧虑不仅仅是出于私心,还有对社会大局的考量。他提到了沈二夫人和程夫人,暗示二人都在为可能到来的风暴做准备。这让我不禁为这两位女性感到担忧和敬佩。
窗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打断了方济平的思绪。他抬头看向窗外,发现一只麻雀正站在窗台上,歪着头打量着室内。这小生灵无忧无虑的样子,让方济平恍然回到了少年时代,那时的世界似乎还没有那么复杂。
今天还接诊了周夫人。这位上海滩顶级名媛的背后,是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的智者。她看似只是来例行体检,却巧妙地引导谈话至时局变化。当谈到程家的处境时,她意味深长地说:";乱世之中,明哲保身是智慧,但有些责任,却是无法推卸的。";
我能感受到,周夫人这番话不仅是在表明她自己的立场,也是在暗示上海滩这个复杂社会网络中各方势力的微妙关系。作为一位名媛,她的影响力远超表面所见。她与沈二夫人的友谊众所周知,而这种友谊在当前的形势下,无疑是沈二夫人的重要依靠。
方济平拿起茶杯,啜了一口已经有些凉的茶水,继续写道:
近来我越发感受到医者的局限。我们可以治愈身体的疾病,却无法治愈社会的顽疾。商人逐利的本性,军阀争权的野心,政客利益的纠葛,这些都已深深植根于当前的社会结构中,形成了一种难以打破的循环。
在这样的环境中,普通人如何自处?像沈二夫人这样的女性,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这是我常常思考却难以得出答案的问题。
或许,答案就在那些默默努力、坚守本心的人身上。沈二夫人以她的智慧和坚韧,为女儿创造了一个更好的未来;周夫人以她的影响力和远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桥梁;宋老爷子尽管年迈,仍心系社会大局,使用他的余威维护某种平衡。
这让我想起德国留学时,一位教授说过的话:";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由某个伟人独自推动的,而是由无数普通人的日常选择和行动共同塑造的。";如今看来,这话确实有理。
方济平站起身,走到药柜前,检查了一遍药品的储备情况。作为一名见证了太多人间冷暖的医者,他总是做好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明天我计划去一趟孤儿院,为那里的孩子们做例行体检。那些孩子是这个动荡时代的无辜牺牲品,却也是最纯净的希望。每次看到他们天真的笑脸,我都会重新找回行医的初心。
说起孤儿院,不得不提沈二夫人的慷慨捐助。她虽非富甲一方,却始终默默资助着孤儿院的运营。这种不求回报的善举,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
清韵小姐告诉我,是她母亲教导她";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道理。看来,沈二夫人不仅为女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更着重培养她的精神品质。这种教育方式,应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效仿。
方济平忽然想起今晨的一幕。当他走过南京路时,看到一群年轻学生正在派发传单,宣传新思想和爱国理念。那些年轻的面孔上洋溢着的热情和信念,深深触动了他。
今早在南京路看到了学生运动的场景。年轻人总是最富有理想和激情的群体,他们对社会的改变充满了期待和行动力。然而,在这个复杂的时代,单纯的理想主义往往会遭遇现实的重重阻碍。
我想起清韵小姐今天提到她学校的读书会,学生们正在讨论国家的前途和女性的地位。这种思想觉醒,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同时,我也担忧这些年轻人是否能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是否能够在激进与保守之间寻找适合中……
作为一个亲历了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人,我深知文化变革的复杂性。它不是简单的取舍,而是一个漫长的融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像沈二夫人和清韵小姐这样能够兼容并蓄的人,或许能为社会提供一种平衡的示范。
方济平的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一行行整齐的字迹。这些文字不仅是他个人的思考,也是一个特殊时代的见证。
最近几周,我注意到来诊所的病人中,有不少是程家的仆人和家丁。他们表面上是来治疗各种小病小痛,实则像是在打探消息。有几次,我察觉他们在试图了解哪些权贵最近来过诊所,尤其关注宋家的人。
这种情况让我不得不提高警惕。作为一名医生,我必须保护所有病人的隐私和安全。因此,我已经安排了一套特殊的记录系统,将敏感病例的信息用特殊的编码方式记录,以防被有心人窥探。
同时,我也暗中留意程家的动向。据我所知,程远山最近的行为越发激进,甚至惊动了一些在上海有重要影响力的外国势力。这种冒险行为,无异于在火药桶上跳舞,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方济平深吸一口气,思考着如何措辞才能准确表达他的担忧和观察。
在我看来,现在的程家就像一个欲速不达的病人,急于强大,却忽视了根基的稳固。程远山的野心和急躁,使他忽略了可能的风险和后果。而这种态度,在医学上往往会导致病情的恶化甚至不可逆的伤害。
反观沈二夫人,她的行事方式则如同中医的调理——缓慢但扎实,重视根本而非表象。她为女儿铺设的道路,不求快速成功,而是着眼于长远发展,这种智慧是值得敬佩的。
我有时在想,若是程远山能听从沈二夫人和程夫人的建议,或许程家的道路会走得更稳健,更长远。可惜,权力和野心往往会蒙蔽人的双眼,使他们看不到身边真正的智慧。
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方济平点亮了桌上的煤油灯,温暖的光芒驱散了室内的阴影。
今日最后一位病人是程府的一位丫鬟,是沈二夫人身边的贴身丫鬟。她带来了一封沈二夫人的亲笔信,请我在近期内备好一些特殊药品,并嘱咐我必要时能为她和清韵小姐提供帮助。
信中没有明确说明具体情况,但语气中透露出的紧迫感让我意识到,程家的危机或许比我想象的更为迫近。作为一名医者,我当然会尽力而为。不仅因为这是我的职责,也因为我欣赏沈二夫人的为人和智慧。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能够像沈二夫人这样保持清醒和坚定,已经是一种难得的品质。而我,作为一个见证者和参与者,将尽己所能,在这场风暴中提供我能提供的帮助。
方济平放下笔,轻轻合上笔记本。今天的记录到此为止,但他知道,上海滩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他,将继续用医者的视角,记录这个城市的脉动和变迁。
他走到窗前,望着夜幕下的上海滩。霓虹灯闪烁,汽车鸣笛,人声鼎沸,一派繁华景象。然而在这繁华背后,暗流涌动,危机四伏。作为一名医者,他既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亲眼见证着这个城市的兴衰与变革。
夜风轻拂,带来远处的歌舞声和汽车鸣笛声。这是一个正在觉醒的城市,一个充满矛盾与活力的时代。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人都在书写着自己的故事,包括沈若兰、程远山、宋玉芙、沈清韵,以及他自己——方济平。
方医生关上窗户,准备结束这一天的工作。明天,他将继续他的医者使命,为病人解除痛苦,为社会留下记录,为这个时代作出见证。
而他的手记,将成为这个特殊时代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阴暗,社会的进步与停滞,以及那些在风雨中坚韧前行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