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太薄,装不下他的伟大。”故宫博物院一个导游小姐看着一幅古代人物画像轻声叙说道。
“你们现在看的各种影视剧演绎的恭廉郡王,玩世不恭,游手好闲,整天专研奇淫技巧,可是事实证明,短短的大乾王朝却是那个时代的科技巅峰。
正因为他思想过分领先,也是导致他英年早逝的原因,俗话说,过智者夭。
但是有些人寿数虽短,却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流传万年。”导游小姐继续说道。
“小姐,那为何又有人说他李家一身反骨。”一个带眼镜的年轻人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轻声说道。
“不对,李洪熙的祖父和父母都是卫国戍边时在北境战死的,课文中说他们是民族英雄。”一个小孩大声说道。
“小朋友,那时候的人们自古受儒家文化熏陶,人不可无君无父。他的孙子李林举兵反乾为何历史上没有人贬低他?反而说他是一代明君呢?
是因为李林未食大乾之俸禄,但是,李阳之食的是大乾的俸禄,他李洪熙也是自幼食大乾之俸禄的大乾臣子。
吃着大乾的饭,却砸着大乾的锅,这不是人臣之道,更不值得推广。
导游小姐别打断我,您听我说完,纵然他对我们华夏国家科技,建设银行使百姓赋税减轻,还有使商人行商规范等等都做出了很多贡献。
但是,他以及他祖父的行为却难登大雅之堂!人无信而不立!”那年轻人拿掉眼镜轻轻擦拭掉上面的薄雾。
“这,”导游小姐突然张口结舌。
“小朋友,课文可有说恭廉郡王李洪熙是民族英雄?”那人突然蹲下小声问道。
“没有。”小朋友小声回答。
“他收回新疆,平定三藩,并且讨伐倭国,征讨越南等地,使得大乾开疆扩土。
小朋友你想啊,那时候很多地方都是我们华夏的版图,可纵然如此,为何没说他是民族英雄呢?
谋逆之罪,以臣弑君,哪怕倾尽黄河之水也无法洗脱他的这一身的罪名!”那人起身推了推眼镜。
“李洪熙无论多么伟大,历史书都装的下他,小姐,劳烦以后讲解李洪熙的时候,请务必说清楚,他是有优点,但是他错误也要讲出来,莫要误解华夏同胞!”那人说完,便转身离去。
留下了一脸懵逼的导游小姐,也留下小声议论的人群。
他是谁?没人知道他是谁。
但是导游小姐很快整理了自己的情绪,随即又轻声说道。
“刚刚那位先生说的很对,李洪熙这个人物确实有很多缺点,按理说那个时代受儒家文化熏陶,定然不会在弑君以后,还能活的如此洒脱。
可是,也有历史学家说,李洪熙并未弑君,首先是惠昭帝,惠昭帝是李洪熙的外公,而李洪熙又自幼在皇宫长大。
所以他们之间是有非常重的感情,至于说惠昭帝有意传位于淮王萧明睿,让惠灵帝心存不满,所以联合李洪熙在昭帝六十九岁的生日时,举兵谋反,而惠昭帝不愿立萧明轩而被李洪熙逼死在奉天殿。
这点可能性不大,因为研究史书的我们会发现,萧明轩备受惠昭帝宠爱,十二岁就被惠昭帝立为太孙。
而且大乾记里也有记载,惠昭三十九春,昭帝似有病疾,早食膳而不进,唯半瓯羹!
说明什么?说明在惠昭三十九的春天,惠昭帝早餐只能吃下小半碗稀饭。所以现在很多人都猜测惠昭帝是刚好在那天病死的。”导游小姐轻声说道。
不过,她也回头又仔细看着玻璃柜的画像,随即又苦笑一下决定,以后在讲解李洪熙的时候。
就把他的缺点和错误历史记载也要讲解一遍,毕竟李洪熙一直都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故事几乎每隔几年都会有电视,电影出现。
仿佛,历史里,唯有他的故事最吸引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