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和姜夏分别也没有太长时间,算不得久别重逢,不过在这种危难环境相见也算得上是他乡遇故知了。
沈墨三两步走了过去,惊喜得在姜夏后背拍了一把:“你怎么也在这!”
姜夏拉着沈墨走进厨房后面,来到一位正在检查食材的老者面前,介绍道:“师父,这是沈墨你应该认识吧,沈墨,这就是我师父,龚军。”
“龚师傅好。”沈墨认真打了个招呼。
“好了,这一批没啥问题,赶快进行食材的处理吧。”龚军对旁边人嘱咐了几句,随后才转头看向沈墨,“条件所迫,咱们就不要做太多客套了,你带来了多少人?”
沈墨伸手招呼远月的成员们走了过来,姜夏此时还在沈墨耳边小声说道:“我师父当年川省大地震就是厨师志愿队的队长,这次也是他领队,经验丰富,可以的话我希望你们也能听他指挥。”
沈墨点了点头,正要开口,可龚军却是看着远月的学生们已经皱了皱眉头:“怎么派了一群孩子过来?”
“您老也别担心,虽然我们年纪不大,但是厨艺都是过关的,有事您吩咐就好。”沈墨跟着补充了一句。
“我倒不是担心你们的厨艺…”龚军皱了皱眉,最后还是摇了摇头,开口询问,“会用柴火灶吗?这里没有足够的燃气灶给你们用啊。”
这还真是个问题,哪怕是沈墨,对柴火灶也只能说是会用,但对火候的掌握肯定是不如平时直接用燃气灶那么顺畅的。
果然,在听到沈墨的翻译之后,远月众人都是有些茫然摇了摇头,也就是田所惠,在老家,回乡下爷爷奶奶家时算是点过炉子,但也没有用柴火做饭的经验。
“算了,学吧。”不再纠结,龚军不再纠结,指了指旁边的一大筐土豆,“先麻烦你们把土豆皮削了,切成块吧。”
这个问题并不算困难,沈墨很快就带着几个人忙活了起来,期间,还阻拦了一下爱丽丝的操作。
“先不要洗了,等到削完了皮,再统一进行清洗,干净的水资源是很宝贵的。”拦住了洗一个土豆削一次皮的爱丽丝,沈墨扭头看向其他几人。
出乎了沈墨的意料,这些学生们还都算是适应的很快,此刻工作起来也都十分投入,而其中最适应的,恐怕就是叶山亮了。
别看他一副贵公子的模样,但小时候他只是一个露宿街头的流浪儿,所以面对困难的环境时,他的眼神中甚至流露出了一丝怀念的情绪。
“刚好,我跟你们讲一下这段时间烹饪的几个重点吧。”一旁,刚刚调试好灶台的龚军走了过来,“第一,沸进沸出,也就是蔬菜必须要经过沸水焯透;第二,要少加油多放盐,油多不利于消化吸收,易引起腹泻,而天气炎热出汗,需要补充盐分;第三,不能出现生食,所以日料里的刺身之类食物就不要尝试了;第四,从工艺上,多用炖、焖、煮等烹调方式,保证菜品入味可口;第五,决不提供隔餐隔夜剩饭剩菜,当天菜就要当天全部吃完。 ”
听着沈墨的话,几个人也都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记在了心中。
处理完土豆之后,又开始处理起了大量的各种罐头,期间,田所惠因为有生火的经验,被叫了过去给搭建的临时土灶生火。
旁边,还有几个寺庙里的僧人正在劈柴,此时见到有人开始准备生火,纷纷抱着柴火走了过来。
“谢谢。”虽然知道对方大概率听不懂,田所惠还是很礼貌得道了声谢,先把一些方便引火的报纸废纸等东西铺在炉灶底下,转身就拿过柴火,可是此时,她的手却突然一顿。
此时,她手中的那块柴火上,正有着一个木雕的佛头,似乎在讲述着这块木头的来历。
抬起头,田所惠看向了又抱着一捆柴火走了过来的僧人,赶紧伸手指了指木片上的佛像。
僧人似乎明白了田所惠的意思,只是摇了摇头,冲田所惠双手合十行了个礼,转身继续去忙其他事情去了。
有些怔怔得看着僧人离去的背影,她突然感受到自己手中的木柴被抽走了,转头一看,原来是沈墨处理好了手头的工作,过来给她帮忙了。
田所惠还有些怔然的样子,沈墨笑了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种修行,别在意那么多,快干活吧。”
把手里的木片立在引火的纸上,沈墨取过一些比较细的木棍,围着中间的木片搭成圆锥状,搭完一圈之后,松开了手,柴火竟稳稳立住了。
“还行,算是没忘了手艺。”沈墨对旁边的田所惠说道,“这种塔型架法,通风最好,生火也最旺,燃烧也最充分,说白了,就是从内层开始,从细到粗,把柴火搭成圆锥状,最后点燃下方的引火物即可。”
田所惠学着沈墨的样子,在旁边的灶上也尝试了起来,几次之后才掌握到了诀窍,成功搭好了柴火。
而沈墨真正赞叹的,是这几个现场垒起的灶台,听说就是出自龚军之手,整个灶台通风顺畅,排烟充分,虽然没有鼓风,但是火烧起来之后,只要通过调整遮挡在通风口前的简易盖子,调整入风量的大小,就可以顺畅调整火势的大小。
所以在生火的时候,沈墨是有认真进行观察的,这可算是个绝活了,他也是死死把这个土灶的结构给记在了脑海里。
他一开始还在疑惑,明明是志愿队,应该不至于还得现场取材,用砖头碎石搭配着黄泥垒灶台吧,随队肯定会带更好的东西。
但是在实际上手之后,沈墨觉得,那种能通过拆解携带的便携灶台,没准还真没这个土灶好用,只能说老一辈的大厨们,各个都是身怀绝技的。
等到火升上来之后,沈墨架起了大号的蒸锅,开始了今天的第一道菜品的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