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远在堂屋待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见奶奶就带着二姐,三姐端着刚刚炒好的菜进来了。
陈清远见这个情况,立马就站了起来到老娘的房间敲了敲门,告知两人晚饭的时间到了。
不到一会儿,他就见老爹从房间里面出来了。
当两人来到堂屋的时候,钱氏是已经弄好了老大和他媳妇的饭菜了。
于是,她就让大儿子趁热,赶紧把分好的饭菜端到房间里面,让他们两夫妻自己吃。
陈清远看着老爹又出去了,就坐在姐姐的旁边,然后一边慢慢吃饭,一边和爷爷,奶奶聊着地里和店铺的事情。
不过三人大多聊的是店铺的生意,毕竟现在家里的田地,大部分都是租给了村里人,自己家每年就适当收取一定比例的粮食而已。
陈清远从奶奶的嘴里得知,现在店铺的生意是比之前好了很多,现在每天都能有8两左右的银子收入。
现在天气一冷,有点钱的人家和一些读书人,都是比较喜欢来买围巾和手套了。
陈清远听到这个好消息,才安心地吃饭。
这样也挺好的,毕竟从月初开始,家里就请了村长媳妇和另外的几人,一起到老家那边做这个针线活,而且这个手套里面的皮毛,也是从外公那里收来的。
要是都没有什么人买的话,自己家很容易就亏本了,这个事情是陈清远不愿意看见的。
.......
接下来的几天,陈清远就和家里人去过一趟镇上,买了一些必备的年货,就没有再出过门了。
虽然他没有出门,但是事情也不比别人少。
因为每天除了看书和练字外,他还要教皮蛋和堂哥陈以安认认字。
然后就是不停地写对联了,这个对联是给村民们的,刚刚开始的时候,每家都是要写好多张。
这个写对联的事情,老陈头本来还担心会影响到大孙子读书。
但是他又见陈清远每次写完,都是一脸笑呵呵的样子,就没有阻止了。
不过老陈头还是在村里放出话,一家不能超过三张对联。
别以为他不知道,有些村民还帮一堆亲戚过来要对联的。
再说了,现在陈家村谁家要贴三幅对联以上的,基本上都是贴一副而已。
现在他规定给每家写三副对联,已经是包含了给亲戚的一,两份了。
陈清远对爷爷的做法也是很满意,有些村民,平时对自己还是很不错。
所以,自己才愿意挤一些时间来写这些东西,但这前提条件是村民自己用。
如果是村民的亲戚们,那就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了,他们和自己无亲无故的,自己愿意再写一两副对联,这在他看来已经是很好了。
不过,陈清远还是在除夕夜的前三天,再让爷爷帮自己在村里传话。
谁家还需要写对联的,就赶紧拿红纸过来了,要是再晚一些,他就不准备再写了。
果然这个话一出,又见几家人拿着红纸急匆匆过来了。
陈清远在最后一个村民的红纸上写下,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就收笔了,慢慢道:“大海堂叔,这个还可以吧?”
陈大海连连点头,笑着道:“不错,虽然我不太懂是什么意思,但是看着这字就是好看。”
陈清远心想,这些对联都是上辈子大街小巷经常看见的,不好的话,怎么会那么多人买这些对联?
但是因为村里人基本上都是不识字的,所以每一次陈清远都是在写完后,都会解释一下对联的意思。
于是,在墨水干了后,就大概解释道:“上联是每天都会赚到很多的银子,下联是每年的福气都会随着春节而到来。”
陈大海听到这个话就拍着大腿,高兴道:“这个寓意好啊,我家就喜欢这个了,那堂叔我现在就拿回去了。”
站在一旁的陈大竹,见每个村民都是一脸高兴的来,又是一脸高兴地走。
就着急了,道:“儿啊,咱们家的对联都还没有写呢,你把好的都写出来了,等等咱们家的时候,就都没有好的了。”
陈清远让皮蛋继续磨墨,笑着道:“放心吧老爹,咱们家的对联,我早就已经想好了,你先把咱们家的红纸放上来。”
陈大竹连忙把自家的大红纸,铺好在书桌上,就道:“红纸已经弄好了,儿子赶紧写啊。”
看着老爹一脸着急的样子,提笔就写上,看着桌子上的对联,不禁满意点了点头。
写的上联是: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是: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是:五福临门。
陈清远就说道:“老爹,这个就是咱们新家的对联了,一会我再写一副是贴到旁边老家的,你收起来后不要弄混了啊。”
陈大竹点了点头,等陈清远又写下了另外一副后,就小声道:“儿子,今年既然都写了这么多了,你不妨再写多两幅对联,我明天拿去你外公家。”
陈清远有点诧异了,老娘给老爹生了一个儿子,威力是这么大的吗?往年也没见老爹有这么献殷勤啊。
但是陈清远只是惊讶了一下,在红纸铺了上来之后,提起笔刷刷又是写下了两幅对联。
陈大竹见儿子想都不想一下就写下来了,有点不太满意道:“儿子,你可不能随随便便写啊,要写的寓意好一点的,不然你老爹拿不出手啊。”
陈清远想了想,于是就又在另外的红纸上,写下了另外的两幅对联。
放下毛笔,满意地点了点头,就说道:“那老爹,你就拿后面写的这两幅去外公家吧,后面的寓意应该比较合适一点。”
陈大竹有点疑神疑鬼了,道:“是吗?那我瞧一瞧再说。”
“其实四副对联,寓意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很好的,只是前两幅对联写的是好运和平安,后面那两对写的是发财和添丁。”
“哦,那我就拿后面写的了,不过刚刚写的这两幅对联,有点浪费了,咱们又用不上了。”陈大竹有点懊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