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夫子日日考教,弘时学业上的缺陷就不那么显眼了,眼见永寿宫闭宫依旧被皇帝记挂,皇后更为眼热有阿哥的嫔妃。
在诡谲的气氛中除夕夜宴终了,皇帝酒气四溢的上了轿辇。
剪秋扶着压根没动过筷子的皇后,轻声安抚着:“今儿是除夕,娘娘早些回去准备着吧。”
皇后垂眸,很快又昂起头,得体的点了点头,“今天皇上高兴酒多了,别忘了叫绘春她们给各宫送去醒酒汤。”
“娘娘体恤六宫,六宫妃嫔却未必体恤娘娘。”绘春比剪秋稍后一点,压低了声音似是自言自语般道。
剪秋不悦地蹙眉回头瞪了她一眼,直叫她退后了好几步。
也不知皇后有没有听到,她在一处湖泊旁站定。
月光下雪白如玉,层层叠叠的枯枝遮蔽了远处的玉色。
釉色的玉胎萦绕着温润的色泽,角落里飞檐楼阁的阴影都成了陪衬。
“娘娘,夜里风大,咱们回去吧。”剪秋感受着皇后缓缓放轻的力道,趁着皇后心情松快些开了口。
皇后回神,转向红墙黄瓦,不咸不淡的回道:“风凉啊,人心也凉啊。”
苏培盛搀着皇帝在养心殿用了醒酒汤,几个美婢拥上来给皇帝擦拭身子,换上了熏得暖烘烘的衣裳。
苏培盛听着里面的动静,婢子们好似鱼贯离去进了围房,苏培盛又默数了三声,才推门进去。
皇帝已经换了一身新裳,正倚靠榻上,一手捏着眉心一手搭在膝头。
“皇上,晚上去哪儿安置呢。”苏培盛轻声道。
“朕去看看芳妃。”皇帝沙哑的声音传来。
苏培盛一惊,暗道皇帝果然是酒多了,小心提醒道:“皇上,皇后娘娘命人送了醒酒汤去各宫,芳妃娘娘只怕是歇下了。”
皇帝默然了一瞬,叹了口气。
“这酒太烈,喝得朕头疼。”
苏培盛微怔,随即心中一喜,“皇上同莞,莞小主所酿的桂花酒醇香无比。”
皇帝咂了咂嘴,似在回忆,“嗯,对,只是酒本醉人,没有烈性反失其味。走吧,去景仁宫。”
夜深了,永寿宫早早熄了灯。
弘暄临走前偷喝了一杯,此刻已经是昏昏沉沉的了。
江如吟知道今儿皇帝不会来,所以放开了也多用了几杯,有一搭没一搭的给弘暄拍着背。
许久,弘暄红彤彤的脸蛋归于平静,呼吸也平稳了许多,江如吟才无声打了个哈欠,轻手轻脚的离开偏殿。
“明早炖白粥即可。”吩咐了一句,江如吟不雅的打了个哈欠,到现在她还脸颊通红的,头脑也阵阵发昏。
弘暄便是遗传了江如吟,一口酒液便红了脸。
......
天色尚早,御花园里的露珠刚凝聚出来便被吹拂成了一层白霜,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永寿宫的宫门缓缓打开,江如吟一身典雅的旗装,发丝整齐地挽成发髻,头戴一整套翡翠首饰,金黄色的穗子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无声无息。
她身旁,弘暄身着崭新的锦袍,虽年纪尚小,肃着脸样子还算有模有样。
“往后去御书房,定要听先生的话,不可顽皮。我去南三所给你准备房间。”江如吟蹲下身子,温柔地整理着弘暄的衣领,眼中有期许有信任。
弘暄用力地点点头,脆生生地回答:“额娘放心,儿子定会好好学习。”
两人上了车轿,沿着宫道前行,一路上,宫女太监们恭敬地垂首避让。
途经御花园时,天空泛起一抹鱼肚白。
弘暄看着窗外的一片寂静,眼中透露出些许紧张,他转头对江如吟道:“额娘,儿臣会常常去给您请安的,等开春了,儿子给您带最好看的花。”
江如吟嘴角微微上扬,轻笑道:“好,额娘等你。”
车轿行至延禧宫前,只听“咚”的一声,延禧宫门被打开,里头出来一打扮素净的宫装女子。
女子不疾不徐地缓缓而来,扬声道:“芳姐姐,可否载我一程。”
“陵容。”清脆女声从车轿中传来,袁北山掀开厚厚的帘子,江如吟温和一笑。
“快进来,别冻着了。”
空间有限,弘暄弯腰作揖。
安陵容冲他笑笑,坐在了他的对侧。
继续前行,
“总归明年就是弘宁了,正好来陪陪姐姐。”安陵容看着江如吟道。
江如吟嗔怪的看她一眼,“我又不是小孩子,倒是你,可跟弘宁说好了?”
“弘宁昨晚闹腾着要听丝竹管弦,我哄了许久,他现在啊还沉沉睡着呢。”
江如吟细细看着她的神情,“我瞧你可是乐在其中呀。”
“哈,”安陵容捂嘴笑着,“以前我还担心他长成了个闷葫芦,没想到是年纪不到,现在才开始调皮。闹腾是闹腾,可我心里也高兴呀。”
“弟弟小时候没精力,现在大些了,就批露出孩子气了。”弘暄突然道。
安陵容轻指了下弘暄,冲江如吟笑,“你看他,明明自己还是个孩子呢。”
从延禧宫旁的宫道拐一下,一路直行左侧便是皇极门。
不多时,便到了御书房。
门口的太监见了急忙,急忙行礼:“给芳妃娘娘、谦嫔娘娘请安,六阿哥吉祥。”
妃嫔一般是不能离开内宫的,但今日是弘暄首次进御书房,谁也不敢说江如吟的不是。
江如吟微微颔首,嘱咐道:“去吧,额娘先去南三所。”
弘暄深深看了一眼江如吟,这才僵着身子迈入御书房。
江如吟站在门口,目送着弘暄的背影。见他僵硬地走了几步,好似渐渐恢复了从容的姿态,江如吟才真正的安心。
安陵容也看着,才转头看向江如吟,“姐姐。”
无声点了点头,江如吟才转身,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南三所去。
南三所西边便是外御茶膳房,后宫有内御茶膳房,外御茶膳房便专供外朝。
江如吟偏头往外御茶膳房里边看,安陵容似是看穿了她的心思,笑道:“姐姐的小厨房可日日开着火呢,到时候日日派人来送也未尝不可。”
江如吟叹了口气,“弘暄喜欢吃甜的,不甜的他嫌没味道,稍甜一点便不肯吃。恐怕除了静儿的手艺,还真没人能满足弘暄的胃口。”
安陵容回忆了下,方才上车时,好像看到了那位名叫静儿的宫女。
“姐姐是想?”
江如吟点了点头,“我把静儿提为一等宫女再留在弘暄身边,静儿是我永寿宫出来的大宫女,这样她能照顾弘暄的同时也能自保。”
“姐姐说的是,这么说来,我也该准备着了。”安陵容若有所思。
江如吟偏头,“你有看重的宫女太监便告诉我,我替你查查,省的旁外生枝。”
安陵容重重点头。
短短一截路程,江如吟继续闭目养神。
静儿的全家都握在江如吟手中了,其他亲戚也监视起来了。从缚秋看重静儿的那一刻起,便报给了江如吟,江如吟命人将其祖宗十八代都查了出来,缚秋这才放心把静儿带在身边教着。如此已经七年有余了。
留在一位皇子身边当大宫女还能换来全家的荣华富贵,静儿毫不犹豫的表明愿意肝脑涂地。
“阿哥身边的小太监是重中之重,姐姐是如何安排的?”安陵容又问。
“小蝉子和小蜓子都是袁北山一个是袁北山的徒弟一个是干儿子,都是信得过的。”江如吟淡淡道。
安陵容点头,她听懂了,沾亲带故是其次,信得过才是主要,这样的话,她就有些惆怅了。她心中不由想到了多年前那个在门前叩头的小太监。
小蝉子是袁北山从英华殿提来的一个小太监,比弘暄大四岁。小蜓子则是江如吟塞给袁北山的干儿子,是家里培养出来的,比小蝉子还大四岁。
如此身边三个人,再加上南三所总管会派来两个小宫女,至少十二岁之前是够用了。
宫中无太后,皇帝、皇后和贵妃到时候也会赏人下来。
江如吟的最低要求便是自己的人能一对一监视着一个,所以之后再派人即可。
像弘时刚入阿哥所,齐妃一次性塞了六个宫女八个太监,把弘时的院子都塞满了,还被皇帝训斥了句。
这个时候阿哥都去御书房上学了,只有董鄂氏几人留在阿哥所。
董鄂氏是尚书席尔达之女,本身是个颇有学识的女子,有她阿玛之名在,阿哥所中的她耳目通明。
她带着钟氏守在门前,见江如吟一行人过来,见江如吟身边还有一位女子,打扮虽简单首饰却是极好的,她温声行礼:“妾身见过芳妃娘娘、谦嫔娘娘。”
安陵容眼眸轻移,心中有些讶然。
江如吟嗪着温和的笑:“三福晋免礼。”
“娘娘恕罪,孩子们还睡着,待日后年节,妾身只望带着孩子登门拜访谢罪才好呢。”董鄂氏笑容恬静,其身边的钟氏垂眸静立,很是安静。
“登门拜访是自然的,谢罪就不必了,省的到时候本宫还得多准备一倍的礼呐。”江如吟言笑晏晏。
董鄂氏歪了歪头,双眼弯弯,“娘娘说是这么说,妾身可看到了。”
江如吟轻笑,只一侧脸,缚秋带着宫人鱼贯而入,无数锦盒托盘宝匣便送进了几个院子。
三福晋便笑吟吟的行礼谢恩。
安陵容气息微乱,很快扬起了笑脸,“明年还有本宫的礼,到时候本宫可得早些来,三福晋这样标致的美人本宫可舍不得让你久等。”
三福晋自不会让话落在地上,脸颊微红的看向安陵容,“谦嫔娘娘过誉了,若娘娘来的再早些,可要看到妾身手忙脚乱的窘态了。”
一干人等都笑了起来。
“好了,本宫还要去收拾弘暄的屋子。”江如吟只说了一句,董鄂氏会意恭送。
南三所总管弓着腰静候着,适时的再次走到前边的侧方引路。
众人来到第二排院落。
离开了董鄂氏的视线,安陵容在江如吟身侧松了口气,一转头便看见江如吟正赞赏的看着自己。
两腮漾起红霞,安陵容水盈盈的眸子与江如吟对视上,“臣妾也算没有给娘娘丢人了。”
“是啊,不愧是我的妹妹。”江如吟勾了勾唇。
南三所总管一声不吭,只做着引路的手势,实际上可能已经把两人的对话在心里过了无数遍了。
弘暄的院落在第二排的中间,也是整个南三所的中心。按照这位总管的说法就是个冬暖夏凉,聚集天时地利人和的好地方。
江如吟面上无波无澜,缚秋塞给他一个装满银裸子的荷包,什么也没说。
总管闻弦歌而知雅意,悄然离开。
进了院子里,江如吟带来的宫人们各司其职一哄而散奔入各个房间。
江如吟身边转瞬只剩下缚秋和安陵容、宝枝。
安陵容这才真正放松了,“董鄂氏真是长袖善舞,对姐姐不卑不亢,和我说话也是有来有回,说的话真是让人舒服极了。”
江如吟十分赞同,一边走走停停的打量着院子一边道:“士农工商,董鄂氏有才有德,真是可惜了...”
后面的话消散在风里,安陵容没有听清。
寒风凛冽,细碎的雪花开始簌簌而下,给院落蒙上了一层清冷的薄纱。
江如吟拢了拢外披的红狐裘披风,
“都仔细着些,千万别磕碰了物件。”静儿已经拿出了大宫女的派头,叮嘱着身旁忙碌的太监和宫女。
她的目光在这新住所里缓缓扫过,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刚进院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玲珑的太湖石假山,旁边几株翠竹在寒风中挺立,竹叶上落着点点雪花,别有一番韵味。
江如吟指着指假山,“这假山是院子的点睛之笔,周围再种些腊梅,等花开的时候,香气弥漫,弘暄看着雪中的景色也能心情舒畅。”
顿了顿,江如吟又道:“每隔一个种一棵桃树,不对,不对,假山两侧的竹子引人注目,不能加桃花。这样,袁北山,你这段时间多留意这边,假山前边种几棵腊梅,空余的地方移植菊花和兰花。院子四周的盆景务必四时更迭适季的花卉果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