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人,您终于来了,安澜国如今危在旦夕,恳请您代表大明出手相助啊!”
赵轩的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与哀求,他痛心疾首地描述着百姓的悲惨遭遇。
“如今国内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孩子们在战火中失去了亲人,老人们在废墟中挣扎求生,农田荒废,疫病横行,民不聊生啊!”
说着,他的眼眶湿润了。
“朝堂之上,也是一片混乱。”
赵轩继续说道,语气中满是无奈。
“各方势力争斗不休,大臣们各怀心思,政令难行。”
“我虽贵为皇帝,却无力阻止这场灾难,眼睁睁看着国家陷入深渊。”
赵轩紧紧握住方子言的手,眼神中满是恳切。
“方大人,只要能平定内乱,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无论是割地、赔款还是称臣,只求能让安澜国的百姓重获安宁。”
方子言看着眼前这位心急如焚的皇帝,心中感慨万千。
这是一个展现大明国威、拓展友好外交的绝佳机会。
大明一直秉持着和平共处、互帮互助的外交理念。
此时伸出援手,不仅能解救安澜国百姓于水火之中,还能在周边国家树立大明的威望,促进区域和平稳定。
方子言神色庄重,微微欠身说道。
“陛下不必如此,大明与安澜国向来友好,此次我定会竭尽全力帮助安澜国平定内乱,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赵轩听后,眼中涌起感激的泪水,他激动地说。
“方大人,您的大恩大德,安澜国上下铭记于心!若能成功,安澜国愿与大明永结同好,世代交好。”
方子言点了点头,心中已经开始谋划如何化解这场内乱。
方子言在安澜国皇宫的密室中,与皇帝赵轩及心腹幕僚们围坐在巨大的沙盘前,气氛凝重。
沙盘上,不同颜色的旗帜和模型清晰地标注着“靖边军”与“虎威军”的兵力部署、营地位置以及过往的交战路线。
方子言眉头紧锁,指着沙盘上“靖边军”的营地,对众人说道。
“诸位,你们看这靖边军,表面上军纪严明,可实际上问题重重。”
“皇叔赵毅刚愎自用,独断专行,许多有才能的将领都被他打压,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
一位幕僚点头附和。
“大人所言极是,据我们打探到的消息,军中几位年轻将领多次提出精妙的战术,都被赵毅驳回,心中早已不满。”
皇帝赵轩满脸忧虑,急切地问道。
“那依方大人之见,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一点呢?”
方子言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自信。
“陛下莫急,我已想好对策。我们先派一位能言善辩之人,带着我的亲笔密信潜入靖边军营地。”
他拿起一支毛笔,在沙盘上比划着,继续说道。
“信中,我会以大明的名义,向那些被打压的将领晓以利害。”
“告诉他们,赵毅若登上皇位,必定会继续任人唯亲,他们这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恐怕永无出头之日。”
“但若是与我们大明合作,协助平定内乱,战后大明定会在安澜国朝堂为他们争取应有的地位与权力,还会传授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训练方法,助他们提升实力。”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方子言又将目光投向沙盘上“虎威军”的区域,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这虎威军,虽然作战勇猛,但内部问题也不少。大将军李猛喜好奖赏金银,导致军队物资分配不均,士兵们怨言颇多。”
另一位幕僚补充道:“没错,听说士兵们已经多有不满,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哗变。”
方子言微微颔首,说道:“我们正好利用这一点。”
“派人在虎威军营地附近散布消息,就说李猛中饱私囊,将本该分给士兵们的军饷和物资都据为己有。”
他看向一位负责情报工作的幕僚,叮嘱道:“记住,消息一定要传得快,传得广,要让每一个士兵都知道。”
接着,方子言又对众人说:“同时,再派使者去与虎威军的基层军官接触。”
“向他们承诺,只要愿意配合结束这场内乱,大明会资助他们改善军队的物资供应,让每一位士兵都能得到应有的待遇。”
安排完这些,方子言站起身,看着沙盘上的边境线,说道。
“在制造内部矛盾的同时,我们还要在边境展示实力。”
“安排军队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练,摆出随时可能介入战争的架势。”
方子言目光坚定,语气沉稳:“让靖边军和虎威军都感受到压力,不敢轻易发动大规模进攻,为我们分化瓦解策略的实施争取时间。”
皇帝赵轩听后,眼中燃起希望的光芒,激动地说。
“方大人果然足智多谋,有您相助,我安澜国平定内乱有望啊!”
方子言微微鞠躬,说道:“陛下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助安澜国恢复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