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穿戴整齐的官员们正待着汇报,沉默而肃穆。

今日的朝会和往常一样,气氛严谨,谁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终于,随着朱元璋轻微的点头,朱标缓缓走上前。

他一袭深色龙袍,身形高大,面容冷峻,一双深邃的眼睛透着几分沉稳与思虑。

他微微低头,恭敬地向朱元璋行了一礼,随后开始报告。

“父皇,儿臣此次上报之事,皆为我大明江山社稷之事。”朱标声音平稳,语气中带着几分沉稳的王者风范。

“说说看,近来朝中有何进展?”朱元璋不急不缓地开口,话语中的威压犹如无形的巨石,落在每一个在场官员的肩上。

朱标稍微停顿了一下,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汇报,“回父皇,儿臣近日督查京城周边民生,得知,许多民众疾苦不堪,物价高涨,生活困苦,百姓怨声载道。儿臣已指派地方官员,着手处理粮仓紧张之事,要求及时调拨,缓解民众困厄。”

“嗯。”朱元璋点了点头,虽然对这个汇报早有预料,但还是不禁微微皱眉,“继续。”

朱标低头稍作思索,语气沉稳地继续说道:“父皇,除了民生问题,近日北边匈奴又有异动,屡次越境骚扰,甚至意图试探我边疆防线。这已不是第一次了。”

这句话一出,原本肃静的朝堂顿时充斥着隐隐的窃窃私语,许多官员面色微变,却都不敢妄言。

边疆匈奴之患,从来就是大明的一块心病,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国库匮乏的敏感时期,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让满朝文武神经紧绷。

朱标瞥了一眼众人的神色,又转向朱元璋,语气多了几分郑重:“儿臣已派人加强边疆驻守,令将士严防死守。但以匈奴的动作来看,他们似乎并非单纯的骚扰,而是意图挑衅。”

“我大明刚刚建国不久,百废待兴,正是休养生息之时,若贸然与匈奴交战,恐怕会让国库更加捉襟见肘,进而影响江山根基。”

朱标说完,整个朝堂陷入一片沉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朱元璋身上,等待着这位皇帝的回应。

朱元璋缓缓抬眼,目光扫过满朝文武。

他的神情深沉,眉头微微皱起,手中把玩着龙纹玉玺的动作也顿了一顿。

片刻后,他开口了,声音低沉而略带疲惫:“匈奴之患,朕早已知晓。可如今国库空虚,实在无力再打一场大仗。大明虽胜,可将士们亦需休整,百姓亦需喘息。你们倒是说说看,眼下该如何是好?”

朱元璋的声音落下,朝堂上一时竟无人敢接话。

文武百官一个个低着头,心里盘算着应对之策,却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开口。

边疆之事非同小可,贸然开战可能胜也难支,若轻忽则更是大忌。

这样的难题,谁敢在龙颜之下胡乱建议?

这时,一名身穿深绿色官袍的中年官员缓缓走出队列。

他的面容刚正,五官瘦削,虽略带几分苍老之色,但目光却炯炯有神。此人正是翰林学士杨璞,一位以耿直敢言着称的清流官员。

“臣杨璞叩见陛下。”他微微躬身,声音浑厚有力,“臣有事禀告。”

朱元璋抬起头,目光从这位官员身上掠过,微微点了点头:“杨璞,你素来直言无讳,有何事便讲吧。”

杨璞稍稍整理了一下袍袖,面色沉静,但目光中透着几分凝重:“陛下,臣并非想就匈奴之事发表意见,而是另有一事,希望陛下明察。”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安静,连那些本低头沉思的官员也纷纷抬头,露出几分疑惑的神色。

不谈匈奴之事,却说有其他重要事情禀告,杨璞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朱元璋的目光微微一沉,语气带着几分探究:“哦?有什么事比匈奴之患还要紧迫?说来听听。”

杨璞直视朱元璋,语气不卑不亢却清晰有力:“陛下,臣近日听闻一件事,实在心中忧虑,寝食难安。这件事虽不及匈奴之患那般急迫,但事关皇家威严,事关太孙之道,臣不得不冒死直言。”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眉头微微一挑,周围的文武官员也都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皇家威严?太孙之道?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已经足够让人联想到某些非同小可的事情。

朱元璋的手轻轻一摆,语气沉稳:“既然如此,你便直说吧。”

杨璞低头顿了顿,随后抬起头,正色说道:“陛下,臣近日得知,太孙殿下竟私自经商,名下商铺广和斋,更是因一款紫色布匹在京城名声大噪。臣听闻此事后,百思不得其解。太孙身为皇室血脉,乃未来储君,却不守皇族本分,竟涉足商贾之事,实在有损皇家威仪!”

“此事若传到民间,百姓必然议论纷纷。更何况,皇孙名下商铺的收入,又当如何处置?是归皇家,还是归太孙个人?这些都足以引发朝臣与民众的疑虑。”杨璞的话掷地有声,语气中满是对朱雄英行为的质疑。

这番话如同惊雷般在朝堂上炸开,瞬间引发了哗然之声。文武百官皆忍不住低声议论,显然,这个消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属首次听闻。

朱标眉头微微皱起,面色不由得沉了几分。他没有想到,有人会在朝堂上状告自己的儿子,而且是用这种方式直接挑战皇家威严。

朱元璋闻言,眼神一凛,龙椅上的身躯微微前倾。

他的目光紧紧锁住杨璞,语气变得冰冷而威严:“杨璞,这话可不能乱讲。太孙殿下是皇家储君,若无真凭实据,你这番指控便是诬陷,乃死罪!”

“臣不敢妄言。”杨璞神色坚定,语气铿锵,“臣手中已有证据,证明广和斋确实与太孙殿下有牵连。且京中不少商贾都知道,广和斋的那款紫色布匹,便是由太孙名下的铺子独家供应。臣若有半句虚言,甘愿领罪。”

朱元璋闻言,双目微眯,深沉的目光中隐隐透出一丝寒意。

他直起身子,语气威严:“杨璞,既然你说手中有证据,那就拿出来让朕看看。若你说的是真的,朕绝不姑息!若是假的,你便自己知道后果。”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杨璞身上。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样的场面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一场风暴。

杨璞闻言,神情不卑不亢,稍稍整理了衣袍,随即沉声说道:“陛下,臣确实有证据。”

说罢,他向殿外一挥手,一个低眉顺眼的侍从立刻快步走进大殿,双手捧着一叠卷宗,跪地呈上。

王景弘接过卷宗,快步走到龙椅前,恭敬地呈给朱元璋:“陛下,证据在此,请陛下过目。”

朱元璋接过卷宗,翻开一页页细看,眉头越皱越紧。

卷宗上不仅详细记录了朱雄英几次离宫的时间,甚至连他与刘掌柜的会面地点、频次都一清二楚,更有几名目击证人的签名画押。与此同时,还有一份广和斋的账簿,明确列出了大量银两的进出明细。

朱元璋冷冷地盯着手中的卷宗,眉头紧锁,脸上的阴云几乎压得朝堂上所有人喘不过气来。

大殿内鸦雀无声,连呼吸都显得格外沉重。文武百官屏息以待,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多说一个字。

朱标站在一旁,目光沉静,但心中却波涛翻涌。他扫了一眼那摊开的卷宗,隐约能看到上面的字迹,知道事情已经不容小觑。

这个杨璞果然是有备而来,不仅是针对朱雄英,甚至可能是冲着整个东宫而来。

朱元璋的手缓缓地合上卷宗,动作极为缓慢,却带着一种让人心惊胆颤的威压。

他的目光从杨璞的脸上扫过,继而移向满朝文武。

他的声音低沉而冷厉,如刀锋般划过每个人的耳膜:“朕的大明江山,刚刚立足不久,边疆匈奴觊觎,国库拮据,百废待兴。眼下朕最需要的是上下**,克服难关。但朕没想到,连皇家之中,也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每个字都像是一记闷雷,狠狠砸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纷纷低头,连大气都不敢出。

“太孙殿下私自经商,朕暂且不论其动机如何,但这件事若真如杨璞所言,确实有损皇家颜面!”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眼中寒光乍现。

杨璞听到这句话,暗暗松了一口气,心中大喜,正欲再添一把火,便听朱元璋继续说道:“不过,朕也不能仅凭这些纸上证据就轻易定罪。皇家之事,岂容随意议论?此事牵扯甚广,朕必须彻查清楚!”

此话一出,杨璞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本以为朱元璋会顺着自己的话,立即严惩朱雄英,但没想到对方却来了这么一手。

只见朱元璋转头看向王景弘,语气肃穆:“传旨,令锦衣卫彻查此事,务必查清楚广和斋与太孙的关系,还有这笔银两的流向。若有人胆敢捏造、诬陷,朕绝不轻饶!”

王景弘连忙俯身领命:“奴才遵旨!”

朱标心中一松,却不动声色,只是低头站在一旁。

他知道,朱元璋这是在保护朱雄英,虽然没有明说,但已经将事态从严厉的皇室风波缓和成了一个可以调查的事件。

朝堂上,文武百官神色各异。有些官员暗暗点头,觉得皇帝果然英明,既不偏袒也不急于定罪。

而那些原本希望趁机打压太孙的朝臣,则脸色微微难看,但却无从开口反驳。

朱元璋的目光再次落在杨璞身上,冷冷说道:“杨璞,你刚刚言辞凿凿,说自己所言属实,朕姑且信你一回。但你也要记住,若此事有半点虚假,你便是诬陷皇孙,罪不可赦!”

杨璞身子一震,连忙俯首:“臣定不负陛下信任,所言皆有依据,绝无虚假!”

朱元璋没有再理会他,而是缓缓站起身来,拂袖说道:“今日朝议到此为止,其他事务,退朝后再行禀报。散朝!”

朱元璋步履稳健地走养心殿,心中却翻涌着复杂的思绪。

“雄英这小子,倒是有胆子。”朱元璋心中冷笑,回想起前几日,朱雄英亲自呈上大笔银两的场景。

那可不是普通的数目,而是实实在在的万两白银。

即便是在国库紧张的情况下,这万两银子也足以解一时燃眉之急。

如今,大明正面临草原十八部的困局,国库资金捉襟见肘,这笔银子,无疑给了他一丝喘息的机会。

“这小子聪明得很,知道银子能保命。”朱元璋想到这里,脸上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但转瞬间,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不过,这笔钱,既然进了国库,就得是国家的!他敢经商,便要付出代价。”

朱元璋冷哼一声,抬头望向远方宫殿金顶,目光深邃。

“雄英啊雄英,朕可以保你不被那些人逼得太紧,但你也别想独占这块大肥肉。你赚的钱,朕要用在刀刃上。”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王者的果决。

紫桂阁内,灯影微晃,吕氏端坐在雕花的木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支玉簪,脸上挂着一抹得意的笑容。

刚刚得知朱元璋在早朝上的反应后,她的心情格外愉悦。

“好一个广和斋,好一个朱雄英。”吕氏冷笑着自语,眼神里满是算计的光芒。

李嬷嬷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问道:“主子,陛下虽未当场责罚太孙殿下,但已下令锦衣卫彻查此事,这对太孙来说,怕是不好过了。咱们的计划,总算见了成效。”

“锦衣卫彻查?呵,陛下也不过是顾全皇家脸面罢了。”吕氏微微扬起下巴,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这件事既然闹到了朝堂之上,太孙的名声就再也干净不了。皇家储君经商,这事儿无论查到哪一步,都是个污点。”

她的声音低沉,却带着几分刻骨的得意,“这小子倒是聪明,可惜年纪小,急功近利,以为能用银子讨好陛下,就能万事无忧?哼,皇家之中,能安然站稳脚跟的,哪一个不是步步为营、深思熟虑的人?他一个九岁的孩子,懂得什么大局?”

“主子英明。”李嬷嬷微微弯腰,恭维道,“不过,奴婢觉得,若太孙能借着此事挽回局势,怕是咱们的计划就有些落空了。不知主子是否需要再添一把火?”

吕氏眯起眼睛,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玉簪,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片刻后,她嘴角缓缓勾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你说得不错。光凭早朝上的事情,未必能让太孙真正失势。太子殿下一向护短,若他插手此事,恐怕事情很快就会翻盘。”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霸天武魂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
UU阅书最新小说: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