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城。
皇宫。
皇后还在停灵,宫中一片缟素。
一大清早,乾元帝就出现在了这里。
看着皇后棺椁,乾元帝内心有些触动。
少年夫妻,相伴半生,要说没有感情,那就是自欺欺人。曾经他们夫妻很是恩爱,也曾举案齐眉。
夫妻一生相互扶持,有感情,自然也有矛盾。
当矛盾大于感情的时候,就会形同陌路。
伸手,抚摸皇后棺椁,乾元帝低声叹息:“你走得急,也不管你兄弟的死活,你是吃准我会原谅他对吗?”
皇后以结束生命为代价,换取自己弟弟的平安。
她最终,还是用生命,保护着娘家人:“其实,一开始你我夫妻还是同心的。我知道你,无法生育儿女,所以逐渐变了心。”
“不要怪我。”
皇后无法生育,乾元帝在其中,也是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糊涂也好,算计也罢,还是我心狠无情也好。朕,不能将朕的一切,交到你手中,然后让给你的娘家人。”
皇后已经薨了几天,乾元帝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说出这么多话:“朕,没有动你的弟弟。”
乾元帝非常清楚,当柳源在定安王府开始刺杀的时候,他的皇后就会走向死亡...或在冷宫之中,或是自己结束生命。
他的皇后很聪明。
一生没有子女,没有强大的娘家势力支撑,最终也只有一条路...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或者是什么利益,后位...
皇后已经不适合。
乾元帝也很清楚,皇后的自杀,就是顺了大宁如今国势。
大宁还没有储君。
但是贵妃之子,已经被确定为储君。除了没有正式册封,可以说已经不会更改。
是他身为皇帝,对于臣子的妥协也好,还是形势所迫也罢,其实乾元帝更清楚的是,皇后那颗心一直都在娘家。
要是有有了孩子,而继承了皇位...皇后的这种娘家人,最容易成为干政的外戚。
特别还是皇后只有一个弟弟的情况下,自然更是会纵容他...皇后的弟弟柳源,被册封侯爵,在神京城中虽然不是很高调,但是却顽劣不堪。
乾元帝也清楚,这一切都是假象。
柳源,一直都是将最假的一面对外呈现。
“朕为了大宁,也要做出取舍。”
“可能不忍。”
“可能不舍。”
“可能心痛...”
“大宁江山传承,才是朕的执念。是每一个皇帝的执念,朕只能做出取舍,也必须要做出取舍。”
“在这个过程中,你...错了!”
身为皇后,不,就算是当年身为他的王妃的皇后,那颗心,都在娘家!
她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宛如贾贵妃一般。
但是贾贵妃,不问国事,一心都在大宁。
“陛下...”
就在乾元帝心绪躁乱的时候,一个锦衣卫出现在不远处,将一封密信交给乾元帝。
乾元帝接过密信打开看了一眼,顿时原本躁乱的心变冷:“朕一直都在纵容他,而他却还在胡作非为。”
密信内容不长,只有寥寥数语:定安王世子出京,柳源派众追杀。
“告诉赵钩。”
乾元帝眸子里闪烁着寒光。
如今,定安王以身为饵,吸引天下目光。
这时候,不知多少人会趁此机会,挑拨他们君臣关系:“锦衣卫只有两个责任,一是皇宫安全,二是定安王府安全!这两个地方,出了任何的差错,让他自刎吧。”
“另外,告诉赵钩,收罗柳源罪证。”
乾元帝看向皇后棺椁:“非朕无情,而是他太不懂事!”
......
太极宫。
太极殿。
太上皇最近悠闲了很多。
随着乾元帝以贾玓为中心,逐渐掌握大部分兵权之后,太上皇对于朝堂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太上皇看着殿外飞花落叶,叹息一声:“飞花落叶终逝去,枯木如何再逢春。”
在不远处的戴权低着头,内心也是有些落寞。
太上皇老了。
那一声叹息,是太上皇最终的心境写照,也是太上皇此时的落寞。
太上皇逐渐失去权力,皇帝陛下逐渐坐稳江山。
太上皇就像是飞花落叶,一切不能自主了。
这是一代帝王的落幕。
“他胆子不小。”
太上皇忽然话音一转,似乎是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告诉一些人:“以定安王撬动天下,放大一些人的野心...重塑山河吗?”
如果真的可以这样做,最终还能成功,那么天下一切重洗,大宁这暮年之龙,就会重新幻化生机。
只是...
太危险了:“皇帝能够直接掌握的军队不少,但是...真正能够南征北战,能够战无不胜,完成他做法需求的,只有护国军。”
护国军太少了。
五万骑兵,五万步卒。
还要防卫神京。
就算是最终真的成功,护国军的影响力...到时候,定安王会不会是大宁最大的威胁?
皇帝就这样信任定安王?
就算是他,也是一直以来心惊肉跳。
定安王...
将兵能力太强大,甚至强大到战无不胜。
军中威望太高!
这种臣子,就算是忠心耿耿,他的麾下将军,忠心于大宁,还是定安王?
太上皇沉默许久,从怀中掏出一方印玺:“戴权,将这给皇帝送去。”
戴权心脏一颤,瞳孔一缩。
这方印玺,乃是太上皇唯一,可以调动太上皇一方兵马的兵符!
虽然,太上皇在朝堂的影响力大不如前,但是掌控的兵马,那可是实打实的太上皇的命脉。
交出去...
太上皇就只能是太上皇。
这代表着,太上皇彻底放权!
“遵旨。”
戴权心情复杂的拿着印玺离开。
太上皇长叹一声:“身为帝王,你虽然不是完美的,但是...我还是你父亲,我还是大宁的帝王,为了大宁...”
他们父子明争暗斗这么多年。
也该歇歇了。
“我不能成为你振兴大宁的掣肘。”
“放手去做吧!”
“赌,未必赢。”
“不赌,大宁必然输。”
......
清晨。
太原城外。
一座军营,犹如吞天巨兽,煞气凝云。
帅帐之中,谢谙坐在帅椅上,正在处理军务。
自从瓦剌覆灭之后,谢谙晋爵一等子,成为护国军的同知,可以说这几年的晋升很快。
这是谢谙曾经想都不敢想象的晋升之路。
他本是底层军官。
“太原城,还没有什么动静吗?”
谢谙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率领护国军,威慑北方节度使入京朝贡。
如今,新年过去,节度使已经从神京归来,但是他的任务还没有结束,定安王没有让他撤军。
追随定安王这些年,谢谙多少了解定安王。
必然会有下一步动作。
监察太原城一举一动,是谢谙每天最着重要做的事情。
“回大人。”
一个亲兵回答:“太原城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最近有一群和尚进入了太原城,且规模不小,足有上千。”
“上千和尚?”
谢谙很难理解,太原城有什么东西,能够吸引一千和尚进入太远。
“是的。”
亲兵回答:“这一千和尚,个个人高马大,看上去很难健壮。”
“健壮!?”
谢谙皱眉。
他并没有多大的智慧,只有跟随定安王的决心,还有战场上杀敌的意志。
想破脑袋,谢谙也想不明白,太原城要做什么:“安秀,他究竟做什么?太原城中,我们的探子还有几个,有没有传来消息。”
亲兵回答:“已经三天没有消息传来,应该已经被发现,且...都死了,这两天,我们派人进入太原城,已经无法进入。”
“王爷有什么命令?”
谢谙发现,自己对于这里的一切,根本无法掌控。
他现在内心有些不安。
“呜呜...”
蓦然,亲兵还没有回答,在北方,传来号角之声。
紧接着,就有斥候传来:“大人,安秀举起反旗!”
“大军将我们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