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
李明仪的母亲刘氏于三日前逝世。
此刻,夜已深沉,李家那原本热闹的灵堂,人已渐渐散去。原本守灵的人很多,今日是第三天,明日刘氏便要出山。李明仪让龙颜喜客气地将灵堂里的所有人都请了出去,全然不顾众人的怨怒,还说着:“大伙都累了,明天出山还得劳烦大家一起费心,今天就先回去睡两三个时辰吧。”
如今,空荡荡的灵堂上,只有李明仪一个人静静地跪着。他往火盆里一张一张地丢着纸钱,心中悲戚:“母亲啊,如今您也离我而去了,为什么我爱的人都会弃我而去啊。”
回想起母亲去世时的情景,刘氏无力地躺在李明一的怀里,说道:“乐儿,早知道你如此不开心,我当年就该阻止你父亲对你严厉教导。你知道吗?母亲多希望你做一个平凡但快乐的人啊。乐儿,你能不能听母亲一句劝,该放下的放下,该往前走就往前走。”李明仪紧紧地搂住刘氏:“不,母亲,若您也离开了我,我这一生都不会快乐,所以,请母亲为了我,好好活下去。”
在灵山追秋兰重伤之后,他本打算伤好后继续再追。
然而,母亲刘氏几乎要给他跪下,求他安安稳稳过日子。这三年来,他看在母亲的份上,压抑着心中的愤怒与不甘,可更多的是如狂潮般一浪高过一浪的对秋兰母子的疯狂想念。
他变得沉默寡言,人也愈发阴沉。前些日子,在妹妹李明月与苏佑安的婚宴上,他只冷冷地说了一句:“对我妹妹不好,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
而在这悲伤的日子里,在母亲逝世的此刻,他对秋兰的思念格外强烈。他烧着纸钱,突然趴倒在地上,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喊:“兰儿,你回来呀,我好需要你啊。”的确,他多么希望此刻秋兰就在他的身边,能让他抱着获得一些慰藉。这一刻,随着母亲的逝世,他对秋兰的需要已达到了极点。
而此刻的秋兰,从摄政王府偷偷溜了出来。她和玉珠合伙开了个茶室,对外只说是玉珠和容齐在经营,实际上她一有空就会来。此时,她正在研制新品种的茶。玉珠尝了一口,说道:“不行,小姐,太腥了,还是配上糯米丸子和蜂蜜如何?”
秋兰点头:“好嘛,试一下嘛。”
这时,秋兰在楼上喊:“二哥哥。”正好王之玉来帮忙搬鲜茶叶。
王之玉抬头微笑看着秋兰,听他吩咐,秋兰接着说:“二哥哥,你顺手把冰窖里的糯米团子拿上来一下啊。”
王之玉擦了擦汗,回应:“好,秋兰。”玉珠又说:“我们应该做个调查,看看现在的少女和贵妇们,甚至少爷公子们喜欢什么样的茶。”
秋兰赞同:“哎,这个主意挺好的啊,那上次樱花茶的销量如何呢?”玉珠回答:“还可以,就是要保持那个樱花色泽的食物造价太高了,利润不太好啊。”秋兰听了,缓了一下说:“看来我得找云飞帮忙。”玉珠撇撇嘴:“他最近可忙了。”
秋兰小声说:“是太后那边哦。”
两个人同时作了“嘘”的手势。
如今,燕、赵、景三国人民都痛恨战争,三国的关系也较为缓和,尤其是景国和赵国之间。上次赵王让莫云飞营救慕容清后,两国关系更是好了许多。
秋兰和玉珠的茶室都开到了赵国都城丹含。秋兰也在考虑要不要把茶室开到燕国,燕国如今也释放出了两边口岸和边境通商的好消息。可秋兰一想起某人,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时,王之玉已经把糯米团子拿了上来,秋兰便动手制作起来。
王之玉缓了缓,说:“哎,听父亲说……”然后愣了一下。
秋兰问:“二哥哥,为何欲言又止啊?”王之玉说:“燕国公的母亲病逝了,他现在已经开始守孝,不参与国政了。”
秋兰手上顿了顿,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慈爱的妇人。她在燕国的时候,好像除了某人,其他人都对她很好,像李明月、龙颜喜、吴妈、丫鬟青竹,还有刘氏。
尤其是刘氏,秋兰很难想象那个温暖慈爱且颇有气度的女性居然是李明仪的母亲。
秋兰停下手中的活,一个人坐在靠窗的桌子旁,支着腮沉思起来:“为何李明仪一点都不像他的母亲呢?”
她不禁追思起刘氏,满脑子都是她的音容笑貌。秋兰从刘氏身上得到过很多温暖,她心想:“如果在燕京,去磕个头、上柱香也是理所应当的,现在只能祝刘氏一路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