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总,这次独立师的伤亡不小,我有一个意见你看……”
叶参谋将一份整理出来的计划递交到老总手里,热切地等待着批示。
老总没有立马回答,而是拿起那份作战计划仔细翻阅。
时不时向叶参谋询问一些没有弄懂的问题,等到彻底将这份作战计划消化,老总叹了口气。
“可惜我们的兵力还是太少了,在整个晋地只有两个旅,这两个旅绝对不能动,鬼子虽然被赶出了晋地,但要时刻警惕他们的反攻!”
“对了,129师不是在冀南地区一带一路活动吗,叶参谋你的作战计划还有一些细节需要优化,比如深入东山省作战,我军的后勤如何保障,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的部队从哪里获得兵员等等问题,你继续完善计划,把左参谋叫到指挥部。”
叶参谋眼中闪过一道精芒,老总这样说至少证明他的计划可行,至于细节优化这个问题好办,把几个军事主官和后勤主官交到一起仔细商谈一番,做出整改南下计划便能完善。
左参谋很快来到指挥部,敲门喊道:“老总,你找我?”
“嗯,左参谋你来看这里。”老总把作战地图让开,手指指着墙上挂着的作战地图。
而他手指所指的地方,是东山省和晋地之间,这里隔了一个南济,是日军的重要军事枢纽。
东山省被独立师搅混,这里成为了东山地区日军最后的一个战略支点。
驻守这里的是日军于1938年7月组建的第十二军,是在华国东山省内组建的军级作战单位,代号为仁。
首任军司令官为饭田贞固中将,参谋长为小林浅三郎少将,军司令部设在南济,下辖日军第二十一师团、第三十二师团、独立混成第五旅团、第六旅团、第十旅团等部。
后任司令官为土桥一次中将等,日军第十七师团、三十五师团、五十九师团也曾加入该军战斗序列。
共计兵力达四万人,很有可能会在第二阶段的作战当中配合第二军从北面向东山独立师发起进攻。
“这里是日军第十二军活动的地方,我准备派出两个团沿着邯郸方向,在济宁一带搞破坏,牵制日军的兵力。”
“这两个团在战机成熟的时候,可以配合独立师参与作战,一举歼灭台儿庄的日军第二军!”
……
临沂,第三次作战会议结束后,各部队按照姜勤的指示开拔。
部队有一个月的时间休整,两个新兵师剩下的兵力优先补充一线作战部队。
这次各部队的伤亡较大,尤其是新二师取得的成就,经过考量,姜勤做出了一个赢得军心的决策。
新一师全员编入一线作战部队,新二师保留原有番号,扩编独立师,下辖三个步兵旅和一个装甲旅。
授予新二师万岁师的称号,提倡全军向其学习!
临沂城内,阳光斜洒在整洁的街道上,各部队正有序地开拔,士兵们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坚毅。
新一师的士兵们列队整齐,他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眼神中闪烁着对战斗的渴望。
而新二师的营地,则是一片欢腾,士兵们高举旗帜,庆祝被授予“万岁师”的殊荣。
姜勤站在检阅台上,手握扩音器,声音激昂:“新二师的兄弟们,你们用鲜血和勇气赢得了这份荣誉,全军都要向你们学习!”
台下,士兵们的欢呼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这份荣耀传遍天际。
……
“报告兵首,陈医生请见!”
陈婉?
姜勤差点把这小妮子给忘记了,不对劲以陈婉的性子怎么可能突然变得那么安稳。
莫非是突然长大了?
但不管怎么样,还是要见一见的。
“让她进来!”
陈婉走了进来,面无表情,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着实把姜勤虎住了。
“兵首,后勤处的物资快要用完了,请求补给!”
“这么快?一个周以前不是刚补给过了吗?”
不知道是在气上次看见姜勤和吕锦妍共处一室,还是其他的情绪叠加,陈婉说话很冲。
“兵首您老人家日理万机自然不会关注一个小小的后勤部门,第一阶段作战各部每天的弹药和粮食损耗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上个周补给的……”
“……早就已经所剩无几。前线战士们正在为国家的未来浴血奋战,而我们却在这里为一点物资发愁,若非实在支撑不住,我也不愿来打扰您。”
陈婉说着,将一份后勤物资清单重重地放在了桌上,那双平日里总是闪烁着温柔光芒的眼睛此刻却带着几分冷意和坚决。
姜勤皱了皱眉,他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可能给后勤工作带来了不便,但更让他感到意外的是陈婉态度的转变。
他抬头看向陈婉,想要说些什么,却只见对方已转身,那瘦弱的背影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刚强,正一步步向门外走去,留下一室的静默与即将爆发的风暴。
姜勤猛地站起身,步伐沉稳地绕过桌案,每一步都似乎在地板上敲击出不容忽视的回响。
他快步走到门口,一把拉住即将跨出门槛的陈婉手臂。
陈婉身形一顿,肩头微微颤抖,却倔强地没有回头。
室内光线在这一刻仿佛凝固,姜勤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陈婉,是我疏忽了。后勤是军队的命脉,你的工作至关重要。这份清单,我马上处理,确保前线无后顾之忧。”
言罢,他轻轻放开手,眼中闪烁着歉疚与决心,而陈婉的背影终于有了片刻的动摇。
“对了,还有一件事忘记问你,今天吃枪药了吗?”
砰!
房门被重重关上,只留下懵圈的姜勤。
萧雅临产的日子里,陈婉除了要负责野战医院的事情,还要兼顾后勤处。
肉眼可见的憔悴,眼睛里都快没光了。
可是姜勤就是迈不出那一步,一想到牺牲在前线的战士,他苦笑着摇了摇头。
房门关闭的余音还未消散,姜勤愣在原地,望着紧闭的门扉,心中五味杂陈。
他缓缓转身,目光穿过空旷的办公室,落在窗外那抹忙碌的身影上——陈婉正快步穿过院子,阳光将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显得既孤独又坚韧。
她的步伐略显踉跄,显然是连日劳碌所致,但即便如此,她依旧没有停下脚步,一头扎进了繁忙的工作中。
姜勤的心头莫名涌上一股酸楚,他仿佛能看见,在那瘦弱的身躯内,藏着一颗如何坚韧不拔的心,正为着这场战争,为着国家的未来,默默奉献着一切。
新一师训练出来的兵员全部填入一线部队,新二师又改建成了万岁师,后备力量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缺口。
但姜勤不打算从城内招兵,这些百姓至少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蜕变,但鬼子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
正好将六个民兵旅全部整编,塞入新一师,相当于从预备役转成了现役。
民兵都学过开枪,现在更是上过战场,最多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形成战斗力。
阳光斜照下的操场上,六个民兵旅的战士们正列队接受整编。
他们身着布衣,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不容小觑的坚毅。
号令一下,他们迅速变换队形,动作虽略显生疏,却难掩那股子上过战场的狠劲。
姜勤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扫视着这支即将转入现役的队伍。
他高声宣布整编命令,声音在操场上空回荡,激起了战士们胸中的豪情。
随着命令的落实,民兵们纷纷换上星空迷彩作战服,戴上新一师的臂章,那一刻,他们仿佛脱胎换骨,成为了真正的战士,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
处理完杂事,接下来是必不可少的表彰环节,一切从简并不意味着不办。
尤其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对于下面的官兵们来说是一个提振士气的好机会。
集体一等功当之无愧的颁发给万岁师和空降旅,一个奔袭八十公里驰援连云港。
解了连云港的困局。
一个发现并打乱了日军试图以百姓为盾牌的计划,挽救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向所有参战中做出英勇表现的部队授予集体三等功。
向余震天在内的一众英雄个人,颁发特等功和一等功。
追赠余震天少将“空军第一人”称号,军衔追授为中将,号召全集团军学习其先进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