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区域,丛林密布,雾气缭绕,仿佛是大自然特意设下的迷宫,将一切喧嚣与纷扰隔绝在外。
远征第1军的士兵们,在经历了连日来的长途跋涉与激烈战斗后,终于在这片相对宁静的土地上找到了片刻的喘息之机。
他们就地休整,围绕着篝火,有的低头沉思,有的轻声交谈,共同分享着战斗中的收获,等待着来自上级的最新命令。
指挥车旁,周卫国正在整理着这次的战斗总结,他的眼神锐利如鹰,手指不时在地图上跳跃,对整场战斗进行着复盘。
他将入缅作战的第一战战报细细整理,每一个数据、每一份情报都经过他严谨的核对与分析,最终,这份战报后背是无数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士。
通过无线电传回了临沂,第九战区的司令部。
国内,姜勤正坐在司令部内,桌前的饭菜早已凉透,但他却浑然未觉。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手中的电报上,那简短却有力的文字,如同烈火般点燃了他心中的激情。
如果以满分为标准来衡量这场战斗,姜勤毫不犹豫地给出了9分的高评。
这并非因为合成旅的实力有所减弱,恰恰相反,是他们面对的敌人变得更加狡猾与强大,这场胜利,更显珍贵与不易。
意识到局势的紧迫与重要性,姜勤立刻放下手中的碗筷,大步流星地走向司令部深处,那里,电台兵们正严阵以待,等待着他的最新指示。
他迅速口述了一份战斗计划,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命令远征第1军,即刻调整战略部署,避免正面战场的直接冲突,火速前往仁安羌,与新编第38师并肩作战,务必全歼那股嚣张的日军大队!”
而远在334区域的远征第1军,在收到这份来自司令部的紧急指令后,也立即行动起来,他们知道,新的战斗即将打响。
而这一次,他们当中不知道又有多少人会永久的沉睡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之中
受限于时间和路途遥远,战士们的遗体被火花,等待下次补给的时候带回国内。
远征第1军再次开拔,前往仁安羌。
仁安羌硝烟四起,新编第38师113团的八百官兵们正在向日军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他们的进攻犀利,但鬼子的炮弹同样不可忽视。
双方各有伤亡,但113团成功拿下了日军的第一道阵地,准备发起下一次进攻。
就在这时,他们突然听到了左侧传来了炮弹凄厉的嚎叫声。
113团团长立马命令进行躲避,但他们却没有等来想象中的爆炸。
团长和几个营长抬起头却发现,炮弹狠狠的砸向了鬼子所在的阵地。
炮弹覆盖的范围和密度之恐怖,仿佛要将日军所处的阵地炸成一个个深坑。
鬼子们的残肢断臂像断了线的风筝,被抛掷到空中。
一股浓的化不开的血腥味夹杂着硝烟味钻入肺里,让人作呕。
战场上瞬间陷入了死寂,只余下炮弹落地的轰鸣回响不绝。
那些本已紧绷到极限的战士们,此刻脸上写满了惊愕。
烟雾迅速弥漫开来,遮蔽了视线,只隐约可见日军阵地上,刚才还活着的生命此刻已化为碎片,散落一地。
尘土与火光交织,形成了一幅残酷而扭曲的画面。
113团的士兵们愣在原地,有的张大了嘴,却发不出声音,有的紧紧握住手中的枪,手指因过度用力而泛白。
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愈发浓重,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每个人的心头都沉甸甸的,压抑得让人窒息。
“团座,我们什么时候有这么猛地炮火支援?”
“你问我啊?我他妈去问谁,让弟兄们准备一下,等炮火停止就向鬼子发起冲锋,争取一举拿下日军的阵地。”
“团座这算什么事啊,他妈的日不落帝国那帮贵族兵跟死了一样,我们都已经快把鬼子歼灭了,他们特么的还躲在那里一动不动,这仗打的憋屈啊!”
“行啦,别抱怨了!”
炮击还在持续,似乎没有要停下的趋势。
周卫国谨记着姜勤的命令,不在正面战场上和日军接触,减少我方的伤亡。
他情愿将所有的炮弹都打出去,也不愿意看见有更多的牺牲,第1军的官兵也好,新编38师的友军也罢。
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日军阵地上,一头雾水的少佐瞪大了双眼,满脸愕然,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他的内心充满了难以置信与恐慌交织的复杂情绪。
敌人,何时何地竟悄无声息地拥有了如此猛烈、震撼人心的炮火力量?
炮声隆隆,震耳欲聋,每一发炮弹的落下都伴随着地动山摇般的震颤,将这片原本就满目疮痍的土地撕扯得更加支离破碎。
硝烟如同巨大的黑色羽翼,遮天蔽日,让人几乎窒息。
少佐的视线穿过层层烟雾,只见远处敌军的身影在炮火的掩护下若隐若现,宛如从地狱归来的幽灵,步步紧逼,不可阻挡。
他深知,若再继续坚守此地,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的绝望与毁灭。
等到敌人借着这股不可一世的火力再次发起冲锋之时,他麾下的大队恐怕将难逃十不存一的厄运,成为这场残酷战争中又一个微不足道的注脚。
“我们的炮兵呢?难道就任凭敌人如此嚣张跋扈?!”少佐的声音因愤怒和恐惧而变得尖锐,他近乎歇斯底里地怒吼着,试图从绝望中寻找一丝反击的希望。
“哈衣!少佐阁下……”一名通讯兵颤抖着嗓音,艰难地咽了口唾沫,才鼓起勇气继续说道,“我们的炮兵部队,在敌人的第一轮齐射中……就已经全军覆没了。无一幸免。”
这句话如同最后的审判,让少佐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雪。
他愣在原地,眼中的光芒逐渐黯淡,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失去了色彩与声音。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他们的防线,已经摇摇欲坠。
此刻,战场上的每一秒都如同永恒的煎熬,少佐的心中五味杂陈。
他明白,自己必须迅速做出决定,要么带着残部撤退,寻求一线生机。
但密集的炮火覆盖最终彻底将这支日军大队全歼,等113团的官兵们冲上阵地时,只看见一堆被爆炸炙烤成黑炭的鬼子。
“团座......这火力真恐怖。”
“我去问问是哪支炮兵部队为我们提供了炮火支援,必须好好感谢人家,否则我们至少要在付出一百多人的伤亡才有可能啃下日军的阵地。”
“团座,你说有没有可能是日不落帝国的炮兵?”
“他们?放他娘的屁,你刚才没看见吗,炮火停止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继续跑路了。”
然而113团的团长不可能找到这支游离在战场外的友军,因为在炮击停止的时候,远征第1军就已经开始撤离。
......
缅国这边由于远征第1军的介入,局部区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但国内,姜勤却是眉头拧成了川字。
情报科的最新消息,日军集结了十五个师团,准备发起全面的进攻。
透过现象看本质,姜勤明白日军是忌惮第九战区继续派出远征军出国作战。
姜勤站在作战室的巨大沙盘前,手中的笔划过代表第九战区防区的模型区域,眉头紧锁,眼神凝重。
沙盘旁的灯光昏黄,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仿佛与这紧张的氛围融为一体。
情报科的报告摊开在他手边,一行行触目惊心的数字跳跃着,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窗外,夜色如墨,偶尔传来的飞机轰鸣声划破寂静,像是战争的前奏。
姜勤深吸一口气,仿佛能嗅到远处硝烟的味道,他心中暗自思量,这场决战他们必须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