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茉看起来似乎是真的收心了,甚至跟徐舟开始谈婚论嫁,徐舟也开始欢欢喜喜的跟他爸妈商量着准备结婚的各种东西。
但跟徐舟不一样的是,徐舟的爸妈对这件事儿并不热忱,因为他们能看得出来,这位沈知青的心思并不在他们儿子身上。
平日里的相处各种欢欣雀跃也多是浮于表面,而且说是要结婚,还是女方提起来的,却没见这沈青茉跟他们说过一次家里的情况。
哪怕她家不像谢知青一家重视她们女儿的未来,至少也得来一封电报,或者寄一封信吧?毕竟沈知青的家庭条件看起来也是挺不错的。
那么既然条件不错还能这样,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沈青茉从始至终都没想要真的跟他家小舟结婚。
但老两口到底还是有些经验的,没有紧着拆穿沈青茉的真实想法,毕竟他们知道,当他们出面阻止儿子跟沈青茉的婚事的时候,小舟和沈青茉之间面临的最大难题就不再是他们之间没有真感情了。
来自于他们的阻力,只会让这段不应该存在的感情骗局越发坚固稳定。所以徐家两口子也不说什么不让徐舟跟沈青茉在一起的话,徐舟兴冲冲的表示要结婚,他们也就真的帮忙准备着。
只不过还是借口要照顾城里来的姑娘,所以不管准备什么东西都是一副精益求精的态度,还到处打听哪个大队有好东西,要买肉、买红布、给徐舟准备新房,主打的就是一个拖延时间。
徐舟被父母的‘态度’感动,沈青茉察觉不对劲的时候想要鼓动徐舟向他父母施压,徐舟也是一心一意的为他爸妈解释,并不是他们不想让他们结婚,而是他们真的重视她这个城里来的儿媳妇儿。
一心一意在徐舟面前塑造城里姑娘柔若无辜、天真善良人设的沈青茉做不到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那种敏锐,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徐舟的爸妈把他们俩的婚事从夏天拖到了秋天、从秋天慢慢拖到了快要入冬……
然后,在他们终于可以结婚前一天,徐舟的爸妈拿出了两封信。
一封是徐舟爸妈通过大队长联系上了沈青茉家里,她爸妈发电报过来询问女儿为什么结婚却没有通知他们的信;另一封则是从城里沈青茉当初念书的那个高中、因为她而被开除的老师家里的信。
沈青茉爸妈的信代表了沈青茉从没有将她跟徐舟的事情跟家里报备过,一向纵容女儿在男女关系上乱搞,甚至给她扫尾的沈家夫妻俩也并不是有多么疼爱这个女儿,他们只是还把沈青茉当成趋炎附势的工具、心心念念等着她从乡下回来就嫁给上司的儿子,替沈家联姻。
而高中老师家人的信则代表着沈青茉到底曾经做过怎么样的龌龊事,跟一个能当她父亲的老师眉来眼去,一个劲儿的在老师耳边鼓吹她的妻子配不上他,闹得老师为了她被学校开除、跟妻子离婚,然后就被她一脚踢开、绝望自杀。
……
前一秒还笑容温柔害羞的给云舒等人发喜糖,下一秒看到那封信跟满眼不可置信的徐舟之后,沈青茉顿时脸色苍白的像是死了三天。
沈青茉父母那封信与云舒无关,但是那位男老师家人的信,却是沈青茉的手笔。
毕竟……她还没忘记当初沈青茉针对她的事儿呢,她总不能一点事情也不做,眼睁睁的看着沈青茉从风波中全身而退、然后‘得偿所愿’吧?
婚礼自然就取消了,一个城里姑娘和农村小伙虎头蛇尾的爱情故事也到此为止。
沈青茉经营了小半年的名声在这一天荡然无存,在逼问沈青茉信上这些事儿是不是真的、让沈青茉给家里人发电报或者寄信说他们是相爱、自愿在一起结婚,却发现沈青茉犹豫且从心里不愿意时,终于承受不住打击,崩溃了。
徐舟转身跑走了,徐舟的爸去追他,徐舟的妈倒还愿意维持着彼此的‘体面’,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明天的酒席取消了,这才扔下脸色难看的沈青茉转身离开了。
周围的人面面相觑着,不明白这件事儿怎么就能发展到这种地步,大队长脸色也不好看,毕竟他管理丰胜大队的一条标准,就是不允许队员跟知青以结婚为借口‘欺骗’对方。
沈青茉这种事儿虽然钉不死她是骗人的,但不管怎么说也是道德问题,因此大队长并不打算轻易放过。
大队长严肃的跟沈青茉表示,这件事儿他会上报给知青办,也会跟沈青茉户籍所在地的知青办联系。这件事不仅影响了他们大队知青跟队员的相处,也影响了下乡知青的名声名誉,因此肯定要严肃处理。
这段时间,沈青茉最好在知青点哪也别去,看上面的处理意见是什么。而且与此同时,大队的妇女主任也会来跟她谈话,县城的知青办也会来调查情况。
作风问题跟道德底线在这个年代还是挺重要的,也挺有约束力的,并不是谁厚脸皮就能够当做无事发生、亦或是继续找个老实人随便祸害的。
沈青茉幽魂似的看着刚刚围在她身边恭维道谢的人顷刻间又面露鄙夷的离她而去。指甲掐进掌心,牙齿也死死的咬住嘴唇。
她想哭,想要疯狂的呐喊嘶吼,凭什么她想要做的事情突然变得这么难。可当她一回头,看到站在门口冲她面露微笑的谢云舒时,她突然打了一个冷战。
“是……是你做的?”沈青茉不敢置信,她以为当初谢老二那件事儿无人知道,而且也过去了啊!可谢云舒怎么会这个时候冲她发难?!
云舒并不否认,也不承认,嘴角的笑容越发明媚张扬,转身回到房间。
“到底是不是你!你凭什么这么做!你凭什么毁了我的婚礼?!”
“谢云舒!到底是不是你干的!”
沈青茉穷追不舍,形容癫狂。云舒挑了挑眉,转头看着崩溃的沈青茉,回了她一句。
“是不是的重要吗?或许你可以把这件事当成……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