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来到这里之后,首先想要确定的事情,那就是这里所属的时间。
可他又不能和这里的人交流!
他能想到的办法,那就是去这里的钟楼。
可他刚抬眼向钟楼的方向看去,他就看到了足以让他惊掉下巴的一幕。
朱元璋的眼里,无数素幡,如雪压一般,垂于檐角。
朱元璋看着这几乎整个皇宫挂白的一幕,当即就心中一震。
因为他知道,这是皇帝驾崩才有的丧事规格。
“不是吧!”
“咱梦到的未来,竟是后代帝王驾崩?”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赶忙往武英殿而去。
他并不知道后世君王的御书房和寝殿,是否还在武英殿,但他相信后世君王不会轻易从武英殿搬走。
朱元璋之所以把自己的御书房和寝殿,定在皇宫以左的武英殿,再把太子的书房和寝殿,定在皇宫以右的文华殿,就是向世人宣告,他‘以武抑文’的治国方针。
他相信他的子孙后代,不会更改他定下的这条铁律。
由于这里的朱元璋,只是洪武六年的朱元璋的意识产物,所以就在他往武英殿方向跑去之时,他就直接出现在了武英殿外。
朱元璋看了看眼前的一幕,这才意识到他在这代表着大明的未来的梦境世界之中,可以凭借自己的意识进行瞬间‘转场’!
只是此刻的他,却没有心思品味这极其便利的新能力!
甚至,他现在都没心思去思考现在是哪年哪月,他只想知道是哪一代的大明帝王又没了!
朱元璋的眼里,十二道白麻孝带缠着蟠龙大柱。
铜鹤香炉里纸灰,被北风卷成旋涡,飘过跪满女官的月台。
朱元璋径直往那灵柩走去,这才发现上面赫然写着‘太祖’二字!
看着这显眼的‘太祖’二字,朱元璋这才反应过来,这梦里的时间,就是他驾崩之后的第二天。
说白了,他这个梦就是接着那个,预示着他临终之前还求着他林昊接受赐权圣旨的梦在做!
朱元璋站在自己的灵柩之前,看着正在忙着布置的太监和宫女,等待着来来这里守灵的人。
朱元璋看着又名‘东宫’的文华殿的方向,心中暗道:“标儿,可一定要是你来为爹守灵。”
“可一定是你来,送爹上山啊!”
“只有是你来为爹守灵,送爹上山,还没有他林昊的身影,才能证明咱虽然这一次失败,但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定可以成功的除掉他林昊!”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就有一位一身素白的年轻男子,带领一群披麻戴孝的人,往这边走来。
朱元璋在看清这位一身素白的年轻男子的样貌之后,他下意识的就脚软了一下。
与此同时,他那还躺在洪武六年的寝殿里的身躯,尽管依旧闭着眼睛,但也在这一瞬间,眉心紧皱了一下。
“还是允炆?”
“咱大明的二代帝王,怎么还是咱的嫡长孙啊?”
只以为朱允炆就是他的嫡长孙的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当即就无奈的轻叹一口气。
可也就在此刻,他又在朱允炆的身边,看到一位一身全黑的年轻人。
这位一脸严肃,眉宇之间尽显老练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最不想在这里看到的林昊。
“咱输了?”
“咱输了二十多年?”
“从洪武六年开始,到洪武三十一年结束,整整二十五年的时间,都没办法除掉他?”
“不,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朱元璋心里的否决之声,非常的坚定。
可是以灵魂状态存在于此的他,却是无力的靠在自己在这里的灵柩之上。
不等朱元璋从失落中走出来,朱允炆和林昊,就带领一众披麻戴孝的官员走来。
这些官员之中,朱元璋认识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老耿?”
“咱的长兴侯耿斌文,还活着。”
“好,好啊!”
朱元璋看着那满头白发的老兄弟,发自肺腑的面露欣慰之色。
可紧接着,他又皱起了眉头。
“老耿为什么还活着?”
“徐达他们全都不在这里,为什么他还活着?”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视线,就在林昊和耿炳文的身上来回穿梭。
“咱明白了。”
“他们誓死效忠咱,不愿与他林昊为伍,所以被他这个深懂养生驻颜之道的野道士给谋害了!”
“你与他林昊同流合污,所以你即便满头白发,也老当益壮!”
想到这里,朱元璋那看向耿炳文的目光之中,也有了一抹明显的杀意。
只是他不属于这里,这里的人根本感受不到他的杀意。
也就在此刻,林昊直接就来到朱元璋的灵位边上,一副与朱元璋平起平坐的样子,也一副完全可以代表朱元璋的样子。
“跪!”
林昊话音一落,朱允炆就带领百官,跪在了朱元璋的灵位面前。
可在这位来自于洪武六年的朱元璋来看,他们也是跪在他林昊的面前。
朱元璋的眼里,林昊拉开圣旨,一脸严肃的宣读道:“朕得天命,三十有一,勤勉不怠,只愿有益于民。”
“奈何朕起于寒微,实无古人之博!”
“皇太孙允炆,仁明贤德,万民归心,宜登大位!”
“.......”
朱元璋在听到他的儿子们,只能在封国里建灵守丧,不能来京城奔丧的内容之后,直接就咬紧了牙。
“好你个林昊,这遗诏一定是你自己写的。”
“你不是怕手握兵权的藩王,借着奔丧的由头抢允炆的皇位,你是怕他们顺便来清了你这个君侧!”
想到这里,朱元璋真就是恨不得现在就冲过去,一拳打死这个‘大明司马懿’。
不得不说,这个林昊实在是太可恶了。
他竟然为了自己的小心思,就让他朱元璋成为一个,死了都没儿子送葬的人。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林昊却是站在他的灵位旁边,以居高临下之姿,俯瞰着跪在地上的朱允炆,以及跪在朱允炆身后的三位文臣。
而且,他的眼神还颇为嫌弃。
“太孙殿下,守灵三日即可。”
“三日之后的清晨,送你皇爷爷入皇陵。”
“然后,我送你登基!”
话音一落,他根本就不等朱允炆回话,直接就大步流星的扬长而去了。
朱元璋现在所处的角度,刚好可以看到林昊扬长而去的侧颜。
不得不说,洪武三十一年的林昊,比起洪武六年的林昊,真就是一模一样。
他在林昊的脸上,完全看不到一丁点岁月的痕迹。
但这个时候的林昊,经过时间的沉淀,不仅眼神冷峻而深沉,且更显孤傲。
甚至他还在林昊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孤寂!
当然,他眼里的这一丝孤寂,比起他此刻流露出来的,极为明显的冷淡和轻蔑之意,就显得非常暗淡了。
“可恶!”
“咱一死,你就演都不演了是吧?”
“曹操死了之后,司马懿最起码还演到了曹叡之后。”
“你还真是比起司马懿,有过之而不及啊!”
以灵魂状态存在于此的朱元璋,就这么用充满恨意的目光瞪着林昊,并如此思索着。
可也就在此刻,朱允炆身后的三位文臣,就先后说起了林昊的坏话。
一名即便身穿孝服,也尽显文儒之气的中年男子,斜着眼睛看着林昊的背影道:“太孙殿下,镇国公仗着太祖的圣宠,不仅对您不敬,还对太祖不敬,实在是有负太祖圣恩啊!”
紧接着,他旁边的一名,看起来更加年长的文臣,也跟着开头道:“太孙殿下,方大人所言甚是,太祖昨夜驾崩之前,如此厚恩于他,他都一脸冷漠,就像是太祖求着他接受赐权圣旨一样。”
“现在,太祖的灵柩就在这里,他都如此冷漠,此人日后必成大患。”
此人话音一落,他旁边的一名,虽为文臣,但却看起来颇有武气的中年男子,又接着说道:“黄大人所言甚是,他看不上我等不打紧,可他不该在太祖灵前如此冷漠。”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身后的三个文臣,当即就满意的点了点头。
时至今日,他还从来没有看哪个文臣这么顺眼过。
“眼界高远,识人准确,不畏强权,力保弱君。”
“这三位先生,应该是咱在得知他林昊的野心,却又无能为力之时,提拔起来的人。”
“现在看来,咱除了看错了他林昊之外,就没看错人啊!”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稍显欣慰的点了点头。
可也就在此刻,朱允炆却是当即转身,直面三人,一脸严肃的斥责道:“三位先生,休要说恩师的不是。”
“自我父离世,我被定为太孙之后,恩师虽然对我颇为不满,但也还是按照皇爷爷的要求,尽力教导。”
“恩师之所以对我还有些不满,也只能怪我这个学生的资质不好。”
“可以说他孤傲,可以说他不把你们放在眼里,也可以说他不把我这个皇太孙放在眼里。”
“但绝对不可以说,他不把皇爷爷和皇奶奶,以及我父放在眼里。”
说到这里,朱允炆就当即回头看向那正在消失在黑夜之中的孤影。
“他才是最难受的那一个!”
“他表现得有多冷淡,他的内心深处就哭得有多厉害!”
“这......”
朱允炆身后的三位,已经被朱元璋称之为‘先生’的文臣,见朱允炆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虽然还心有不甘,但也唯有暂时闭嘴。
以灵魂存在于此的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却是气得直跺脚。
他指着朱允炆,用教育不孝子孙的口吻,大骂道:“你皇爷爷和你皇奶奶还有你爹,被他蒙蔽了双眼,怎么你也被他蒙蔽了双眼?”
“你自己都说了,他从一开始就不待见你,你怎么还替他说好话?”
“都说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你比黄盖还厉害是不?”
“看来老子让你继承皇位,才是真的瞎了眼啊!”
朱元璋骂得非常大声,甚至都让躺在洪武六年的龙榻之上的身躯,都呲牙咧嘴了那么一下子。
可他对这个未来世界来说,不过只是孤魂野鬼一般的存在而已。
没有人可以听到他说的话,也没有人看他一眼。
好一阵子之后,恢复冷静的朱元璋,就再次看向了还心有不甘的三位‘先生’。
朱元璋在看到他们眼里那针对林昊的不屈之色后,也是当即就满意的点了点头。
也就在此刻,三人就依次向太祖灵柩恭敬叩拜。
“臣,方孝孺,一定不负圣恩,竭尽全力辅佐太孙殿下!”
“臣,黄子澄,一定不负圣恩,竭尽全力辅佐太孙殿下!”
“臣,齐泰,一定不负圣恩,竭尽全力辅佐太孙殿下!”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这才终于露出一抹浅笑。
这一刻,来自洪武六年的朱元璋,直接就把三位‘国士’的大名,牢牢的刻在了自己的脑子里。
不错,
朱元璋已经把这三位洪武六年还未出仕的‘先生’,定为了大明的未来‘国士’!
朱元璋看着这三位正气凛然的‘国士’,真就是怎么看怎么满意。
甚至,他还把他们看成了扳倒林昊的希望。
可也就在此刻,他又突然灵光一闪。
“不对!”
“咱现在梦到的这个未来,有问题。”
“咱明明在洪武六年的时候,就知道了他林昊的野心,就一直在为除掉他林昊而努力。”
“就算咱到了最后也无能为力,然后寄希望于这三位先生,也该私下里教他朱允炆,他林昊不是好人才是。”
“可就他朱允炆的表现来看,咱不仅没这么教他,甚至还让他尊林昊为师?”
“这怎么可能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再次回忆朱允炆刚才斥责三位先生的一幕。
他在朱允炆的脸上,看不到一丁点为了‘卧薪尝胆’而演戏的痕迹。
他完全可以肯定,这么一个年轻人,绝对不会有逼真到连他也看不出来的演技。
这足以说明,他朱允炆对林昊的信服,绝对是发自肺腑的。
而他对林昊发自肺腑的信服的来源,也有且只有一个。
那就是除了朱允炆本身的认知之外,还有晚年朱元璋对他的教育。
想到这里,朱元璋此刻的眼神,就只有用‘细思极恐’四个字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