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味在空荡荡的宫殿里肆意蔓延,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将倭国天皇困在其中。
他瘫坐在铺满灰尘的龙椅上,指节泛白,死死攥着罗楠下达的强征劳工令,信纸边缘被指甲抠出的月牙痕,仿佛是他内心痛苦的具象化。曾经,这里金碧辉煌,群臣朝拜的声音此起彼伏,如今却蛛网遍布,唯有几个老迈的内侍,如同惊弓之鸟,战战兢兢地候在角落,大气都不敢出。
“这是要亡我倭国啊……”
天皇声音嘶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硬生生挤出来,喉间仿佛卡着带血的碎瓷,疼痛难忍。
他闭上双眼,脑海中却不受控制地浮现出百姓被狼牙军驱赶的画面。那些青壮年男子,如同待宰的羔羊,被长枪逼迫着走向黑暗的矿洞。与家人哭别时,他们脸上的绝望、亲人撕心裂肺的哭喊,如同一把把锋利的钢刀,一下又一下剜着他的心。
当第一封矿难奏折呈上来时,天皇压抑已久的情绪瞬间爆发。
他猛地起身,将案上的笔墨狠狠砸向墙壁。
朱砂如同红色的精灵,在空中飞舞,最后在素白的纸屏上炸开,宛如一朵朵狰狞的血花,诉说着生命的消逝。
“三百人…… 全埋在了矿洞里……”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与悲痛。
此时,他又想起被送往大秦为质的儿子,至今生死未卜。
作为一国之君,他却连自己的子民和儿子都保护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一步步走向毁灭。
愤怒与绝望如同汹涌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
他抓起象征皇权的玉印,想要狠狠摔碎,让这一切都结束,可玉印在半空却停住了 —— 这是他仅剩的尊严,尽管在大秦的铁蹄下,这尊严早已脆弱得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但他仍无法亲手将其毁掉。
与此同时,民间早已是哀嚎遍野,痛哭声震彻云霄。
天京的码头边,一场场生离死别在上演。
母亲们死死拽着儿子的衣角,眼神中满是不舍与恐惧,仿佛这样就能留住儿子的生命。
然而,狼牙军士兵却毫不留情,用长枪无情地挑开她们的手。
“我的儿啊!”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拼尽全身力气追着队伍跑了三里地,她的头发凌乱,脸上满是汗水与泪水。
最后,她力竭摔倒在泥地里,指甲缝里渗着血,沾满了碎石与枯草,可她却浑然不觉,只是伸着手,朝着儿子离去的方向,无助地呼喊着。被强征的劳工们,穿着破旧单薄的衣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他们心中清楚,那黑暗的矿洞,或许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但他们却无力反抗,只能默默走向未知的命运。
有毒废料的污染,如同一场无情的瘟疫,迅速蔓延。
稻田里,成片的秧苗枯黄,毫无生机,仿佛是大地失去了生命力。
奈良的老农跪在龟裂的田埂上,双手颤抖着捧着发黑的泥土,泪水夺眶而出:“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地啊,怎么就成了毒土?”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绝望与不甘。孩子们喝了被污染的河水,上吐下泻,虚弱地躺在床上,眼神里满是恐惧与无助。
曾经清澈见底、鱼儿欢快游动的河流,如今漂浮着死鱼,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
百姓们守着这样的水源,欲哭无泪,生存对于他们来说,都成了一种奢望。
贵族们纷纷破产的消息传来,如同晴天霹雳,让整个倭国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大阪的商人们聚集在财神庙前,愤怒如同熊熊烈火在心中燃烧。
他们用力砸着庙门,嘴里喊着:“我们辛苦一辈子,就这么没了!” 有人举着账本,上面密密麻麻的债务数字,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而普通百姓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粮食价格飞涨,一个馒头的价格竟然能抵过去一个月的工钱。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饿死的流民,他们的尸体无人收殓,被野狗啃食,惨状惨不忍睹。
文化毁灭的噩耗传来,彻底摧毁了倭国百姓的精神世界。
京都的学者们抱着被烧毁的古籍残页,跪在灰烬中,泪水滴在焦黑的书页上,晕开一个个深色的痕迹,如同他们破碎的心。
“我们的倭国历史,我们的大和文化,就这么没了……”
他们悲嚎着,声音里充满了绝望与不甘,仿佛失去了灵魂。
寺庙里,老和尚看着被砸毁的佛像,双手颤抖着拾起碎片,嘴里不停地念着佛经,试图在佛法中寻找一丝慰藉,可内心的痛苦却如影随形,无法驱散。
这才过去了多少年啊,曾经生机勃勃的倭国,如今已变成了人间炼狱。天皇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荒芜的土地,听着城中时不时传来的哭喊声,心中充满了愧疚与绝望。
终于,在一个雨夜,他选择了悬梁自尽,用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
而百姓们眼中曾经的光芒渐渐黯淡,取而代之的是麻木与仇恨。
他们蜷缩在破败的房屋里,心中的怒火在燃烧,盼着有朝一日能推翻大秦的统治,让倭国重新焕发生机。
然而,在罗楠的 “绝户计” 下,这希望是如此渺茫,仿佛是遥不可及的梦,永远也无法实现。
......
大秦皇宫内,奢华的鎏金龙纹烛台光芒四溢,将整个大殿映照得亮如白昼。
烛火摇曳,光影在雕梁画栋间跳跃,仿佛在诉说着大秦帝国的辉煌往昔。
秦萧身着那件象征着无上皇权的明黄龙袍,金线绣就的龙纹在烛光下栩栩如生,似要腾空而起。
他端坐在龙椅之上,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案上那张精致的请帖,眉头微蹙,深邃的眼眸中满是期盼与焦急交织的神色。
他登基三周年的大庆筹备工作,礼部官员早已在皇宫内外如火如荼地展开。
工匠们日夜赶工,将宫殿装点得美轮美奂;乐师们反复排练,悠扬的旋律不时在宫中回荡;
后厨的御厨们精心准备着山珍海味,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然而,秦萧总感觉这场庆典似乎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 罗楠,那位才情出众、胆识过人,为大秦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的丞相,也是他心底深处魂牵梦绕、恋恋不忘的人,至今尚未归来。
“陛下,倭国传来急报!”
一名内侍神色匆匆地闯入大殿,脚步慌乱,手中紧握着的信笺也随之微微颤抖。
秦萧原本沉浸在思绪中的身躯猛地一震,随即迅速起身。
宽大的龙袍下摆扫过光洁的地面,发出一阵轻微的 “沙沙” 声响,仿佛是急切心情的回响。
“快呈上来!”
他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急切,仿佛这封信笺承载着他此刻全部的希望。
内侍赶忙上前,将信笺恭敬地递上。
秦萧迫不及待地接过,快速展开。
熟悉的语气映入眼帘,那一笔一划仿佛带着温度,瞬间温暖了他那颗焦急的心。
罗楠在信中写道,倭国的各项事务如今已步入正轨,局势稳定。
她将亲自率领五万狼牙军,搭乘狼神舰队的舰艇,即刻启程返回大秦参加国庆。
“传朕旨意,大庆之事暂缓三日,待罗丞相归来,再行庆贺!”
秦萧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洪亮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仿佛要让整个皇宫乃至整个大秦都听到这份喜悦。
“另将这份电报抄录一份送往平西郡王府,让平西郡王府也一同分享这份喜讯,高兴高兴。”
说罢,秦萧缓缓走到窗边,目光望向远方。
窗外的天空湛蓝如洗,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
他的思绪早已飘向了那个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叱咤风云的女子。
三年前,罗楠毅然主动请缨,背负着大秦的使命与期望,踏上了远赴南越国平叛的征程。
这一去,便是漫长的三年时光。
在这三年里,她以非凡的智慧和果敢的勇气,凭借着雷霆手段,先后将南越国、倭国纳入大秦的版图。
她带领着狼牙军冲锋陷阵,战无不胜,让大秦的威名如狂风般席卷四方,威震天下。
如今,她终于要回来了。
想到这里,秦萧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另一边,在遥远的倭国横滨港口,海风呼啸着席卷而来,带着大海独有的咸涩气息。
汹涌的浪涛如猛兽般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阵阵沉闷的巨响。
罗楠内穿一袭特制的三防迷彩作战衣,外罩一件厚重的玄色战甲。
战甲上的纹路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彰显着主人的不凡身份。她身姿挺拔地站在狼神舰队旗舰的甲板上,凛冽的海风撩动着她的发丝,却丝毫未能动摇她坚定的站姿。
她的目光望向大秦的方向,眼神中既有凯旋而归的骄傲与自豪,又隐隐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思念。
在她身后,五万狼牙军整齐列队,宛如钢铁长城。
他们身着锃亮的铁甲,内穿迷彩作战衣,每一个人都身姿矫健,眼神坚毅。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是大秦荣耀的象征。
“启程!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