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懿宗笑着说道:“光是饮酒赏荷有些单调,不如诸位来吟诗作对如何?”
众进士纷纷喝彩。
“陛下这个提议好啊!”
“如此良辰美景,不做上一首诗是说不过去啊!”
“只是该请谁来开这个头呢?”
懿宗笑道:“依朕看,就由两位状元来带头吧!”
段书瑞心下一奇:怎么会有两位状元?
崔景信看到他目光呆滞,压低声音对他说道:“这次圣人还邀请了明经科的进士,也都是些在长安为官的……”
段书瑞心下了然,轻轻点头。
“李亿李录事,朕看过你写的诗歌,写得不赖啊!”懿宗笑着望向李亿,“便由你来开头吧!”
段书瑞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颤抖着手放下酒杯,右手紧握成拳,四根手指狠狠嵌入掌心,下唇紧咬,眼球上爬上一抹血丝。
想到此人就是导致前世鱼幼薇为情所困、最后不得善终的罪魁祸首,段书瑞就恨不得将其吊起来鞭打一顿,以解心头之恨。他连着看了李亿好几眼,越发觉得此人面目可憎。
李亿笑着起身,躬身行礼:“那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说着,他沉思片刻,做了一首以荷花为题的诗歌。对仗工整,词句优美,能够在短时间内作出这样的诗,作诗之人功底可见一斑。
段书瑞一个字也没听到,他低着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连崔景信拼命朝他使眼色也没看到。
崔景信有些无奈:大哥,你好歹准备一下啊!说不定马上就要轮到你了!
李亿之后,便是杜宇衡了。他也不甘示弱,几乎是脱口而出一首诗歌,惹得众人频频侧目,连连鼓掌。
这时,懿宗笑着说道:“诸位请安静一下。”满座士子登时不敢再喧哗。
“按照顺序来作诗有何趣味?不如咱们来玩击鼓传花吧!”懿宗话音刚落,就有侍卫拿来花球,另一个侍卫则揭开一块红布,红布下赫然是一台鼓。
听着鼓声响起,段书瑞收敛心神,开始思索着诗词。他运气实在是好,因此连着三轮下来都没被抽到。
几场游戏玩下来,众人都有些意兴阑珊,纷纷向圣人提议去玩“投壶”。
段书瑞看到有一些酒力不胜的进士告辞离开,本想找个由头先走一步,却被崔景信拉住了。
“段兄,你我许久没见了,咱们一起去玩投壶吧!看兄弟给你露一手!”
段书瑞看着他那双摄人心魄的桃花眼,到底没忍心拒绝。
二人顺利融入玩投壶的队伍,段书瑞瞄准酒壶投了好几回,都没有投中,不由得有些气馁。崔景信撸起袖子,向他眨眨眼:“段兄,看好了!”他拿起一支羽箭,深吸一口气,瞄准酒壶,“哧”的一声,羽箭破开风声,“啪嗒”一声落入酒壶。
围观的众人看了,均鼓掌大喊:“崔兄,你可以啊!”
“投一支不过瘾,再多来几发!”
崔景信哈哈一笑,又连着投中好几支,这才排到队伍后面。他对段书瑞说道:“段兄,你听我一言,投壶时切忌三心二意,只要瞄准壶口,心无旁骛,手上再控制下力度,定能投中。”
段书瑞感激地望了他一眼:“谢谢崔兄,我一会儿便照你说的试试。”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已经慢慢释怀。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走——鱼幼薇还没有遇见李亿,交趾一战大唐也取得了胜利。如此看来,事情还是有转圜的余地的。
他强迫自己将脑海中的一些杂念清空,轮到他时,他拿起羽箭,双眼微眯,双腿呈扎马步的姿势,轻轻一掷,果然掷中了!
段书瑞见状微微一笑,崔景信却是高兴地扑上来摇晃着他的肩膀:“段兄,你中了!你中了!”
段书瑞:……
真是傻子,这点小事,有必要这么高兴么?
心里想着,他还是拍了拍崔景信的肩膀:“悠着点,你快把我脑浆都晃散了。”
在段书瑞纵情娱乐的这档子功夫,鱼幼薇也没闲着。
天微微亮的时候她就动身出发,依着路人的指示来到了一处山林里。今日茶肆闭馆一天,她打算趁休息的功夫,收集一些山泉水。
鱼幼薇背着有她半个人高的背篓,小心翼翼地穿梭于山林之间。走累了,她便停下来喝两口水。她随身携带着罗兰送她的那本《茶经》,不时掏出来翻看两页。
“陆茶圣认为用山泉水煎茶最好,江河水较差,井水最差……”鱼幼薇翻动书页,小声念叨着,不时抬起头看看哪里有泉眼。
四周静谧无声,只听到几声鸟叫。阳光透过林间叶隙,温和的倾落于石板上,她将头上的斗笠拉下来些,又开始低头看书。看了一会儿,感觉腹中饥饿,忙从怀里取出一个白馒头,小口小口地吃起来。
这时,林间隐隐传来一阵衣袍曳地的“沙沙”声,她停下咀嚼的动作,还没决定好要不要躲起来,一个高高瘦瘦的身影出现在视野里。
鱼幼薇的目光情不自禁地落在这人身上,这是个和尚,四五十岁的模样,披着一身浅灰色袈裟,面容庄严,缓步而来。
鱼幼薇对和尚本无喜憎,但看到这和尚的一瞬间,心里飞速闪过一个念头:“此人真像个得道高僧啊!”
那和尚若有所感,抬头正对上她的目光,他目光清澈,眼睛里好似有一汪浩瀚星海,让人看一眼能沉浸其中。
和尚双手合十,遥遥地冲她行了一礼。
鱼幼薇怔愣片刻,也向他拱手行礼,她心里还在犹豫要不要过去,一双脚就先动了,带着她整个人向和尚走去。
“阿弥陀佛,这位女施主好。贫僧云游至此,囊中羞涩,已有半日未进水米。还望施主慈悲为怀,施以些许斋饭。”和尚双手合十说道。
鱼幼薇挠了挠脑袋,从衣袖里掏出仅剩的一个白馒头,递给他:“大师,斋饭没有,馒头可以吗?”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和尚微笑着接过馒头,“谢谢施主,馒头就够了。”
二人寻了两块干净的石头坐了,开始啃起馒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