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太子妃在经过太医的一番仔细把脉之后,迫不及待地开口询问道:“太医,依您看,本宫腹中所怀的胎儿如今状况可好?可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之处?”
太医赶忙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禀太子妃娘娘,恭喜娘娘,两位小郡王正在母体内安然无恙地健康成长着呢。而且,目前来看,娘娘已无需再服用保胎药了。”
听到太医这番肯定的答复,太子妃的心总算落定了。
在程云柏再次在半夜三更潜入后宫相会太子妃时,她压低声音悄悄地向其嘱咐道:“表兄,你且去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想法子给太子服下绝子药。记住,一定要挑选那种药效神不知鬼不觉,即便是太医把脉也难以察觉的绝子药。此事关乎重大,千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此事不难。”程云柏满口答应,由此,他再一次得到了太子妃以身犒劳。
程云柏身心得到极大满足之后,嘴角挂着一抹心满意足的微笑,从地上提着一个沉甸甸的袋子放在桌上。那袋子鼓鼓囊囊的,里面装着满满的金元宝。
\"表妹啊,一定要好好养胎,可千万别亏待了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若是有什么想吃想喝的,尽管吩咐宫人们去采买便是。\" 程云柏轻声说道,言语之中满是关切之意。
程云柏手上的伤势尚未完全痊愈,但他却早已带伤在东宫当差。
他每日尽职尽责地守护在太子身旁,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不仅殷勤地为太子端茶倒水,更时刻陪伴着太子下棋聊天,以解其烦闷之情。
没有人知道,就在这看似平常的茶水之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程云柏竟偷偷地在其中加入了用雷公藤煎煮而成的药水。
每次添加的量虽不多,仅仅只是那么一点点,他一天之内要多次往茶水中掺入这种有毒的汁液,其毒性已然不容小觑。
在程云柏因事外出时,他的副将便肩负起了一项特殊任务——侍奉太子殿下品茶并陪伴其消遣时光。然而,在表面的殷勤背后,这位副将却心怀叵测,依旧暗中持续对太子下毒。
令程云柏倍感困扰的问题是,无论他施展何种手段,都始终无法将赵明思引出顺王府。
这使得他难以对顺王府的人员展开行动,计划一再受挫。
另一方面,赵明康与赵明杰兄弟二人时常离开王府前往军营视察,且每次出行身后皆跟随有一支庞大的侍卫队伍严密护卫。尤其是赵明康身旁,更有四位武艺高强、堪称顶尖高手的“四大金刚”贴身相随;
而赵明杰则拥有其父亲赐予的一队精锐侍卫守护左右。面对如此森严的防卫力量,程云柏和其麾下之人纵使绞尽脑汁,也难以接近这两位关键人物分毫。
转眼间已至三月二十四日,这一天乃是二公主的生辰吉日。值此喜庆时刻,二公主设宴邀请了所有的皇亲国戚以及朝中百官共同庆贺。
如今的二公主地位已然今非昔比,不仅因为她是皇室中唯一一位已经成年的公主,更是由于太子妃乃是她名义上的爱女。
众多宾客深知这层关系,故而即便仅仅是看在太子和太子妃的情面之上,亦纷纷踊跃前来赴宴,并奉上丰厚贺礼以表敬意。
程云柏盯上了这一个好机会,只要有顺王府的人来,有一个死一个!
他用心的设起了局,动用了手下和身边的人,只等着顺王府的人来二公主府赴宴。
二公主的生日宴定于正午时分举行,整个公主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不仅在府内大摆筵席,就连府外都设置了长长的流水席,以供宾客们享用。
从清晨开始,前来贺寿送礼并参加宴席的人们便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来,一时间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顺王府此次前来祝寿的仅有赵明康与高影儿这一对夫妻。
高影儿是顺王府的当家主母,皇亲国戚办喜宴,只要不像月县主和秦将军府那种公然闹翻脸之外,她都会带着礼物亲自前来祝贺方才不失礼。
二公主见他们到来,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去,问道:“顺王妃,为何本宫的四皇兄和四皇嫂没有一同前来呢?”
高影儿微微福身,微笑着回答道:“回二公主殿下,父王和母后正在筹备前往封地之事,家中事务繁多,实在抽不开身,还望二公主见谅。”二公主的地位不如顺王夫妻,但她是长辈,高影儿给她行礼是礼节。
二公主听后不禁露出一丝遗憾之色,轻声叹道:“去封地有什么好,怎比得上京城这般繁华热闹啊!”
这时,一旁的龙家子弟走上前来,恭敬地邀请赵明康:“表兄,请移步前院吧,那里皆是男子相聚之所。”于是,赵明康便随着他走向了前院。
高影儿身着一袭淡蓝色的华服,则跟随着宫人的引领,身姿婀娜地踏入了后院。
一进正堂,她便瞧见几位皇妃正端坐在堂屋内。
高影儿走进堂内,对三位皇妃行了晚辈礼。
二皇妃体态丰腴,面容红润得如同熟透的苹果一般,此刻正稳稳当当地坐在上位,一边大口喘着粗气,一边抬手说道:“顺王妃啊……快快免礼!”
再看那五皇妃,则身形较为消瘦,面庞稍显狭长。她紧紧抿着嘴唇,沉默不语,只是微微向高影儿点了点头,表示打过招呼。
以往高影儿曾多次陪同自己的婆母——四皇妃一同参加各种宴会。
在那些场合里,她也曾与这二位皇妃照过面。
不过当时众人也仅仅只是相互行个简单的礼节,微笑着打声招呼罢了,彼此之间并没有过多深入的交流。
身处皇室之中,各位皇子之间若是交往过密,很容易就会引起当今储君的猜忌,认为他们正在暗中勾结、联手行事。所以,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刻意维持着一定的距离,以减少麻烦。
像顺王府这种得罪了东宫、秦贵妃、月县主等极有权势的人,其他的皇亲国戚很怕同他们走太近,以防引火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