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城墙上来回踱步,心中思绪万千。自己虽说也向陛下呈递了奏折,可如今地方守军不听诏令的事情屡见不鲜,他实在无法预测最终的结果。
“这可如何是好?”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无助和迷茫。
现在洋州府城里只有自己这一万多人,面对吐蕃大军的猛烈攻击,每一次的抵抗都显得如此艰难。
他深知,以目前的兵力和状况,怕是也坚持不了几日。
继续坚守,可能等来的是城破人亡的结局;可若选择撤退,那便是临阵脱逃,不仅会背负千古骂名,更无法向城中的百姓和死去的将士们交代。
此时的他,就像在火上被烤着,进退失据。
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无数人的生死存亡,这份沉重的责任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抬头望向天空,希望能得到一丝启示,可天空只是一片阴沉,仿佛也在预示着这场战争的艰难和未知。
京城。皇宫中,此时的御书房内,皇帝的李逸风愁眉苦脸,面色难看。
他坐在御案前,双手揉着太阳穴,满心的烦闷无处宣泄。
他听着太监总管的汇报,圣旨早已经下发多日,再加上这几天连续派人督促,然而下面这些州府的人,都阳奉阴违,事事推诿不前。
为了各自的私利,对他的圣旨置若罔闻,不屑一顾。
“朕的旨意,他们竟敢如此轻视!”李逸风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声音中充满了威严和恼怒。
身旁的几名大臣都噤若寒蝉,不敢出声。李逸风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国家正值危难之际,他们却还在勾心斗角,中饱私囊,置百姓和江山于不顾!”
他的目光扫过面前的大臣,“朕要如何才能整顿这混乱的局面,让这些人真正为国家效力?”
李逸风感到无比的挫败和无奈,他深知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可一时间又找不到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难道朕的江山,就要毁在这些人的手中吗?”他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左丞相王启年犹豫了片刻后说道:“陛下,此时当以安抚为主,万不可与地方这些官员交恶,以免……。”
皇帝李逸风闻言,眉头皱得更紧,目光紧盯着王启年,带着几分质疑道:“安抚?他们如此罔顾朕的旨意,难道还要朕对他们好言相劝?”
王启年赶忙拱手,神色恭敬却又透着一丝急切地解释道:“陛下息怒。如今局势复杂,地方势力盘根错节,若强行施压,恐生更多乱子。不如先许以好处,稳住他们,再徐徐图之。”
李逸风冷哼一声:“徐徐图之?等到图之之时,恐怕江山都已危在旦夕!”
王启年额头冒出冷汗,却仍坚持道:“陛下,欲速则不达呀。若此刻与地方官员彻底决裂,只怕他们会更加阳奉阴违,甚至公然违抗朝廷,那局面将更加难以收拾。”
皇帝沉默不语,脸色阴沉,在心中反复思量着王启年的话。御书房内的气氛紧张而压抑,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最终决断。
另一边的右丞相朱志鑫想了想却是反驳道:“陛下,微臣以为刚刚左丞相话语有失。
如果我们现在就纵容这些地方官员,以后其他各地州府的地方官员纷纷效仿,那朝廷将视如无物,皇权也将被轻视。”
朱志鑫向前一步,神情严肃而坚定,继续说道:“陛下,治国当以纲纪为重。若此次对这些阳奉阴违之辈姑息纵容,日后他们定会愈发肆无忌惮。朝纲崩坏,律法如同虚设,国家如何能治理得好?百姓又如何能安居乐业?”
他的声音洪亮而激昂,在御书房中回荡:“如今必须严明律法,对违抗诏令者严惩不贷,以正视听,树立朝廷之权威,让天下官员皆知,皇权不可侵犯,朝廷法令不容轻视。唯有如此,方能整顿朝纲,使国家重回正轨。”
皇帝李逸风听着朱志鑫的慷慨陈词,脸色阴晴不定,心中在权衡着两位丞相的建议。
朱志鑫见皇帝仍在犹豫,又进一步说道:“陛下,若此时不加以整治,长此以往,地方势力越发膨胀,恐成尾大不掉之势。届时,朝廷想要再掌控局势,必将难上加难。”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皇帝,言辞恳切:“如今的纵容,就是对未来的危害。只有果断采取措施,树立皇权的绝对威严,才能让国家的运行重回正轨,让百姓对朝廷重拾信心。”
左丞相王启年忍不住反驳道:“右丞相,你这想法未免太过激进。若此时对地方官员强硬打压,引发他们的集体反抗,那局面更是不可收拾,你就是千古罪人。”
朱志新冷哼一声:“哼!左丞相,你的安抚之策不过是养虎为患。如今他们已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若再给他们许也好处,只怕是养虎为患,将来必成大祸。”
御书房内,两位丞相各执一词,其余几名大臣交头接耳,争论不休,皇帝李逸风坐在龙椅上,陷入了深深的纠结徘徊之中。
御书房内的争论很快便传到了正在后宫赏花的皇太后耳中,皇太后听闻,心忧如焚,在宫女的搀扶下急匆匆地来到御书房。
众人见皇太后驾到,纷纷行礼。皇太后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免礼,她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神色庄重而严肃。
“哀家方才听闻你们在此争论不休。”皇太后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如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外有敌军压境,内有叛军为非作歹,再加上现在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正是我朝的危难时刻。”
她看向皇帝,眼中满是慈爱与忧虑:“逸风,你身为皇帝,肩负着天下苍生的福祉,万不可被眼前的困境所扰,失去了主见。”
接着,皇太后又将目光转向诸位大臣:“诸位大人,你们皆是国之栋梁,深受皇恩。在这危急关头,应当精诚服务,摒弃私利,为陛下出谋划策,共度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