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令纸可有几何也?” 寒氏中一人问道。
木耒立刻吩咐侍女去取一令纸来。其实,木耒早就有所准备,已按 500 张纸为一令打好了包装。
片刻之后,侍女抱来一大包纸,放在桌案上。木耒亲自动手打开包装,最外层是麻布包裹,里层是一张缝合起来的兽皮,兽皮里包裹着整整齐齐的一大摞纸,这是为了防潮。
这纸比木耒刚才写清单用的纸大了一倍,其尺寸为长两尺、宽一尺半(46x35 厘米),比A3纸稍微大一些。
木耒拿起一张颜色灰白的纸,递给寒氏头人,说道:“此纸长二尺,宽一尺半,我将其定为标纸。百张为一刀,五百张为一令。”
寒氏头人双手接过纸,细细看起来,这纸比清单的用纸还要好上一些,更是光滑细腻,一众韩氏之人不禁交口称赞。
“此纸竟如此之大,莫说八百字,写上千字亦不成问题。”一位寒氏之人说道。
确实如此,先秦出土的竹木简,小部分宽度在 1.5 - 1.2 厘米,大部分宽度在 1 厘米甚至 0.6 厘米左右,一根 1 尺(23 厘米)长的竹简上都能写25-30字,那这么大的纸写上一千字也是很轻松的。
不过,写小字的时候大多不用毛笔,而是用木笔和竹笔。
木笔是削尖的木头,竹笔是削尖的竹管,类似于钢笔尖的样子,用这些东西蘸着墨写字,写出来的字可以很小。
但这两种笔在纸上写字,很容易戳破纸张,若在这种纸上写字,需用细小的毛笔。
“公子,此一令纸汝欲售几何钱?”寒氏一人问道。
木耒是真没想好这纸卖多少钱,他查过相关的资料,知道古代的纸很贵,但是就是没查到多钱。
而且他对自己造的纸也不太满意,也仅仅就比奶奶上坟用的烧纸好一点点,现在拿出来给寒氏,还是最初的那几天造的纸。
“诸位观价几何为宜,吾实不知此纸值几钱。”
“公子,汝有几多此种纸?”
“至多能予汝等五包,即五令也。此物难得,数十人忙碌三月,总共方作出十几令纸。”木耒惋惜的说道。
“未想此物这般难得,公子,这样如何?此五令纸,吾等先付公子一千钱,待试销而后定价,何如?”
木耒听到五令纸能值 1000 钱,心里着实小小吃惊了一下,他觉得这些古人挺可怜,一点草纸都值这么多钱。
这纸的制作周期虽说是两三个月,但每天能产出数千张。若是每令纸能稳定卖到 200 钱,这简直是拥有了一台印钞机啊。
木耒说道:“你们尽管把这纸拿去试售。我马上加派人手重新生产,力求每年能产出几百令、上千令的纸供你们买卖,怎么样?”
寒氏之人听木耒这样一说,心中有点小小的感动。赚钱是大家共同的事,这位公子确实在为自己着想,在不清楚价钱时,宁可低价让他们拿去试卖。
这纸很有可能每刀卖到 200 钱,每令就是 1000 钱,若真如此,这可是笔大买卖!
寒氏头人说道:“谢公子,如此甚善。公子尚有其他新奇之物?一并示于吾等,吾等亦好拿去试售。”
木耒眼珠转了两圈,心想似乎没什么能拿给他们卖的,总不能让他们去卖马鞍马镫吧。
木耒随后说道:“暂无新奇之物。若有可售卖之物,吾一旦做成,即速通知汝等。汝等手中所执之纸,自我制出至今,不过二十余日。”
“公子于吾寒氏诚善矣。彼皮毛衣物及此纸张,吾必付之家主,且向家主陈说公子之恩情。诚如家主所言,公子诚为合作营商之不二选也。”
木耒接着又补充道:“此种纸惧火且畏潮,汝等于运输、使用与保存之时皆需留意此些。
尚有,此种纸宜以毛笔书写,若用木笔或竹笔写字,不甚宜也,或会戳破纸张。
过些时日,吾将制出一批毛笔,乃专为于纸上写字者,届时一并付与汝等,汝等可一同售卖。”
随后,木耒将寒氏之人送出厅外,剩下的事让他们直接去和大妇交接。大妇对那毛衣物爱不释手,自然不会让他们把价钱压得很低。
剩下的,就是考虑制作毛笔的事了。蒙恬还要 300 多年才会出生,木耒决定趁现在直接把毛笔改良了。
兔毛比较容易获取,只要放在生石灰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脱去油脂,再加上一些羊毛,就能直接用来做笔了。
其他方面并没有太多难题,只是如果有现成的造笔工匠就更好了,要是没有,那就只能自己慢慢摸索了。
木耒决定造笔这事,就交给计吏筹去弄,让他找两个人来做。只要是给毛发脱脂去油的细节保密,其他人就很难学去。
再者就是产量,如果一个人一天能做几十支笔,哪怕一支笔卖一两个刀币,也是能赚到钱的。
木耒边想边得意,这么算起来,赚钱的方法其实有很多。只不过是因为自己,拥有领先两千年的知识和见识罢了。
时间来到了七月中旬,天气变得十分炎热。
封地的庄稼长得很好,实验田里的庄稼长得更好。
章腊正指挥弓邑和车邑的奴隶大肆盖房,木耒要求奴隶们今年都能住上房子。
白驷现在已经去隘口训练奴隶了,木耒要求他在一个月是时间内,给自己选拔出一百个有效的士卒。
帛缕造纸也越来越娴熟,他们基本已经能日产三千张纸了。
络缮负责的部门,已经烧出了相当数量的石灰。
早在一个月前,木耒还安排络缮命人烧制焦炭,中途木耒还去查看过一次,烧出的焦炭质量还算不错,拿在手里轻飘飘的,和他在另一个世界路边捡到的焦炭差不多。
到目前为止,炼出的焦炭可能已有几万斤了。木耒补习班的课程已完成大半,他对化学也有了初步认识,现在打算开始琢磨炼铁的事了。
趁着雨季还未到,木耒赶紧命人去盘高炉。
这些烧生石灰和焦炭的人,有相当一部分人曾经是陶匠,所以什么土耐高温,这些人是门清。
木耒画了一张草图,是一个直径一米,高4米的高炉。还要求在塔顶处搭建了一个平台,用来投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