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隐藏
想不到,西施身上,竟然隐藏着这般秘辛。对于父亲,她又恨又爱。
毕竟,因为父亲的资助,她才过上更好的生活。甚至,她现在住的这套房子,也是父亲送给她的。
虽是小产权,但她在深圳,有了容身之地。比像我这样的打工人,不知强过多少倍。因此,对于父亲,西施情感复杂。
她电脑上那个“我与他”的文件夹,大约记录的,便是她与父亲的这种矛盾复杂的纠缠吧。
人生一世,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活着,看似光鲜亮丽的人,也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我们在羡慕别人时,说不定,别人也在仰望我们。
隔日上班,在公司见到西施,想着应该安慰鼓励一番。
她呢,依旧变成了以前的样子,好像昨夜之事,从未发生一般。见到我,她嫣然一笑,然后打开电脑,埋首工作,和以前没什么两样。
上午十一时,赵总忽然来电叫我。不是通过梅小姐,而直接让我过去。一般来说,赵总如此操作,都与工作无关。
见到赵总,他一脸欢颜,招呼我落坐,又给我倒了一杯茶。茶汤金黄,芳香清爽。饮完一杯茶,赵总问了问我表哥的事,借此,像无意似的,提到了黄米糕。
“僻野之地,往往盛产美味佳肴。这黄米糕,看似不起眼,但那味儿,可真叫香啊。你嫂子那么顾虑饮食,生怕多吃一口的人,竟然连吃了两个黄米糕。”
我赶紧说:“嫂子喜欢吃,我叫我表嫂,再寄一点过来。”
赵总说:“不必客气,我随口一说罢了。”
赵总越轻描淡写,对我来说,就更是一个提醒。
赵总喜欢黄米糕,倒是好事,无非让老宋妻子,多费些心思罢了。
当然,我不会让她破费。正在想着黄米糕的事,赵总起身,拍了拍我的肩膀:“刚才,董事长找我谈话。”
我一听,立正身体,满脸恭敬。
赵总见我如此认真,笑了笑:“董事长很能关心你啊,他问了很多与你有关的事。你在工作中的敬业负责,大家有目共睹,我嘛,自然如实回答。董事长听后,十分满意。”
我忙说:“谢谢赵总,行政部藏龙卧虎,我那点成绩,实在算不了什么。如果真要说做了点什么,也都是您的领导下,是您教导有方。我很荣幸啊,有您这样的领导。”
赵总明知是拍马,听在心里,却很舒服,他笑道:“适可而止,适可而止。咱们兄弟,能一起共事,都是为老板效力,为公司卖命。讲起来,也都是缘份嘛。”
在外饮酒,或与朋友相聚时,赵总也会称我为兄弟。但在公司,自降半级,却尚属首次。
我猜,此事肯定与董事长找他谈话有关。
我的预测果然没错,又饮了一杯茶,赵总才说:“董事长准备给你压压担子。”
闻听此言,我端茶杯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我满脸虔敬,看着赵总,等着他交底。谁知,他却不肯说了。
“等正式文件吧,董事长已经让董办的人在处理了。”
辞别赵总,我有点懵。我们公司,虽比不得几千上万人的大厂,但企业文化倒还不错。
在这样的环境里,只要干好工作,于升职加薪这一类好事,总归有一天,会轮到自己的。
赵总就是最好的例子,最初进厂,只是仓库里的一名仓管,但他一步一步,证明自己,实现了人生逆袭。
不止行政部,其他部门,主管、经理一类人物,身上大多具有励志的经历。然而,励志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
虽说行政部与董事长接触多,近水楼台先得月,像我这样,得到董事长关注,并准备提拔,步伐跃升的太快了。
坐在办公桌,我脑子里还冒出这样一个念头:不会是陷阱吧。
西施见我神情恍惚,以为我挨了赵总批评,反过安慰我:“工作嘛,谁还能不犯错。知错就改,就是好孩了嘛。来,笑一笑,别拉个着苦瓜脸。你看,外面的天气,都被你整得乌云密布了。”
西施不伦不类的比喻,一下子就把我逗乐了。
笑毕,我想起一事,从包里找出一个u盘,递给西施:“《樱桃的滋味》,我给你拷了一份。”
西施接过u盘,眸子闪亮:“谢谢范老师,你真好。”
我说:“好也是分人的。”
西施说:“那当然,所以呀,我更要谢谢你。”
中午去食堂吃饭,看着餐盘,忽然想起赵总提到的黄米糕。从食堂出来,我立马给老宋妻子打微信电话。
电话响了许久,始终没人接听。我有点纳闷。回到办公室,刷了一会儿视频,正准备午休。
老宋妻子来电话了,原来,她刚才在坡地干活,手机没网络。回到家,才看到给她打过电话。
我问了老宋的情况,老宋妻子说:“托你的福,他一切稳定,只是,干不了体力活。”
我说:“那就辛苦你,多担待点,照顾好老宋。”
老宋妻子说:“放心吧。你不知道,自你去我家后,他呀,天天提起你,有时,一天要提好几回。”
我说:“大哥是个好人,在深圳,很照顾我。只可惜,唉,命运啊,说不清楚。”
老宋妻子说:“对了,我跟你提过了,工作的事,有着落吗?”
我说:“正在考虑,要找,就得找一个合适的。”
老宋妻子说:“辛苦兄弟了。”
我说:“有件事,要请你帮忙。”
老宋妻子说:“客气什么,你只管开口。”
我说:“上次,你做的黄米糕,同事都很爱吃,吃了还嫌不够,提出要买。”
老宋妻子说:“你们喜欢吃就好,我再给你做一点,快递寄过去。”
我心说,我正有如此打算,便说:“这样好了,你再给我做七八斤。但我声明,我是帮同事买的,你一定要收钱。”
老宋妻子爽快笑道:“好,好,我答应。”
挂断电话,我转过去两百块钱,并附言说:“不着急,你先忙工作,有了闲空,再做不迟。”
老宋妻子点了收款,三天后,我便收到了两大箱黄米糕。
用的是食品加急快递,快递盒里,放了冰块保鲜。粗粗估算一下,足有两百来个。我心中感叹,老宋妻子倒真是个知恩情的人。
心里便想,她工作的事,一定要想办法落实。那两箱黄米糕,我给赵总送去五十个,其他五十个,给梅小姐和其他同事,都送了些。
剩下的一整箱,我直接端着去找杏花。
那时,我并不会想到,这无心的举动,会成为我与杏花之间,又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