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上书朝廷呈请暂缓征收北海郡田税基础税之外的杂税,恢复民众生产生活,同时免除一年的徭役。
上书呈到尚书令,尚书令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老师卢植,卢植毫不犹豫就递给灵帝,灵帝看到后也是批准了,但只给了一年。
一年就一年吧,好歹刘备来任太守之后得有实际的政策红利,这样百姓也知道自己来了之后做了什么,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快来看啊,太守张贴告示了。“
城中告示榜,榜上又贴上了告示,群众都凑过来看热闹,也不管认不认字,一个个聚在这叽叽喳喳。
“什么告示啊。”
“太守又写什么了?”
“是啊是啊,跟我们有关系吗?”百姓聚着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嘘,大家静一静快看。”
“看就看,你嘘甚么,又不是用嘴看,再说你不说话就能看懂一样,识字吗?”一众人哄然大笑。
“你们都别吵了,让识字的给咱们念一下不就知道了。”被嘲笑的那人一阵白眼说着。
“我来,我认字。”人群中一个中年男子走了出来。
“快,念念给我们听听。”
“告各县百姓,黄巾之乱久矣,各县俱受其害。天下大旱,黎民饱受苦难,今备初为太守,观百姓赋税繁多,上书朝廷,呈请各户免徭役及各项杂税一年,赋税均不以钱缴,只需税粮即可,手工匠作百工商贾均免至初税。望各县百姓勤耕于田,莫使田地荒芜。”中年男子缓缓念完。
“什么意思,免了一年的徭役和杂税?”
“是的,太守上书为我们各县百姓免除了一年的徭役,同时一年之内只需要交粮税,不用交杂税,秋收时上交粮食即可。”一人在旁边高兴的附和着。
“什么?”下面围着的百姓炸开了锅,纷纷议论着,这对于苦难的百姓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喜事,免除徭役和杂税。
百姓围在告示前久久不能平静,十三县沸腾。
“主公啊,我看这政令一出,整个郡内十三县都沸腾了,这一举措,可是赚足了民心啊。”郡治所,田丰和刘备笑谈着。
“这徭役赋税是关乎百姓生计的头等大事,百姓饱受苦难,如今减免一年,也好让他们能够缓一缓,吃得饱穿的暖,谁还去做贼?”
“是啊。接下来要怎么做?”简雍问着。
“如今几个要紧的事情还没办妥,工匠作坊还没有办起来,跟随而来的百姓也得安置下,且都在据县内安下家吧。”刘备思索着。
“还有我们的仓库需要解决。”刘德然提出了一个问题。
钱粮从范阳运来后临时屯在骁营驻扎之处,还没想到合适的囤积之所,刘德然可得操心,刘备给他了一大摊子活,委以重任,刘德然看着就发愁,一郡十三县,要管理的事务太多了,只能依靠几个老官吏传授着慢慢接受。
“单独设立一处仓库,储存我们自己的产业生产的钱,郡内各县所上交钱粮税收置于郡所仓库,公私不能混,虽然钱都掌握在我们手里,但也要明确区分,万一什么时候调任别处,总不能把郡所仓库都搬空。”
“这倒是。”刘德然也觉得是这样,反正自己账簿这么多,也不差再多上一本两本了。
“掌管仓库的人,一定要正直廉洁的人,这些老官吏我不清楚他们的情况,等待我将事务熟悉之后,想选一些顺手的年轻人来接管。”
“这种事你自己决定就好,你现在是功曹,不过选定的人还是要我们几个把把关。这几个老吏便给他们安排几个闲职吧。”刘备嘱咐着,“对了,不要用咱们自家人,钱粮仓库都是大事,用自家人出了问题不好办,也容易落人口舌。”刘德然点了点头。
在据县南骁营开辟的营地中修筑粮仓钱库等一众仓库,自己的钱粮还是储存在部队里踏实放心。
县内北部还有大片的土地废置,有的是被黄巾军毁了,有的是民众迁徙丢弃,正好可以做自己的工匠作坊,将大片荒废的土地清理出来,命些工匠建造大的院落,修盖成工坊的样式,足足能容纳几千人生产生活,这些工匠的家属之前与追随刘备的百姓都相熟,因此刘备将这些工匠的家属一同安置在县北同百姓一起开辟田地房屋,用作住所,久而久之定能发展成村庄甚至小型城市的聚居地。
这些百姓家里人从事工匠,会有一份不菲的营收,同时在屯田种粮食,上交粮税后还有多数余粮,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
刘备还不忘自己的盐生意,北海靠海,渔业和煮盐业一贯兴旺,那大片的海水,可是制作食盐的绝佳位置,自己也要参与其中,自己以官府的势力,向外输送食盐。
刘备直接把这肥差安排给了刘德然,让其父刘元起经营盐业,对于渔业,则是交给了张飞家来。
刘备更是直接许诺了五五分成的利润,这已经是极高的分成了,相当于白白让两家挣钱。
刘备也适当的对两家主说了自己治理的政策,希望两家主能够在发达后管理好家族的后辈,不能让他们骄傲放浪。
两位家主也是郑重的答应下来,承诺一定会管理好家族的后辈。
赵家和张世平苏双家族管理工匠作坊,张苏两人与作坊打交道久了,和很多匠人都相熟,管理起来比较容易,赵云兄赵风在家中也颇有产业,可以同时管理扩大工坊的经营规模。
不出两月时间,刘备所有的产业都已经投入生产,将产业交于这些人手里,自己也十分放心了。
自己在范阳经营数年,追随自己的几个家族都是和自己的产业一起挣得盆满钵满,来到北海恢复当初的产业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甚至他们早就想扩大生产了。
因此在刘备许以经营管理权后,都是拍着胸脯让刘备安心把心放在肚子里,论内政治理和行军打仗他们不行,但论经商都是一把好手,经营家族这么多年,都是各地的大族了。
有他们在,刘备现在完全把经营交出去,全部产业都分包出去了,自己只负责坐享其成,难不成成了资本家?
当然不能,自己可不能压榨剥削,这点良心还是有的,不然怎么在乱世靠仁德立足,不能一旦发达了就成剥削阶级地主阶级了。
屠龙少年绝不能成为恶龙,刘备草拟一份对手工业商业的从业准则和经营要求,一方面制定规矩,一方面保证这些百姓不受剥削。
对于刘备的准则,几个家主也表示认可和维护,刘备这才觉得高枕无忧,坐等分成了,体验股东的快乐。
短短一月时间,治所政令频出,传榜各县,有着自己的心腹之人在推行实施,政令下达后一个月便焕然一新。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刘备要烧遍整个北海,而对于旧县官管理的县城,刘备则是准备带领田丰简雍去四处巡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刘备也意识到了自己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人手不够了,手底下的人都分了下去导致自己身边一下子没人了。
刘德然政务繁多根本离不开,自己要是把简雍田丰都带走,那治所内就无人坐镇了,碰到急切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刘备一阵头疼,得发布招贤令,招募贤明之人来辅佐郡县治理。
没想到自己作为太守也有机会发布招贤令,不禁想起了商鞅变法之前秦孝公于秦朝发布招贤令。
随后刘备将目标放到了郑玄身上,自己已经上任一月时间,郡内根据自己颁布的政令稳步发展调整,自己得空抽身,必须得去拜访自己的师叔了,再不拜访就说不过去了。
带着田丰一起去高密县前去拜访郑玄,同时让简雍派人打听郡内贤人。
两人骑马去了高密县,先去看看乐进忙的怎么样,没想到到了县治所跑空了,乐进带着人跑去开辟田地了,乐进连开辟田地的事也亲自带人去干,刘备和田丰不禁失笑,乐进作战时每战先登必冲杀于前,做事也要冲在前。
见乐进如此勤劳,刘备也不去打扰他,便和田丰直奔郑玄府上。
走到郑玄门前,向门口侍人说道:“在下刘备刘玄德,乃卢子干弟子,特来拜望郑公。劳请禀报。”
“阁下请稍后,容我前去禀报。”侍人没有丝毫怠慢便跑进去通报。
一会便返了回来:“太守请进。”
刘备和田丰互看了一眼,有些诧异,随后跟着侍人走了进去。
堂中,郑玄正于中间,下首有几人正侍坐左右,看样郑玄在教授弟子。
郑玄面含微笑,一双睿智的眼睛看着刘备和田丰走进来。其余几个弟子也都放下手中的事看着两人进来。
刘备走到郑玄身前,执弟子礼,田丰在刘备右侧执晚辈礼。
“卢公弟子刘备刘玄德,拜见郑公。”
“巨鹿田丰田元皓,拜见郑公。”
郑玄起身笑着走向刘备:“子干于我书信一封,告诉我你来北海任太守,让我照抚一二。我观你到任以来,政令频出,不仅大得民心,还整顿了郡内风气,真不愧是子干的弟子。”
“都是家师的教诲。”刘备谦虚的回道
说罢又向田丰说道:“你便是田元皓,在冀州有些名气,如今也跟着玄德?”
田丰听到郑玄也知道自己,十分高兴的说着:“丰现随玄德公为郡丞。”
“甚善。来,快坐吧。”郑玄笑呵呵的向两人说。
“谢郑公。”两人走到位前,跪于垫上。
“郑公,弟子初到北海时便想来造访,因公务繁多难以抽身,还望郑公恕罪。”
“不必如此多礼,我与子干同窗多年,你是他的得意弟子,便算是我的弟子。”
刘备听后作揖长拜。
郑玄将其扶起:“你在郡中的事情我都有耳闻,想必子干也对你非常满意,子干年少时便心怀社稷,常想救济世人,如今你的行为,正与子干相投啊,子干教了一个好弟子。”
“备从师怠学,不学无术,于经学一途所学疏浅。”
“我志在学问,子干志在天下。我余生只愿述先圣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齐。”郑玄看着案上书籍说着。
刘备对郑玄十分佩服,一辈子都钻研经学典籍,对儒学影响极深,这样的大师自己虽然不理解,但是很佩服。
让他自己去研究经学,别说一辈子,一年就难受的不行,根本研究不下去。
“我的这些弟子,在黄巾之乱后都遣散了,如今还有几个本郡人士,我倒想向你引荐几人。”郑玄竟主动提起了这事,估计也是猜到刘备初至,缺少人手相助。
“这是我弟子,国渊字子尼,国子尼,美才也,吾观其人,必为国器。”郑玄指向下首坐着的一位青年。
国渊起身行礼。
“这是崔琰崔季珪,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崔琰体态雄伟,眉目疏朗,很有威重的仪态。
崔琰,刘备当然听说过,三国演义戏份不少,刚正不阿,跟着曹操做到了尚书,因为反对曹操进位魏王而入狱,后被曹操杖杀,这崔琰可是个名士,出身于清河崔氏,跟着曹操多年,性格朴实,正直的反对曹操称王,是个不可多得人才。没想到竟然跟着郑玄求学。
“还有一人,虽非我弟子,但曾来听我授课,颇有才智,此人姓孙名乾字公佑,我已许久未见他前来,待他前来,我可让他前去找你。”
孙乾?可了不得啊,孙乾可是老部下啊,久随先主左右,和简雍糜竺一样是先主的老朋友和蜀汉的功臣。
“多谢郑公。”刘备激动的叩谢郑玄。自己正为手下少人而发愁,没想到郑公竟然给自己介绍了这么出名的人才,郑公不愧是郑公,一推荐就是名扬三国的人物,刘备简直是开心死了,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一再感谢郑玄。
崔琰和国渊也早就听说了刘备上任后的事迹,对于老师的举荐也没有拒绝,他们也愿为政一方,以利黎民。
“郑公,我想于郡县内兴办学校,使学校如林,庠序盈门,县内百姓都可识文断字,人人皆可读书,皆可受教化。”刘备说出了自己想办学校的想法。
郑玄听到后十分惊喜:“以学为本,化民成俗?大善!玄德竟有如此想法。好啊,老夫支持你。”
“谢郑公。”有郑玄这一句话就够了。
刘备田丰叩谢郑玄,国渊和崔琰长拜。
四人一起离开了郑玄的住所。
刘备又成功招来了两个名士,虽不是谋臣武将,却能在内政上大有作为,也是十分重要,毕竟不能只靠打打杀杀。带着两人一路畅聊回到郡治所。
刘备却不知,在郡治所里,有一个人在等着自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