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脸,高原红,细长眼,皮帽子下顶着片小刘海的孛儿只斤·宰赛,笑嘻嘻的在前面引路,他身后跟着一头大熊,熊延弼的熊。
自从京城大医院派来专人诊病之后,老熊的身体大有起色,那宽大的熊骨架上,又挂上了不少肉了。两人是这座镇沙城的创建者,所到之处,牧人纷纷致礼。
风雪弥漫的冬日,榷场交易的人少了很多,但毛纺厂内,纺织机器“咔哒、咔哒”的声音依然按节奏响起,对于宰赛来说,这声音和银两落袋的叮当声没什么区别。
饲养场才是最神奇的地方,起初很多牧人不放心,总是隔三岔五来探看,发现寄养的牛羊竟然比原来还要壮实,冬日里还在长膘。汉人们在喂养精料吗?有个机灵鬼牧人借机宰杀了一头羊,却在羊胃中发现了新鲜的青草!
蒙汉各管一半的小青城很安全,但规矩很多。第一条,蒙汉平等。草原部落中许多人都拥有汉奴,他们来自各部打草谷的收获、奴隶交易、以及逃罪、逃荒进入草原的汉人。不管是怎么来的,到此必须放人,虽然经济补偿不多,但不放,就有杀身之祸。
第二,老弱平等。冬日的草原有些残酷的规矩,比如说,食用不足怎办?老弱会自动离开部落,自生自灭......,这种规矩,这里是不允许的。
第三,交易平等,一切商品明码标价,公开交易。这让蒙汉两族的商人都很不习惯,那么多年学习的技巧、手段全无用场了。榷场聘有各种交易的权威老师傅,一旦发现交易不公,坑蒙拐骗的,必受重罚。
最后,还有个户户出兵,人人守土的规矩,曾让宰赛惶恐不已,以为明人要夺他兵权。按规矩,草原上的牧人以帐为单位,十户百户千户层层递进,效忠于他这个万户。现在明人要出新制度,怎办?他是明人所救,林丹汗不爱,后金不睬,可还有别的去处?
熊延弼说,喀尔喀原来如何,还是如何,这编户齐兵的制度,仅限于新投散户。随后老熊又拿出一批新的武器装备,调来一支明人骑兵,让喀尔喀、广宁明骑、镇沙城骑兵一起合练,大家使用弓箭、三眼火铳、骑炮来合战,倒也有了很多新鲜的战法。
在宰赛看来,这城市的出现纯属偶然。起先,为方便得到大明保护,喀尔喀人将部落冬营迁近广宁,就着河流水源选了这地址;为更好与其他部族交易,原在广宁的榷场逐步搬迁到了这里;为方便族人过冬和收集牛奶、羊毛,这里建起了几个工坊,搭建了一个小城。再后来人们源源不断赶来,为了安全,四方建起了保护的菱堡。但来这的人还是越来越多,于是四方菱堡间拉起了栏栅,堆上了沙土袋,就这样成为一座半露天的大城。
而今这里有帐篷八千帐,人口四五万,其中有一半属于他的喀尔喀部。
喀尔喀万户旗下本有五个鄂托克,理论编制是五个千户。当年,作为明、蒙、金之间的中间商,喀尔喀赚得盆满钵满,全盛时期拥有一万多帐,七八万人。萨尔浒一战,内喀尔喀被后金与科尔沁收割了一番,此前林丹汗又来“解救”他,又薅走了一波羊毛,等宰赛回到内喀尔喀,五个鄂托克都残缺不全了,一共只剩下三千帐,一万多人。所幸剩下的都是忠诚的精锐,又有熊延弼援助的兵甲,宰赛就领着这些精锐抢回了科尔沁,连救带抢,又拿回了三千帐一万多人。
除了宰赛部,另外多出来的,一半是自己来的,一半是林丹汗送的。
榷场建立后,明人的茶叶、棉布、铁锅源源不断地通过这里流入草原,换取蒙人的战马、牛羊。甚至小皇帝还同意提供一些新奇的粮食与弓弩皮甲,要求蒙人以草原上的汉奴来换。林丹汗这个大聪明,果然拉来了很多人,但精壮的汉奴实在不多,大多是老弱蒙人,过冬养不活的那种。林丹汗推说一时之间难以辨别,这些人就半价兑换吧,没想明人竟然委屈地同意了,说是不想他这个中人难做。
这些老弱都成了纺织厂与奶粉厂的工人,人还在陆续来,所以开始筹备建立罐头厂、干肉厂。至于这些老弱们的精壮族人,而今都成了林丹汗旗下的新丁了。
因为明金大战,林丹汗专注于内部兼并大业,而他最近主要薅的对象,是夹在他的察哈尔本部与内喀尔喀之间的喀喇沁部。喀喇沁与科尔沁发音相近,一个在内喀尔喀南边,一个在北,但血缘却远比地理距离遥远。
如今的喀喇沁部,是当年兀良哈残部与从鄂尔多斯东迁而来的古喀喇沁部融合出的新部族。前者的祖先,来自西北的乌梁海,后者的祖先来自极北(后世的乌克兰),所以这新的部族,与其他人的长相有那么一丢丢的不同。
通过传教、贸易与各种大汗征召,林丹汗不断挖掘着墙角,搞得与喀喇沁有过联姻的后金看不过去,一直在释放善意,想要见义勇为,无奈总有个内喀尔喀横在中间。尤其林丹汗薅走青壮之后,老弱都送到了镇沙城,反倒给那些无所适从的人们多了一个新选择,尤其是看到那些被抛弃的老弱鲜衣怒马的回部落探亲之后。
除了喀喇沁,镇沙城还有些零散的小部族陆续来投。整体而言,这里的人口汉三蒙七,让蒙人很是安心。这里的汉人不能太多,因为土壤属于沙质,放牧很合适,种地就有可能造成沙漠化,这也是小皇帝特地命名“镇沙”来警示众人的本意。
镇沙城的出现,林丹汗没什么意见,但后金和科尔沁却很不安。所以熊延弼来到这里的真实原因是,干仗。
草原很少在冬日干仗,因为冬天本就缺衣少食,战马出征还会掉膘,事后养不好就废了。但越是冬日,投奔镇沙城的人越来越多,后金与科尔沁都坐不住了,探子来报,这波骑兵大约有万人,来者不善。
但这注定不是一场大战,所以熊延弼主要是来观察己方部队成色的。他带来辽东铁骑五千精锐,没到最后关头,不会出手。
-----------------
一颗人头被放在桌上,尖瘦脸、山羊胡、满面褶皱,加上厚钝的头巾折角,像一只独角山羊的羊头。
“那叛贼欺我主年幼,以其贵州宣尉司同知身份独揽大权,包藏祸心,罪大恶极,我主亦深受其害。若非皇帝陛下圣明、督抚运筹帷幄,调来神兵天将其镇压,剿灭叛军主力,我主亦难得到解救.......早晚必死于叛贼之手”
一个文士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声情并茂。这是水西正牌的宣尉使安位派来的特使:“诺”首陈其愚,“诺”是仅次于头人家族的贵族阶层,是世袭的文武大臣,诺首相当于首辅,这位首辅,是个汉人。
这也是西南的普遍乱象,统治阶层里汉人占一半。有些头人本就是“汉人”,要么由汉入蛮,要么由蛮入汉。而世袭的“高管”大臣里,汉人也不少。凡有纷争叛乱,出谋划策的都是这些人,赢了鸡犬升天,输了就转身为带路党,积极平叛,如此脚踩双船,旱涝保收。
对了,这个“西南”,指的是广义的西南,包括了后世许多东南亚郭嘉。这样的传统,到了二十一世纪都在延续,比如李家坡。
几路大军围合后,首要的是维护驿道后勤,锁紧对手,并不急于马上进攻水西。但明军还未正式动手,安家却出手了,打出了白旗,送来了叛贼安邦彦的人头,说是一干正义的族人挣脱了叛贼的绑架,平定了叛乱。
“还望督抚怜我安家代代忠良,又是奢香夫人后人,准我自行平叛。日后我安家必当倍加恭敬,年年朝贡。而今辽东战事未平,无论需要我安家出人出马出粮,我安家绝无二话”
这文士恭敬叩拜,随手奉上了几个箱子,打开来,银光闪闪。
“几位大人辛苦平叛,解救我安家,安家无以回报,只能奉献些许土产,还望各位大人笑纳”
座上五人,蔡复一瞪起了大小眼,秦良玉背过脸去,不愿表态,孙传庭冷冷一笑,戚金怒目圆睁,唯有朱燮元依然笑得意味深长。
“这事,急不了,安家乃是贵州宣尉使,地位等同巡抚,我等只能写封折子,八百里加急送入京中,恭请圣裁”
-----------------
回京的路上,下起了雪,这段官道上人烟罕见,有点万径人踪灭的味道了,但却还没有千山鸟飞绝。
“啾~~”
风中隐隐的传来了鸟叫声。
“来了!这干人真的铤而走险了!”
车队中最豪华的那部大车内,文良辅揭去了胡子,变回了涂文辅。他的面前摆着整整齐齐的一摞地契,这轮扑买的所有土地,他全部买下来了。买地,顺路试探山西商人这件任务,本属于内厂王体乾,考虑到老王要一直出面,涂文辅表示愿来轮岗,身为东厂老大,怎能少了一线战斗体验?
坐他对面的董如海没有接过话头,只是用手锤了锤厚厚的车壁钢板
“涂大珰安心,这车子稳当得很”
只有他知道涂文辅受到了多大的羞辱,请一个曾经是男人的太监去逛青楼,那心理伤害能有多大?当然,当夜的董如海,也是感同身受。
对面这笑面虎,回驿馆可是生生折断了座椅的扶手!这帮人,等着抄家灭族吧!
“啾~啾~!”
鸟叫声又传来了,这回是急促的两声。
董如海检查手中的两支短火铳,见没问题,递给涂文辅,他自己却把刀摆在了案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