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奈世事多变,进入九月份,全面爆发了饥荒。
本次灾情不容乐观,这次倒不是颗粒无收,但基本接近了。
主要受灾面积太广泛了,两个大国全面受灾。
大凉多年富饶,堪堪维持住目前局面。
大昊虽多年修身养息,事农耕。
但是老百姓仅仅是日子安生了,并没有富裕起来。
渐渐的,荒原上,被吃得寸草不生。
彭太师、方相、齐峦商量后,都主张着人去别的国度,发掘新的农作物。
不断地有百姓被饿死,易子而食已是常态。
在有些变态的人为操作下,甚至出现了人肉价。
老人最不值钱,年轻的女人和孩子最值钱。
专门有些吃人肉的人,据说他们喜欢十几岁的女孩子的双乳,肉最嫩。
若是三岁以下的幼童可以蒸食,或者烧汤也很是鲜美。
年纪大些的,可以包包子和饺子。
很多人家把孩子、女人卖给这些人,换粮食吃。
若是人被饿死了,立马被一些胆大的人分食掉。
尸骨遍野,到处都是逃荒的人。
两国皇帝焦头烂额,各自在想办法。
大凉向南疆琨国买粮,国内节衣缩食,共度危机。
大昊这儿,自国泰民安后,前些年扶持了吐蕃,教他们农耕医术等。
可是吐蕃自身还非常贫穷,新赞普得知大凉遭了难,举国送来了五万石粮食。
虽是杯水车薪,已经竭尽全力。
大凉这边,赈灾的官员人人自危。
事态紧迫,皇帝下了杀令:
此次赈灾事关重大,凡是贪墨超过五百两,杀无赦!
贪墨超过两千两,诛三族!
这次,皇帝把平时过于刚直的神探展大人,以及深受百姓爱重的霍青天重用了。
这两个大人之前一直被边缘化,做事做人太过刚直。
平时办事一把好手,说话却一直不得陛下青睐。
齐峦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让泾棠带着念安去御书房。
出来后,就带出了两道,启用两位大人的旨意。
赐了上方宝剑,一经查实,直接先斩后奏。
一系列举动下去后,赈灾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年底时,每日饿死的人,渐渐减少了。
槐生大病初愈,就一直在邺都四周义诊,卿尘倒是顶了事,时刻在外忙着义诊。
年节时,全国上下刚舒了一口气。
过了年,天气渐暖,又开始不断死人了。
大灾之后必有大瘟,果然如期而至了。
皇帝赶紧让太医院出方子,举国除瘟。
阮院正亲自出山,领着蓝药神和一班御医,去了瘟疫的最大受灾地甘水郡。
派出去寻找农作物的商队,带回了土豆和山药。
特别是山药蛋,弄个盆弄点水浇浇,有地方绕藤,没多久便能结山药蛋。
土豆种下去,产量也很高。
皇帝便两边着手,让大皇子牵头。
领着别的皇子们,跟着太医院一起给百姓们打气。
方相和彭太师齐峦,就合力着重推广新作物农耕。
四月底时,传来了好消息,瘟疫得到了控制。
但是疫情范围太广,太医们仍然忙得焦头烂额。
这一日,槐生在城门外义诊,四喜公公的徒弟打马来了。
槐生连忙起身迎接,那公公连忙尖声客气道:
“医正不必多礼,陛下传召,快随我进宫~”
槐生有点二张和尚摸不着头脑,浅言拿过她的药包。
“快去吧~”
“陛下头疾犯了,李医正说你的针灸比他好。
您别换衣服了,带上针灸的东西,快随咱家走~”
槐生听罢干嘛拿过针包,浅言把她扶上马。
“我送你到宫门口,安心去,我在宫门口等着你。”
槐生进宫后,赶紧随那公公去了御书房。
里面,彭太师、方相、齐太保(齐峦升官了),还有几部的尚书跪了一地。
槐生进门赶紧跪下行礼,李相末赶紧把她拉到一边。
把脉案塞到她手里,出声道:
“小师妹,快来看看陛下这头疾,应是要行针。
师父前日去甘水郡,帮蓝大人忙瘟疫的事情了。
行针方面你比我强些,快瞧瞧~”
槐生赶紧看了脉案,又号了脉。
拿出针,便开始忙活开了。
半个时辰后,老皇帝头上像个刺猬。
旁边的人见了,大气不敢出一声,李相末也暗自流下冷汗:
这小师妹,还是这么虎啊~
这可是陛下的头啊!
槐生又点了一些草药制的柱条,像艾灸一样,给皇帝熏着脖颈处的穴位。
又半个时辰后,把针拔了,老皇帝果真感觉头不疼了。
沐槐生松了口气,李相末松了口气,一旁伺候的太监宫女们也松了口气。
“你二人先在旁边候着!”
“遵旨!”
两人齐声应了之后,便退立在一旁角落里,眼观鼻口观心。
“彭太师、齐太保,你们可都还是原来的意思?”
“是~陛下!”
两人齐声说道。
“方相呢?
可想出些意见,你觉得此事应当如何?”
“启禀陛下,老臣尚未有决断!
齐太保之言虽让人震惊,可是细想也有他的道理。
彭太师的坚持,是从古至今的纲常~”
“几个尚书呢?
你们对齐太保所说之事,有何意见?”
“禀陛下,此事闻所未闻!
且有违常纲,臣等商议了半天,还是难以接受让女子参加科举。”
户部尚书跪着回禀了,头都没抬。
槐生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心中激动万分:
这齐峦不愧是我的男神啊!
居然提议让女子参加科考,太振奋人心了~
老皇帝把翡翠手把件往桌子上一摔,众人心中一惊,站着的皇子们立马跪下,一屋子人都跟着跪下了。
两个角落里的御医,忙不迭地跟着跪伏在地上。
“李相末你说说看,你觉得这件事怎么样?”
不怒自威的声音自头顶响起,李相末头上开始冒冷汗,槐生悄悄往他那边移了移,手臂挨着他的手臂。
李相末感觉有了些支撑,抬起袖子擦了擦汗,颤声回道:
“启禀陛下,微臣自幼学医,别的方面所通不多。
对于女子参不参加科考,这件事是好是坏无法评判。
可是就医学方面,天下间学医的女子是有一些的,像小师妹就是一个。
她们学医,不光自己安身立命。
还帮助了天下间,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别的微臣不懂,可是只要是人,无论男子女子,多学些本领,总归是好的。”
李相末说完,又赶紧跪伏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