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部七卫各个身手都很好。
竹青身为统领,身手最好,性情寡淡,对凤曦禾唯命是从。
竹影会缩骨术擅长易容,还会改变自己声线,极擅长潜伏追踪。
竹闲话不多,擅长制作机关暗器。
竹叶是个爱撒娇的姑娘,长得甜美可爱,杀起人来却从不手软。
竹染性情恬淡,记忆力极佳,更重要的是她小的时候得到过老钱头的指导,医理学得不多,但擅长用毒和下蛊。
竹放精通奇门遁甲,竹观轻功极好。
竹部七卫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精,凤曦禾跟他们则完全不同,她属于什么都会一些,但什么都不精通。
但她是主子,会与不会并不重要,能够将手下的人安排好才最重要。
现在摆在眼前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要探明平曲城内起义军的具体情况,另一个则是要解决这附近百姓的口粮。
牛家村只是平曲附近的一个小村子,周围的许多村镇情况或许都如牛家村一般。
凤曦禾做不到眼睁睁的看着杨州的这些百姓挨饿。
最终凤曦禾安排竹叶和竹闲回梁州从梅部的商行调运一批粮草过来。
让竹影和竹观两个人想办法潜入平曲城,探查一番。
剩下的人留在牛家村等消息。
——————————
另一边,萧景辰接了嘉明帝的圣旨,眉眼之中都是压抑不住的喜悦。
九万从青龙山带了凤曦禾的回信,信中说了她要去趟江南。
萧景辰还在想着用什么办法偷溜出京城,嘉明帝就下了圣旨让他带兵去杨州。
这简直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虽然是给楚王当副将,但能去江南就行,萧景辰不挑。
可楚王就没有如此的好心情了,接到圣旨后就将府中的幕僚召集了过来。
楚王凤希澄今年二十有三,长了一双凤家子孙都有的丹凤眼,浓眉薄唇,高挺的鼻梁上有一颗小小的黑痣,长得也算俊朗不凡
十九岁成婚后便已开牙建府。
楚王府中有三个幕僚,一个姓丁,一个姓赵,一个姓孙。
王府的幕僚称长史,是正经的五品官。
楚王府的这三位长史,丁长史和孙长史都是科举出身,而赵长史是武将出身。
三人得知楚王要奉旨去江南剿匪,丁长史和孙长史都不免有些忧心忡忡,唯有赵长史一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的模样。
而楚王,已得了他舅舅叶尚书送过来的信,知道了自己这次能去江南是因为自己亲舅舅的举荐。
悬在半空的心才放下些许。
楚王这些年过得很尴尬,他是嘉明帝的嫡长子,嘉明帝登基却没有册封他为太子。
及冠后也只在宗正寺领了闲职,手中并无半分实权。
所以这次嘉明帝下旨让他作为主将带兵前往杨州剿匪,心中十分忐忑。
所以即便知道是因着叶尚书的举荐,自己才有了领兵的机会,还是忙不迭的将王府的三位长史都召了过来。
楚王府前院书房。
只有楚王和三位长史,服侍的丫鬟小厮都被打发了出去。
楚王这才开口说道:
“父皇此次让我领兵,还让肃北王世子做副将,不知你们有何看法。”
赵长史是个一脸络腮胡的中年武将,大咧咧的说道:
“殿下,这是好事啊,说明陛下要开始重用您了。”
楚王揉了揉鼻梁,赵长史武艺不俗,练兵打架都是一把好手,不过嘛……
唉,楚王心中叹了一口气,将目光看向另外两位长史。
丁长史与孙长史沉思了片刻,丁长史才率先说道:
“殿下,微臣认为此去杨州应当慎重。
杨州之乱因何而起尚不明了,且微臣听说杨州太守之前的上的折子都被人扣下了。
恐怕这其中另有隐情。
若能推拒,殿下还是不要冒险的好!”
楚王凤希澄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又将目光看向了孙长史。
“孙长史觉得呢?”
孙长史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才说道:
“微臣觉得,这对殿下来说是一次机会,只要殿下能够平定杨州妃乱,回朝之后陛下定会有所嘉奖。”
“可若本王不能平乱呢?”
“杨州不过一州之地,去岁又遭了天灾,一些流民而已,殿下自然能够马到功成。”
孙长史思考了一番之后是非常赞成楚王前往杨州的,楚王虽是嫡长子,但这些年一直被陛下冷落。
难得陛下愿意给楚王一次磨砺的机会。
杨州流寇作乱,连占三城,在孙长史看来也不过是些趁乱闹事的刁民。
楚王殿下带领训练有素的正规军,还有萧景辰这个将门虎子当副将,对付一些乱民自然不在话下。
“孙长史,倘若此次杨州匪乱是早有预谋呢?
我还是觉得殿下应找个理由推拒了!
殿下隐忍多年,又何必去冒险!
只要您占着嫡长的身份,安安稳稳不让人挑出错来,以后的地位自是无人可以动摇!”
丁长史见孙长史一个劲的劝楚王去杨州,便忍不住开口反驳了起来。
孙长史自然也是不服气的,便揪着丁长史话中的漏洞追问:
“丁大人说早有预谋?是何人所谋?所图又是为何?
我早就劝殿下要暗中培养一些势力,多收集些情报,就是你一直拦着不让,现在好了!我们王府就如同瞎子聋子一般!”
“培养势力是你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这么简单的事情?不用银子?怎么保证他们能各个忠于王爷?”
楚王见两位长史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忍不住撑起手臂抵在桌上,用食指的关节揉着眉心。
不轻不重的说了一句:
“够了!”
丁长史和孙长史这才住了嘴,齐齐看向楚王凤希澄。
“圣旨已下,杨州是一定要去的!
丁长史、赵长史,这次领兵南下,你们二人陪本王同去!
孙长史就留在盛京,帮本王处理京中一切事宜!”
“王爷!”
孙长史听到楚王如此安排,喊了一声想问为何不带他去杨州,反而是带了丁长史。
楚王瞥了他一眼,丹凤眼中的锐利一扫而过,让孙长史瞬间冷静了下来,也将肚子里面的话憋了回去。
孙长史很快就想明白了,楚王凤希澄不带他去是因为自己刚刚太过主观的认定了杨州匪乱不足为惧。
这种轻敌的思想很容易影响到楚王的判断,所以楚王才会选择了带不支持他去杨州的丁长史。
丁长史觉得此去杨州变数太多,所以会更加小心谨慎,这样才能帮王爷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
丁长史和孙长史都是聪明人,很快就都明白了楚王的用意,唯有赵长史,他不关心这些,但是能陪着王爷上战场他就很激动。
三位长史齐齐应是,凤希澄让他们回去准备行囊,明日便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