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宋江躲在神厨里,心里暗自庆幸:
“虽然没被这些人抓住,但我怎么才能逃出村口呢?”
他正在神厨里苦思冥想,却想不出任何办法。
忽然,他听到后面廊下有人走出来。
宋江心里一紧,暗叫:
“这下又糟了!早知道就不该躲在这里。”
这时,只见两个青衣童子走到神厨旁边,开口说道:
“小童奉娘娘法旨,请星主前去说话。”
宋江哪里敢出声答应。
外面的童子又说:
“娘娘有请,星主请动身。”
宋江依然不敢回应。
外面的童子再次说道:
“宋星主不要迟疑,娘娘已经等了很久了!”
宋江听到这声音清脆悦耳,像是女子的声音,不像是男子,便从椅子底下钻出来,偷偷看了一眼,只见两个青衣女童站在床边。
宋江大吃一惊,仔细一看,发现这两个女童竟然是泥塑的神像。
这时,外面又传来声音:
“宋星主,娘娘有请。”
宋江掀开帐幔,钻了出来,只见两个青衣螺髻女童,齐齐躬身,向他行礼。
宋江仔细打量这两个女童,只见她们:
朱颜绿发,皓齿明眸。
飘飘不染尘埃,耿耿天仙风韵。
螺蛳髻山峰堆拥,凤头鞋莲瓣轻盈。
领抹深青,一色织成银缕;
带飞真紫,双环结就金霞。
依稀阆苑董双成,仿佛蓬莱花鸟使。
~~~~
容颜红润,头发乌黑,牙齿洁白,眼眸明亮。
她们身上一尘不染,气质高雅,宛如天仙。
螺蛳般的发髻像山峰一样堆叠,凤头鞋轻盈如莲瓣。
她们的衣领是深青色,银线织就;
腰带是紫色,双环结成了金色的霞光。
她们的模样仿佛是天宫中的仙女董双成,又像是蓬莱仙境中的花鸟使者。
这时,宋江问道:
“二位仙童,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青衣女童回答:
“奉娘娘的法旨,特地来请星主前往宫中。”
宋江连忙说:
“仙童弄错了!我姓宋名江,不是什么星主。”
青衣女童说:
“怎么会错呢?请星主赶快动身,娘娘已经等了很久了!”
宋江又问:
“什么娘娘?我从未见过她,怎么敢随便去?”
青衣女童说:
“星主到了那里自然就知道了,不必多问。”
宋江接着问:
“娘娘在哪里?”
青衣女童回答:
“就在后面的宫中。”
青衣女童在前面引路,宋江跟在后面,走下殿来。
转过殿后的一角,来到一座墙角门,青衣女童说:
“宋星主,从这里进来。”
宋江跟着走进角门,抬头一看,只见满天星斗,月光皎洁,微风拂面,四周都是茂密的树林和高大的竹子。
宋江心里想:
“原来这庙后面还有这样一个好地方!”
“早知道有这条路,我就不用躲在庙里,白白受了那么多惊吓。”
宋江继续往前走,发现两边都是高大的松树,香气扑鼻,中间是一条平坦的龟背大街。
宋江心里暗暗感叹:
“没想到这古庙后面还有这么一条好路。”
跟着青衣女童走了不到一里路,宋江听到潺潺的流水声。
抬头一看,前面有一座青石桥,桥两边是朱红色的栏杆。
岸上种满了奇花异草,苍松翠竹,柳树和桃树交相辉映;
桥下的水流如银似雪,从石洞中流过。
过了桥,宋江看到两排奇特的树木,中间是一座朱红色的棂星门。
宋江走进棂星门,抬头一看,只见一座宏伟的宫殿。
只见那宫殿:
金钉朱户,碧瓦雕檐。
飞龙盘柱戏明珠,双凤帏屏鸣晓日。
红泥墙壁,纷纷御柳间宫花;
翠霭楼台,淡淡祥光笼瑞影。
窗横龟背,香风冉冉透黄纱;
帘卷虾须,皓月团团悬紫绮。
若非天上神仙府,定是人间帝主家。
~~~~
金钉镶嵌的朱红色大门,碧绿的瓦片和雕花的屋檐。
飞龙盘绕在柱子上,戏弄着明珠;
双凤在帏屏上鸣叫,迎接朝阳。
红泥墙壁上,御柳和宫花交相辉映;
翠霭笼罩的楼台,祥光淡淡,瑞影朦胧。
窗户横如龟背,香风透过黄纱轻轻吹来;
帘子卷起如虾须,皓月如团,悬挂在紫色的绮罗之上。
这地方若不是天上的神仙府邸,定是人间的帝王之家。
宋江看到这宫殿,心里想:
“我生在郓城县,从没听说过有这样一个地方。”
他心里有些害怕,不敢往前走。
青衣女童催促道:
“请星主快走。”
说着,便引他进了门。
门内有一个龙墀,两边的廊下都是朱红色的亭柱,挂着绣帘,正中央是一座大殿,殿上灯火辉煌。
青衣女童从龙墀内一步步引宋江走上月台,只听得殿前台阶上又有几个青衣女童说道:
“娘娘有请星主进来。”
宋江走到大殿上,不由得浑身发抖,毛发竖立。
脚下的台阶都是用龙凤图案的砖砌成的。
青衣女童走进帘内禀报道:
“宋星主已到阶前。”
宋江走到帘前的御阶下,躬身再拜,俯伏在地,口中说道:
“臣只是个普通的庶民,不识圣颜。”
“恳请天慈,怜悯臣的愚昧!”
帘内传来娘娘的声音:
“请星主坐下。”
宋江哪里敢抬头。
四个青衣女童扶他坐在锦墩上,宋江只得勉强坐下。
殿上有人喊道:
“卷帘!”
几个青衣女童立刻把朱帘卷起,挂在金钩上。
娘娘问道:
“星主别来无恙?”
宋江起身再拜,说道:
“臣只是个庶民,不敢直视圣容。”
娘娘说:
“星主既然来了,不必多礼。”
宋江这才敢抬头,仔细一看,只见殿上金碧辉煌,点着龙灯凤烛,两边都是青衣女童,手执笏板、圭璋,举着旌旗和扇子侍立;
正中央的七宝九龙床上,坐着那位娘娘。
宋江仔细看去,只见那娘娘:
头绾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缕绛绡衣。
蓝田玉带曳长裾,白玉圭璋擎彩袖。
脸如莲萼,天然眉目映云环;
唇似樱桃,自在规模端雪体。
犹如王母宴蟠桃,却似嫦娥居月殿。
正大仙容描不就,威严形像画难成。
~~~~
头上梳着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缕绛绡衣。
蓝田玉带拖曳着长裙,白玉圭璋托在彩袖中。
她的脸如莲花般清秀,眉目如画,映衬着云环;
嘴唇如樱桃般红润,体态端庄如雪。
她宛如王母娘娘在蟠桃宴上,又似嫦娥居住在月宫。
她的仙容庄严,难以描绘;
她的威严形象,画也难以表现。
那娘娘坐在九龙床上,手执白玉圭璋,开口说道:
“请星主到此。”
随即命童子献酒。
两个青衣女童手执奇花金瓶,捧着酒过来,斟在玉杯里。
一个为首的女童,手执玉杯,递酒过来劝宋江喝。
宋江起身,不敢推辞,接过玉杯,朝娘娘跪拜后饮了一杯。
宋江觉得这酒香气扑鼻,如同醍醐灌顶,甘露洒心,令人神清气爽。
接着,又一个青衣女童捧过一盘仙枣,劝宋江食用。
宋江战战兢兢,生怕失了体面,小心翼翼地用指尖拿起一枚仙枣,吃了起来,将枣核握在手中。
青衣女童又斟了一杯酒劝宋江喝,宋江又一饮而尽。
娘娘下令:
“再饮一杯。”
青衣女童又斟了一杯酒劝宋江,宋江再次饮下。
仙女又递过仙枣,宋江又吃了两枚。
总共饮了三杯仙酒,吃了三枚仙枣。
宋江觉得有些微醺,担心酒后失态,便再拜道:
“臣酒量有限,恳请娘娘免赐。”
殿上传来娘娘的法旨:
“既然星主不能多饮,酒就到此为止。”
“去取那三卷天书,赐予星主。”
青衣女童走到屏风后面,从玉盘中托出一个黄罗袱子,里面包着三卷天书,递给宋江。
宋江拜谢后接过天书,见那天书长约五寸,宽三寸,厚三寸。
他不敢打开看,再次拜谢,将天书藏在袖中。
娘娘法旨道:
“宋星主,传你三卷天书,你可替天行道,为主尽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
“去邪归正,他日功成果满,必成上卿。”
“我有四句天言,你当牢记于心,终身佩受,不可忘记,也不可泄露于世。”
宋江再拜道:
“臣愿受天言,绝不轻易泄露于世人。”
娘娘法旨道:
“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凶。
北幽南至睦,两处见奇功。”
~~~~
在未来的道路上,遇到姓“宿”和姓“高”的人会有好事。
北方和南方都会顺利,并且在这两个地方将取得巨大的成就。
宋江听完娘娘的话,再次恭敬地拜谢,表示谨记在心。娘娘的法旨继续说道:
“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未断,道行未满,暂时将你罚下凡间,不久之后你将重返天界,切不可有丝毫遗忘。”
“若是他日你因罪堕入酆都地狱,我也无法救你。”
“这三卷天书,你要仔细研读,但只能与天机星一同观看,其他人皆不可见。”
“功成之后,便可将其焚毁,不要留在世间。”
“我所嘱咐的话,你要牢记于心。”
“如今天地相隔,难以久留,你应当速速返回。”
随即,娘娘命令童子赶紧送星主回去,并说道:
“他日琼楼金阙,我们再会。”
宋江拜谢了娘娘,跟随青衣女童走下殿庭。
出了棂星门,来到石桥边,青衣女童说道:
“刚才星主受惊,若不是娘娘护佑,你已被擒拿。”
“天亮时,你自然会脱离此难。”
“星主,请看石桥下的水里,有二龙相戏。”
宋江倚着栏杆看去,果然看见两条龙在水中嬉戏。
就在这时,两个青衣女童突然从后面一推,宋江大叫一声,猛然惊醒,发现自己撞在神厨里,原来刚才的一切竟是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