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天色渐渐晚了,众头领悄悄离开,已经安排好四面埋伏。
却说宋江、吴用、公孙胜、花荣、秦明、吕方、郭盛都上土坡等候。
这天夜里,高廉果然点起三百神兵,背上各自带着铁葫芦,里面藏着硫黄焰硝、烟火药料,每人都拿着钩刃铁扫帚,嘴里都衔着芦哨。
二更前后,大开城门,放下吊桥,高廉带头,率领神兵前进,背后还带着三千多骑兵冲杀出来。
离寨子越来越近时,高廉在马上施展妖法,立刻黑气冲天,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尘土飞扬。
三百神兵各自取出火种,在那葫芦口上点着,顿时芦哨齐响。
在黑气中间,火光笼罩神兵的身体,他们随即便大刀阔斧地滚进了寨里。
高坡处,公孙胜持剑作法,空寨中的平地上突然响起一阵霹雳。
三百神兵急忙想要后退,只见那空寨中火起,光芒火焰乱飞,上下一片通红,神兵没有路可以出去。
四面伏兵一起赶来,围住寨栅,在黑暗中,三百神兵没有一个得以逃走,都被杀死在寨里。
高廉急忙带着三十多骑兵,奔逃回城。
背后有一支军马追赶过来,正是豹子头林冲。
眼看就要赶上,高廉急忙叫放下吊桥。
高廉只带着八九骑进入城中,其余的都被林冲连人带马一起生擒活捉了。
高廉进入城中,命令所有百姓都上城墙守卫。
高廉的军马和神兵,被宋江、林冲杀得一个不剩。
有诗为证:
虎略龙韬说宋江,高廉神术更无双。
一时杀戮无噍类,不日开门就纳降。
~~~~
论虎略龙韬要说宋江,高廉的神术更是无双。
一时的杀戮没有幸存者,不久就会开门投降。
第二天,宋江又率领军马从四面把城围得很急。
高廉寻思:
“我多年学的法术,没想到今天被他破了,像这样该怎么办?”
高廉赶忙写了两封信,准备派人去东昌、寇州求救。
“这两个地方离这里不远。”
“这两个知府都是我哥哥提拔的,让他们连夜起兵来接应。”
高廉派了两个帐前统制官,拿着书信,打开西门,杀出去之后,往西边夺路而去。
众将正要去追赶,吴用下令:
“先放他们走,我们可以将计就计。”
宋江问道:
“军师打算怎么做?”
吴用说道:
“城中兵少将寡,所以他才去求救。”
“我们这里可以派出两支人马,假装是救应的军兵,在路上混战,高廉必然会开门助战。”
“我们趁机夺取城池,把高廉引到小路,必然能擒获他。”
宋江听了非常高兴,让戴宗回梁山泊再带两支军马,分作两路赶来。
再说高廉每天晚上在城中空旷的地方堆积柴草,整天放火作为信号,城上只盼着救兵到来。
过了几天,守城的士兵望见宋江阵中不战自乱,急忙报告。
高廉听了,连忙披挂上阵登上城墙观看,只见两路人马,战斗的尘土遮蔽了太阳,喊杀声连天,冲奔前来,四面围城的军马,四散奔逃。
高廉知道是两路救兵到了,把城里的军马全部点齐,大开城门,分路掩杀出去。
再说高廉冲到宋江阵前,看见宋江带着花荣、秦明,三人骑马朝小路跑去。
高廉带着人马,急忙追赶。
忽然听到山坡后面连珠炮响,高廉心中疑惑,便收转人马回来。
紧接着两边锣响,左手边是吕方,右手边是郭盛,各带领五百人马冲杀出来。
高廉急忙夺路逃跑时,部下的军马已经损失了大半。
好不容易逃出包围圈时,高廉望见城上已经都是梁山泊的旗号。
抬眼再看,没有一处是救援的军马。
高廉只得带着一些败兵残将,朝偏僻的山路逃跑。
跑了不到十里,山背后冲出一队人马,当先拥出病尉迟孙立。
孙立拦住去路,厉声高叫:
“我等你很久了,好好下马受绑!”
高廉带兵往回走,背后早有一队人马截断了去路,一马当先的却是美髯公朱仝。
两边夹攻过来,四面截断了去路,高廉就舍弃了坐下的马,往山上爬行。
四下里的步兵一起赶上山去。
高廉慌忙口中念念有词,大声喝道:
“起!”
随之便驾着一片黑云,慢慢腾空,直上山顶。
只见山坡边转出公孙胜来。
看到高廉后,公孙胜就在马上用剑对着天空施展法术。
他口中也念念有词,大声喝道:
“快!”
只见公孙胜将剑对着天空一指,高廉便从云端倒栽了下来。
旁边冲出插翅虎雷横,一朴刀便把高廉砍成了两段。
可怜半辈子的英雄好汉,化作了南柯一梦之人。
有诗为证:
五马诸侯贵匪轻,自将妖术弄魔兵。
到头难敌公孙胜,致使阴陵一命倾。
~~~~
五马诸侯尊贵不轻,自己施展妖术指挥魔兵。
到头来难以抵挡公孙胜,致使在阴陵丢了性命。
再说雷横提着高廉的首级,下山来,先派人去飞报主帅。
宋江知道杀了高廉,便收兵进入高唐州城内,先传下将令:
“不得伤害百姓。”
一面出榜安抚民众,对百姓秋毫无犯。
一面去大牢中解救柴大官人。
那时当牢的节级、押狱禁子都已经跑了,只有三五十个罪犯。
梁山军打开了枷锁,将他们全部释放了。
这些人当中唯独不见柴大官人,宋江心中忧愁烦闷。
寻到一处监房内,关押着柴皇城一家老小。
又在一座牢内,关押着从沧州捉来的柴进一家老小,他们一同被监禁在那里。
因为是连日厮杀,高廉还未曾来得及对他们审问发落。
只是所到之处都没找到柴大官人。
吴用便命人召集高唐州的押狱、禁子们来询问,其中有一个禀报道:
“小人是当牢的节级蔺仁。”
“前些日子知府高廉命我专门看守柴进,不许有差错。”
“高廉还吩咐我:‘只要有什么情况,你可以动手。’”
“三天之前,知府高廉要把柴进带出来施刑。”
“小人见柴大官人是个好人,不忍心下手。”
“只推说柴大官人已经病到了八分,不必动手。”
“后来高廉又催得紧,小人回复说柴进已经死了。”
“因为连日厮杀,知府没有空闲,就差人下来查看。”
“小人害怕被责罚,昨天带柴进到后面的枯井边,打开了枷锁,推他到里面躲避。”
“如今不知道柴大官人是生是死。”
宋江听了,急忙让蔺仁带路。
一直到后牢的枯井边,只见里面黑洞洞的,不知道有多深。
上面叫喊时,没有人回应。
把绳索放下去试探,大约有八九丈深。
宋江说道:
“柴大官人多半是没了!”
说完,顿时泪流满面。
吴用说道:
“主帅暂且不要烦恼,谁愿意下去探查一番,就能知道柴大官人有没有出事。”
话还没说完,黑旋风李逵走上前,大声叫道:
“我下去!”
宋江说道:
“正好。”
“当初也是你害了他,今日应该由你来报答他。”
李逵笑道:
“我下去不怕,只是你们可别割断了绳索。”
吴用说道:
“你也太多心了!”
于是众人拿了一个大篾箩,用绳索拴住。
接长绳索的头,扎起一个架子。
李逵脱得一丝不挂,手拿两把板斧,坐在大篾箩里。
然后众人把大篾箩慢慢放到井里去,绳索上绑了两个铜铃。
到了井底,李逵从大篾箩里爬出来,在井底下摸时,摸到一堆,却是骸骨。
李逵说道:
“爹娘,什么东西在这里!”
又去这边摸时,底下湿漉漉的,没有落脚的地方。
李逵把双斧放回箩里,两手去摸底下,四边倒是宽敞。
一摸摸到一个人,躺在水坑里。
李逵叫一声:
“柴大官人!”
那里却没有动静。
用手去摸时,只觉得口内微微有呼吸声。
李逵说道:
“谢天谢地,还有救!”
随即爬进箩里,摇动铜铃,众人把他拉上来。
李逵说了下面的情况,宋江说道:
“你再下去,把柴大官人放在大篾箩里,先把他拉上来,然后再放大篾箩下去接你。”
李逵说道:
“哥哥不知道,我去蓟州遭遇了两次捉弄,这次别是第三次!”
宋江笑道:
“我怎么会捉弄你!”
“你快下去。”
李逵只得再次坐在大篾箩里,又下到了井里。
到了井底,李逵爬出大篾箩,把柴大官人抱进大篾箩里,然后摇动绳索上的铜铃。
上面听到,赶忙拉了上去,众人看了十分高兴。
宋江见柴进头破血流,两腿皮肉被打得破烂。
柴大官人眼睛略微睁开了一点,马上又闭上了。
宋江的心中很是难过,赶紧叫医师来治疗。
李逵却在井底下大喊大叫。
宋江听到后,急忙叫人把大篾箩放下去,又把李逵拉了上来。
李逵到了上面,数落道:
“你们也不是好人!”
“都不把大篾箩放下去救我上来。”
宋江说道:
“我们只顾着照顾柴大官人,因此忘了兄弟,兄弟就别生气了。”
宋江让众人把柴进连扛带扶,上了马车,让他平躺着。
又把两家老小以及夺回的许多家财,共有二十多辆车子,叫李逵、雷横护送着前往梁山泊。
然后把高廉一家老小三四十口,在街市斩首。
再把高廉的所有家私以及府库的财物、粮仓的粮食,全部装载上山。
大小将领离开了高唐州,得胜回了梁山泊。
经过各州县,对百姓丝毫不侵犯。
众人用鞭子敲打得马镫作响,一起高唱凯歌向山寨奔去。
在路上走了好几天,才回到大寨。
柴进带着伤病起身,感谢晁盖、宋江二公以及众头领。
晁盖暂时请柴大官人到山顶宋江的住处歇息。
另外再建造一所房子,给柴进和家眷居住。
晁盖、宋江等众人都很高兴。
从高唐州回来,又增添了柴进、汤隆两个头领,并且举办庆贺筵席,这里就不多说了。
再说东昌、寇州这两处,知道高唐州高廉被杀,城池失陷,只得写表章,差人向朝廷申奏。
又有从高唐州逃难的官员,都到了京城给高太尉讲述了具体情况。
高太尉听了,得知他兄弟高廉被杀。
第二天五更,在待漏院中,高太尉专门等着景阳钟响。
文武百官各自穿着公服,直接来到丹墀,纷纷等候朝见。
正是: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列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
鸡鸣于京城的道路,曙光带着寒意,黄莺在京城啼叫,春色将尽。
皇宫的晓钟敲响,千家万户开启,玉石台阶上,仙仗排列着众多官员。
鲜花迎着佩剑和玉佩,星辰刚刚落下,柳枝轻拂旌旗,露水还未干。
只有那凤凰池上的客人,唱一曲阳春白雪,应和者皆难。
当天五更三点,道君皇帝升殿。
净鞭响了三下,文武两班整齐排列。
天子坐下,殿头官喝道:
“有事出班启奏,无事卷帘退朝。”
高太尉出班奏道:
“如今有济州梁山泊的贼首晁盖、宋江,屡屡犯下大罪,打劫城池,抢夺仓库,聚集凶徒恶党。”
“现 在济州杀害官军,在江州、无为军闹事,如今又把高唐州的官民杀戮一空,仓库库存,全部被掳走。”
“这是心腹大患,如果不早日诛杀剿灭,日后养成贼势,比北边强大的敌国更危险。”
“微臣十分惶恐,恳求我皇圣明裁决。”
天子听了奏报大惊,随即降下圣旨,就委托高太尉挑选将领调遣兵马,前去围剿。
务必扫平梁山泊,杀尽贼人。
高太尉又奏道:
“估计这些草寇,不必发动大规模的军队。”
“臣保举一人,可以去收复。”
天子说道:
“你若举荐任用,必定不会有错。”
“立即下令启程,若能迅速传来捷报,立下功勋,当加官赏赐,高升任用。”
高太尉奏道:
“此人乃是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的嫡派子孙,单名叫呼延灼。”
“他使用两条铜鞭,有万夫不当之勇。”
“现担任汝宁郡都统制,手下有很多精兵勇将。”
“臣举荐保举此人,可以征讨剿灭梁山泊。”
“可以授予兵马指挥使,统领马步精锐军士,限定日期扫清山寨,班师回朝。”
天子准奏,降下圣旨:
让枢密院立即差人带着敕令前往汝宁州星夜宣召。
朝罢,高太尉就在帅府让枢密院派出一名军官,捧着圣旨,前去宣召。
当天启程,限定时间,要呼延灼赴京城听命。
却说呼延灼在汝宁州统军司坐衙,听到门人报道:
“有圣旨特地来宣召将军赴京城,有任用的事情。”
呼延灼与本州官员出城迎接,到统军司。
宣读完毕,呼延灼便设宴款待使臣。
之后,呼延灼紧急收拾了头盔衣甲,鞍马器械,带领三四十个随从,一同接受使命,离开了汝宁州,星夜赶赴京城。
路上无话,到了京城内殿司府前,呼延灼下马,来见高太尉。
当天高俅正在殿帅府处理公务,门吏报告:
“从汝宁州宣召来的呼延灼,现在在门外。”
高太尉十分高兴,叫他进来拜见。
看那呼延灼仪表出众非同寻常,正是:
开国功臣后裔,先朝良将玄孙。
家传鞭法最通神,英武惯经战阵。
仗剑能探虎穴,弯弓解射雕群。
将军出世定乾坤,呼延灼威名大振。
~~~~
是开国功臣的后代,前朝良将的孙子。
家传的鞭法最为神奇,英勇威武惯经战场。
手持长剑能探入虎穴,拉开弯弓能射落雕群。
将军出世必定能安定天下,呼延灼威名远扬。
当下高太尉慰问结束,给予了赏赐。
第二天早上朝见时,高俅引呼延灼面见道君皇帝。
徽宗天子看到呼延灼仪表不凡,龙颜大悦,就赏赐了一匹踢雪乌骓马。
那马浑身像墨锭一样黑,四只蹄子像雪一样洁白,因此得名踢雪乌骓马,能日行千里。
圣旨把这匹马赐给呼延灼骑乘。
呼延灼谢恩之后,跟随高太尉再次回到殿帅府,商议起兵围剿梁山泊的事宜。
呼延灼禀报道:
“恩相,小人观察探查梁山泊兵多将广,武艺高强,不可轻视小看。”
“小人请求保举两位将领作为先锋,一同率领军马,到了那里必定能大获全胜。”
“如果举荐有误,甘愿承担重罪。”
高太尉听完大喜,问道:
“将军所保举的,可以作为前部先锋究竟是谁?”
且不说呼延灼保举的这两位将领是谁。
宛子城又增添了力量,梁山泊大破官军。
且让他们的功名还未记录在凌烟阁,却先登上了聚义厅。
究竟呼延灼向高太尉保举的是谁,且听下回分解。